奥运会柔道比赛冠军
中国第5枚金体情况!要详细!
北京时间8月10日,第29届奥运会柔道比赛继续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进行。中国老将冼东妹在决赛中战胜了朝鲜选手安金爱夺得金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卫冕柔道项目的奥运冠军,也是奥运会柔道比赛有史以来第2位卫冕成功的运动员,此前日本柔道的人物谷亮子曾在2000年和2004年连续获得冠军,而冼东妹还是中国运动员中第一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妈妈选手。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5枚金牌。获得铜牌的是阿尔及利亚选手苏阿克里·哈达德和日本选手中村美里。
冼东妹晋级决赛的道路异常顺利,首轮比赛,比赛刚刚开始1分21秒即一本战胜该级别世界排名第一的西班牙选手安娜-卡拉斯科萨,第二轮仍然一本获胜战胜葡萄牙选手特尔玛-蒙泰罗,半决赛中冼东妹又十分巧合的在第1分21秒时以一个漂亮的抱摔一本战胜阿尔及利亚运动员苏阿克里·哈达德。
决赛中冼东妹的对手是06年多哈亚运会冠军朝鲜选手安金爱。朝鲜在小级别柔道比赛的传统强国,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该国选手桂顺姬曾夺得女柔48公斤级金牌。比赛开始后,冼东妹非常积极,而对手则总是取闪躲战术,也因此在比赛2分钟被警告消极而让冼东妹获得一个效果。随后冼东妹继续进攻,又获得一个有效。虽然朝鲜运动员奋力反扑,冼东妹终究经验丰富,顺利的耗掉了比赛时间,卫冕成功。
而与四年前相比,冼东妹的卫冕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做为一名妈妈运动员,冼东妹在女儿出生后不到5个月就选择了复出,而她复出后的水平也恢复的奇快,在与国内两位世锦赛冠军李营和时俊杰的较量中胜出,最终得以再次代表中国出征北京奥运会。
首先进行的铜牌争夺战中阿尔及利亚选手苏阿克里·哈达德以一个技有战胜了哈萨克斯坦运动员绍尔潘-卡利耶娃。随后日本选手中村美里仅用时1分13秒就以两个技有一本战胜了韩国运动员金京玉。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北京奥运会中国冠军成功之路的故事
2004年8月15日,冼东妹用时66秒战胜日本选手横泽由贵,为中国柔道实现了女子小级别金牌零的突破,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已为人母的冼东妹凭借顽强的斗志、令人折服的实力再一次站在了世界柔坛的最顶点,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坚持就是胜利。
雅典奥运会夺金之路不平坦
冼东妹出生于15年9月15日,1987年从广东四会市迳口镇中心小学进入市业余体校,这位朴实、瘦小的农村女孩就此走上了长达21年的体育之路。冼东妹身体素质不好,这意味着要比别人更能吃苦。“柔道比耕田还苦!回家算了。”冼东妹的妈妈去队里探望女儿,看到被摔得鼻青脸肿的,难免心痛,好几次流着眼泪这样劝说冼东妹。
要强的冼东妹当然不愿放弃,即便是医学权威她的运动生涯判了“”,1996年,冼东妹左膝十字韧带断裂,被医院诊断为左膝关节严重坏死,必须立即停止训练住院手术,否则会影响日后的行走。但冼东妹并未停止训练也没有动手术,她选择了保守疗法,一年后拿了八运会冠军后才走进了手术室,左膝膑骨被打进了三枚钢钉,用以固定膑骨。这三枚钢钉现在仍固定在她左膝关节上。
后来冼东妹回忆说,其实她犹豫过,但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哪怕是成为残疾人,也要打一届奥运会,当时冼东妹虽然拥有1992年全国青年赛、冠军头衔并夺得1995年亚锦赛银牌,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奥运积分,因此未能参加1996年和2000年两届奥运会。为了2004年奥运会,冼东妹选择坚持,2001年全国九运会,决赛最后时刻,冼东妹右膝髌骨突然脱臼移位倒在了赛场上,裁判立即示意暂停比赛,未等队医进场,冼东妹忍住剧痛,自己把脱臼的髌骨推回了原位,并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赢得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
九运会后,冼东妹开始了教练工作,但为了圆自己的奥运梦,仍坚持训练,此后相继夺得2002年亚运会、2004年亚锦赛银牌,2004年法国公开赛、德国世界杯金牌,终于站在了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
52公斤级决赛冼东妹的对手是日本名将横泽由贵,比赛一开始,冼东妹使用“寝技”将对手紧紧压住,最终仅用时66秒夺得金牌。这也是女子柔道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中国柔道女子小级别第一枚金牌。
北京奥运会冠军送给女儿
雅典奥运会后冼东妹宣布退役,并于同年10月结束了10年爱情长跑,结婚、生女,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2007年初,冼东妹相应祖国的召唤,依然重返柔道训练馆,但对于一名已是33岁“高龄”的女队员而言,复出之路注定艰辛,卫冕之路更是布满荆棘,但冼东妹却信心满满。
事业、家庭不可能两者兼顾,冼东妹第一件事情是给5个月的女儿断奶,随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体重恢复至比赛标准,并在全国赛一举夺魁。年底举行的团体世锦赛上两度出战,力助中国队登顶,此后相继夺得2008法国超A级赛和匈牙利A级赛冠军,国内最后一站选拔赛“一本”扳倒之前排名第一的李营,奥运积分跃升为该级别第一位并将52公斤级奥运入场券收入囊中。
冼东妹说,自己能重新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关键因素在于心态,放平和了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同时她还对自己的领导表达了谢意,从复出、训练到每一场比赛,领导从未给过她压力,正因为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她才有了冲击的柔韧度。
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冼东妹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里,偶尔通过电脑听一听女儿牙牙学语,哑哑学语,尽管听不懂却充满了喜悦,“一路走来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老公,他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提起丈夫和家人,冼东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4年后的北京,冼东妹凭借自己的坚持、毅力和实力,延续了在雅典奥运会的辉煌。此前,冼东妹曾表示,为了圆奥运卫冕梦,除了要感谢很多人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她的女儿,相信这枚北京奥运会金牌,将是冼东妹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人物: 龙清泉
概述
龙清泉(1990.12.03-),有“举重神童”的美称,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冠军。出生于湖南,幼年活泼好动,爱好体育,很小就被选入龙山县体校进行学习。龙清泉是龙山县有史以来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龙清泉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为了抓紧时间训练,龙清泉和父母有四年没有见面。
龙清泉天赋过人、悟性极高,抓举和挺举实力均衡、技术和力量融合完美,动作和要领衔接紧密。18岁的他是北京奥运男子举重项目里最年轻选手,这名少年英雄在以292公斤将在“后穆特鲁时代”在男子56公斤级里一统江湖。龙清泉没有什么显赫的国际大赛资历,只是在全国锦标赛击败了大名鼎鼎的抓举世界青年纪录保持着李争,当时龙清泉举起292公斤的重量技惊四座,因为在2006年之后,全世界都没有人可以突破290公斤大关,最好成绩也只有287公斤。
外电评论,男子56公斤级从来都不缺举重明星,穆特鲁之后将会进入龙清泉的时代。穆特鲁在悉尼奥运会创造了304公斤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被后人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重量,不过龙清泉潜力巨大,打破世界纪录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奥运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92公斤夺冠(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上的第六枚金牌。同时,龙清泉的这个抓举成绩打破了青年世界纪录。
年仅18岁的龙清泉夺得了中国选手从未拿过的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这位“举重神童”已经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土耳其神童”穆特鲁时代结束后,在这个项目上,年轻的龙清泉无人可敌。
个人经历
1999年,龙清泉9岁,被湘西州体校教练甘智悦看中,走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小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2006年,在州体校举重队练了7年举重后,16岁的龙清泉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入省队不久,他在2007年10月底参加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因为背上思想包袱束缚了自己,导致三次抓举失败,早早退出了男子56公斤级冠军的争夺。赛后,小清泉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总结了比赛,教练也在不断地给他安慰和鼓励,让他甩掉了思想包袱。
200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在男子举重全锦赛暨奥运选拔赛56公斤级决赛中,龙清泉爆冷战胜呼声最高的广西名将李争夺冠。
艰苦举重之路
龙清泉走上举重道路之后,一直得到师兄赵波的援助。赵波系湖南籍举重选手,与龙清泉是老乡,家庭条件不错;如果不是赵波如兄弟手足般的无私援助,家境并不殷实的龙清泉能否坚持到现在也许还是个未知数。
个人生涯
龙清泉自幼活泼好动,爱好体育,很小就被选入龙山县体校进行学习,1999年,龙清泉9岁,被湘西州体校教练甘智悦看中,走进了湘西自治州体校的举重馆。2002年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小清泉获男子丙组38公斤级冠军;2006年全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以优异成绩夺得了男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
2006年,在州体校举重队练了7年举重后,16岁的龙清泉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入省队不久,他在2007年10月底参加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时,因为背上思想包袱束缚了自己,导致三次抓举失败,早早退出了男子56公斤级冠军的争夺。赛后,小清泉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总结了比赛,教练也在不断地给他安慰和鼓励,让他甩掉了思想包袱。
4月20日,200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男子举重全锦赛暨奥运选拔赛56公斤级决赛中,龙清泉爆冷战胜呼声最高的广西名将李争夺冠,让力争北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的中国举重队又多了一分底气。现在龙清泉在国家队进行训练,一颗未来的奥运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举重冠军陈燮霞背后的故事
一.陈燮霞奥运路一波三折:最后一刻夺得奥运入场券
她在07年的世锦赛上一举夺得三枚金牌,一鸣惊人,崭露头角,在流行少年成名的
女举队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她小时候因为可以拉动大板车,因此被挑入举重队,接受专业训练。可是她的路途并不顺畅,两次险些被迫离队,正如,她此次参加奥运会,路途可谓一波三折。
大腿拉伤 险失奥运入场券
事实上,奥运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人选主要是杨炼与陈燮霞两人在争夺,甚至有人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2007年世锦赛上,陈燮霞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冠军,直到这时,成名已久的杨炼才真正感受到陈燮霞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今年4月,作为奥运选拔赛的全国锦标赛上,杨炼再次输给了主要竞争对手陈燮霞而屈居亚军,另外,从种种比赛成绩和数据来看,陈燮霞最近的表现都要强于杨炼。
能够出现在奥运名单之中,陈燮霞经历了“悲喜两重天”的考验。原本板上钉钉参加奥运会,但她却在7月上旬的一次训练中腿部拉伤。陈燮霞坦言,刚受伤时,曾经“情绪非常低落”。但她说:“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所以今天才能站在这里!”至于伤势如何,她不愿意多说:“我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看我的吧。”
积极进行康复的陈燮霞在临近名单公布前,终于用令人信服的体检结果为自己挣得奥运入场券。
:奥运举重名单为何难确定?
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举联决定,女举进入奥运会后,男女级别从以往的10个分别调整到8个和7个,每支代表队最多参赛人数仍保持以前的10个名额。这一规定,使男子项目最多参赛名额从10个缩水为6个,其他名额分给了女子项目。同时规定,同一支代表队在女子同一级别中不得有两人参赛,从而使中国女举的实力优势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女子举重的各个项目都有夺金实力,如何挑选最有把握的选手参加奥运会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鉴于这一局面,决策层只能取“优中选优”的方法,根据大赛前几年各级别的优势度确定参赛级别,然后再从4个级别中挑选运动员。另外,还要遵循兼顾各省市的平衡原则,促进各省市举重运动的发展。
二. 陈燮霞夺冠法宝:教练的打油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冠军傲视群雄般的霸气,尤其是初次崭露头角时,面对强手如云的武林,难免会有忐忑,会觉胆怯。对于这次在家门口举行的运动会,在有主场优势的同时,运动员们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何况陈燮霞还成为首金热门人选,压力不言而喻,她笑言自己是奥运新兵,太紧张至整晚合不上眼,影响睡眠质素而变成“熊猫眼”,引得队友笑翻肚子。所幸的是,她有个善于疏导心理的教练。
第一次出国比赛:我是老虎我怕谁
“你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这是世锦赛新科冠军陈燮霞首次出国比赛时,教练马文辉对她说的一句话。
07年9月17日, 24岁的她站在世锦赛领奖台的最高处,陈燮霞兴奋地朝着台下的队员不停地挥手。她先是在亚锦赛上破了世界纪录,这次又在清迈举重世锦赛上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别看她笑得那么开心,其实她在比赛前几天一直紧张,被教练指责“连杠铃都不会举了”。女队总教练马文辉还专门找她谈话,用各种方法激励她。
这是来自八一队的陈燮霞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她也是出征世锦赛的女队队员中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国的选手。第一次出国难免紧张,陈燮霞在刚到泰国清迈的前几天变得有些沉默。
马文辉在中国队抵达清迈后的首次训练中便发现了陈燮霞的异常。15日的训练结束后,他在回饭店的班车上找陈燮霞谈话。“其实第一次出国和第二十次出国的感觉没什么不同,你看我,出了那么多次国,第一次来泰国还不是两眼一抹黑。”马文辉开始言传身教,陈燮霞在一旁沉默不语。
和出国比赛经验丰富的队友们相比,陈燮霞在清迈训练时总是有些不知所措。她每练完一个动作后,眼神就追着教练跑,完全不似在北京的举重房里那样气定神闲。陈燮霞有着一副好歌喉,平时走路喜欢哼着歌,到了清迈也不怎么唱歌了。
“你的眼神就不对,不要老是羞怯怯的,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马文辉说完,陈燮霞在一旁终于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身边的奥运会冠军刘春红、世界冠军曹磊在一旁听完也哈哈大笑。
马文辉再接再厉,说:“你是小将,不用怕输。他们那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来到这里,心理压力比你大。”
比赛前一天,陈燮霞在饭店房间里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出国没有经验,所以对一切都特别谨慎小心。她说:“我光训练服就带了4套,还带了一套比赛服。我怕这里天气潮湿,洗完的衣服不容易干。哈哈,就算我每天训练后不洗衣服也够穿到比赛那天的。”
由于女举内部竞争非常激烈,能够获得参加世锦赛的机会对于陈燮霞来说相当不易。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感受,她说:“感觉泰国的饮食和国内都差不多啊。我很庆幸自己能参加世锦赛,来这里之前我就一直告诉自己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
陈燮霞是中国队第一个结束比赛的选手,她还要等到26日全部比赛结束后才可以跟随大部队回国。她说:“比完赛也不能放松啊,我还会每天去训练,然后看队友的比赛,给他们加油。”
说到自己最后一举失败没能打破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陈燮霞脸上立刻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她说:“下回把世界纪录都拿回来。”
克服紧张之法宝:教练的打油诗
在陈燮霞拿下女子48公斤级三枚金牌后,中国女子举重队总教练马文辉透露他帮陈燮霞减压的秘诀。“陈燮霞比赛前的确挺紧张的。我专门跟她开了个小会,还送了她一首打油诗,她藏在包里呢,今天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来得踏实,比得坦然,成败不计,战胜自己,放手一搏,牛气到底。”这就是马文辉给陈燮霞的“二十四字真言”。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24岁的陈燮霞还是显得比较紧张,平时喜欢唱歌的她在赛前多少有点沉默寡言,这可让马文辉有些着急。他透露,为了帮助陈燮霞减压,他特意跟陈燮霞开了个两人的小会,并送了这几句话给她。“其实这次就是看她能不能顶住,能不能做到以我为主。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陈燮霞赛后表示,上去了也就不紧张了,“这首马指导亲手写的打油诗现在是宝贝,要一直留着”。
三. 冠军的小烦恼:我普通话不行
并不是只有金牌的得失,才是冠军关注的焦点。其实,他们也有小小的烦恼,比如痘痘之于杜丽,对来自广东的陈燮霞来说,普通话是她的烦恼所在。
她在一次党员转正时倍感紧张,因为普通话不好。“同意陈燮霞转为正式党员的,请举手。”听到这句话,陈燮霞抬起头,朝四周看了看,笑了,旁边的战友们全都举起了手。
去年12月的某天,24岁的女子举重世界冠军陈燮霞在她的母队八一队,完成了党员转正仪式。
为了这个仪式,阿霞特意换上了军装。虽然做足了准备,但这并未打消她的“顾虑”。
“我的普通话不行啊!”仪式开始前,阿霞跟记者小声说,来自广东番禺的她显得很不自信。
读思想汇报时,阿霞双腿站得笔直,双手紧紧攥着稿子,盯着上面的字,语速放得很慢。
“希望组织批准我成为正式党员。”读完最后一句话,阿霞出了一口气,拿眼睛瞄着八一举重队政委王佑华,看到对方朝自己点了一下头,她才坐下。“今天表现不错啊,今后更得努力!”会后,王政委叮嘱阿霞。“嗯,放心吧,奥运会看我的了!”阿霞说。(央视网)
可以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