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会第一金获得者
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
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
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夺得男子自选项目冠军,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57年,许海峰出生在安徽省和县一个普通家庭。年幼的许海峰收到人生当中第一个生日礼物,父亲亲手为他做了一把木头枪。
高中毕业那年,许海峰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积蓄,跑到供销社买了一把。1982年,25岁的许海峰被安徽省射击集训队的教练发掘,自此正式成为一名运动员。
1983年,在第五届全运会射击比赛中,许海峰获得自选慢射和气两块银牌。
许海峰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国家队教练李培林的关注。经过一番考察,李培林把他招进了国家队。年,许海峰进入国家射击队,任训练中心射击队助理教练兼运动员。
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射击赛场,27岁的许海峰夺得自己人生中首个冠军,这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块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谁
陈燮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获得者。
212公斤!25岁的陈燮霞六次稳稳举起杠铃,也稳稳地为中国代表团“举起”北京奥运会首金,这个成绩还改写了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纪录。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实力决定一切!无论是土耳其新老“黑马”,还是泰国老对手,没有谁能够阻挡陈燮霞一次次将旁人不可企及的重量举起!当杜丽、赵颖慧在射击场的“双保险”失效后,陈燮霞就担负起为中国军团夺取首金的重任。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她没有让大家失望。
土耳其名将厄滋坎以总成绩199公斤获得亚军,中华台北的陈苇绫和韩国的林琼花成绩同为196公斤,陈苇绫凭借体重较轻的优势摘得铜牌。
赛事
[抓举]
一个人的战役
此番征战,陈燮霞主要迎接卫冕冠军——土耳其名将塔伊兰的挑战,泰国“双姝”劳斯里恭、纹披塔以及土耳其的厄滋坎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塔伊兰近几年状态不佳,连续三次试举失败后,这位老将深深亲吻了举重台,向台下挥了挥手,结束北京奥运会的征程。泰国名将纹披塔同样三次冲击84公斤失败惨遭淘汰。
另一位泰国强手劳斯里恭在前两次试举85公斤失利的情况下,第三把背水一战,成功举起85公斤重的杠铃。厄滋坎在队友塔伊兰提前出局的情况下,顶住巨大的压力,第三次试举冲击88公斤成功。
看见前面的主要对手都表现不佳,陈燮霞把重量从92公斤调整到90公斤,先求稳,得到一个成绩再说。当她出场时,场上就剩她一个人了。看台上一片呐喊声,陈燮霞先深吸了口气,这个重量对于她来说,只是平时训练的热身重量。抓杠,提铃,一气呵成,这一把成功后,她已经领先第二名两公斤了。
此后的抓举比赛是陈燮霞一个人的演出,93公斤,照样稳稳当当举过头顶。
第三把95公斤,陈燮霞的表现依旧轻松自信。
[挺举]
第一把就锁定冠军
抓举比赛结束后,陈燮霞的对手只剩下泰国选手劳斯里恭、土耳其的厄滋坎、中华台北的陈苇绫和韩国的林琼花。
陈燮霞出场后,顺利举起113公斤,这样一来,陈燮霞在首次挺举结束后就已经提前锁定金牌。带着这样一个轻松的心态,第二次挺举她要了115公斤,现场观众长时间喝彩,轻装上阵的她,轻松举起115公斤后,陈燮霞平了奥运会总成绩纪录!
第三次,陈燮霞要了117公斤,这位中国女大力士成功举起!最终,陈燮霞以总成绩212公斤夺取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并打破奥运会总成绩纪录。
夺金后,陈燮霞跳向女队总教练马文辉的身上,中国军团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成功拿下。
[感受]
夺金后不知是首金
夺得金牌后,陈燮霞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就喜欢笑,平时说话的时候都会笑得说不下去。”
记者问她,夺得金牌后感觉如何,陈燮霞说自己也感觉非常惊讶:“我也是在刚刚比完之后,后面才有人告诉我是第一块金牌的。”奥运会前,陈燮霞因为在训练中受伤,差点痛失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提到这段往事,陈燮霞说:“正因为有这个背景,所以我一定要拿下这枚金牌,今天我真的拼了。” 付智勇
人物
“细妹”成了大力士
站在高高的冠军领奖台上,陈燮霞露出甜甜的笑脸,将金牌咬在嘴里,面对记者拍照,调皮地伸出舌头……继陈小敏之后,她是第二位来自广东的奥运冠军,而且还是一位从农家走出来的女大力士。
五行缺火名字加“燮”
陈燮霞的家位于广州番禺榄核镇大坳村,这里以出产稻米、甘蔗和香蕉闻名。陈燮霞的父母靠种甘蔗和水稻为生。陈燮霞家里有父母、大哥、大嫂,她是家里的老小,被称为“细妹”。
在昨天之前,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认识“燮”字。但从昨天开始,这个字不再显得那么陌生。记者了解到,陈燮霞出生后,风水先生说她五行缺火,她高中毕业的父亲便把“燮”字加进女儿的名字。
陈燮霞是家里的开心果,在家人眼里,这个“细妹”活泼、开朗,有点像男孩子,同时还特别懂事。据陈燮霞的师姐陈小敏介绍,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小燮霞很小就会帮大人干活。去体校训练后,开始是父亲骑单车接送,四五次后,懂事的陈燮霞就自己乘公交车再转搭摩托车去训练了。
父亲借钱供她训练
陈燮霞7岁便开始下地干农活,干活时表现出的力量远在同龄人之上。
当时,陈燮霞家共种有20亩水稻和甘蔗,农务繁忙。从7岁开始,霞妹经常帮爸妈挑水浇灌,用板车把爸妈收割下来的农作物拉回家。陈燮霞的爸爸告诉记者,她8岁时就已经能够用板车一次性拉300多斤甘蔗回家了!
由于有举重天赋,1992年,年仅9岁的陈燮霞在读小学三年级时被番禺业余体校选中。但进体校训练需要钱,每年的学费是230元、伙食费100元,另外还要给零花钱,陈父负担很重。但陈父坚持认为,女儿既然被教练选中,就应该一直练下去。为了供她训练,陈父前后借了上万元。
快报特派记者沈忱
内幕
她的对手只有一个:杨炼
陈燮霞此前只参加过一次世锦赛,为了挤进奥运阵容,她和世锦赛冠军杨炼的竞争可谓白热化。
2007年之前,湖南选手杨炼是女子48公斤级的绝对霸主,无论是世锦赛还是全国锦标赛,都是杨炼的个人表演。但进入2007年后,胜利的天平开始向陈燮霞倾斜。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陈燮霞,在杨炼缺席的情况下,一举夺得世锦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冠军。这个时候,杨炼开始感到压力。随后,长年的大运动量训练,让杨炼的膝关节伤病不断加重。
今年4月的全国锦标赛,还没有完全伤愈的杨炼仓促上阵,结果输给了陈燮霞。她之所以冒着风险复出参赛,就是为了能进奥运名单。
随后的日子,陈燮霞成为了队里的重点队员,领导也基本认可了陈燮霞的奥运资格,但就在奥运会名单上报前的几天,意外发生了,陈燮霞在队内测试赛中,不慎大腿拉伤。
在7月22日,杨炼取代了陈燮霞进入了最终名单,此时距离7月25日最后的报名截止日期只有三天了。7月24日是改变历史的一天,那一天陈燮霞进行了最后的全身检查,结果证明她的伤已经痊愈,陈燮霞在最后一刻取代了杨炼。
移动·金牌故事
赛前营养餐:泡面
按规定,举重运动员在赛前都要称体重。一般而言,选手为了尽量减轻体重,都在称体重前不吃饭。在称完之后,教练员都会为运动员准备一点食品充饥。在昨天上午比赛开始前,陈燮霞的教练就为她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别看是方便面,但配上鸡汤、海虾和海参后,绝对是美味。
加油口号听不懂
在比赛中,陈燮霞每次上场前,都会大喝一声。不过,她在喊些什么,很多人听不懂。赛后她表示:“这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为自己鼓劲。”
陈燮霞对记者说:“其实我喊的是,嗨,加油!”
陈燮霞腼腆地笑了:“不是家乡话,可能我们喊的,别人都听不懂。”
最好的生日礼物
昨天是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52岁的生日,陈燮霞夺得的这块金牌可算是马文广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不错不错,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我特别高兴。”马文广说。
马文广希望陈燮霞的开门红,可以为中国举重队在接下来比赛中带来更多的喜气。
我国首个奥运会金牌
我国首个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许海峰。
年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夺金为中国体育事业开启新篇章的,那是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打出566环的成绩,成功夺得自选慢射金牌,而王义夫以564环的成绩获得铜牌。
许海峰的这枚金牌是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意义非凡,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时激动地说道:“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一块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而感到荣幸。”
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许海峰以超世界纪录660环的成绩获自选冠军、气个人金牌和自选团体冠军。1990年北京亚运会勇夺四金,1991年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亚锦赛五枚金牌。
教练生涯:
2004年11月22日,许海峰接到调令已经有两个多月时间。从“枪林弹雨”中来到略显偏僻的老山西街,坐在自剑中心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新人”许海峰默默地开始了“二次创业”。
没有了身处国家射击队总教练时的巨大压力,洗去了写就奥运会中国射击队最好成绩的荣光,如今的许海峰笑言:“干行政工作的确要轻松得多。”话虽这样说,但压在许海峰这位中心副主任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一年后,许海峰分管的中国现代五项队首次拿回了世锦赛冠军,打破了此前欧洲人对奥运会和世锦赛金牌的垄断局面。北京奥运会上,钱震华获得个人第四名,成为中国现代五项队奥运史上的一大突破。
中国第一个拿奥运会金牌的人是谁
中国第一个拿奥运会金牌的人是许海峰。许海峰在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主要奖项: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6年汉城亚运会冠军、1990年北京亚运会冠军、1991年世锦赛冠军。
许海峰,1957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祖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前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是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许海峰荣获2003年“中国体育电视奖最佳教练员奖”,成为中国射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许海峰也被任命为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许海峰是一个心很细的人,他对队里每一位运动员的个人情况、技术特点和思维方式了如指掌。他的眼睛很“毒”,运动员在赛场上打几枪,他就能知道运动员在没在状态,问题出在哪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