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各项技术指标-英超技术特点
德国靠什么一直是世界足球的最强队代表?
导语:德国一直是强队,每次世界杯都是夺冠大热门,在欧洲也是冠军地位,并且状态十分稳定,没有大起大落(比如法国),单看个人能力也不是那么强,为什么能一直屹立在足球之巅?
关于“德国靠什么一直是世界足球的最强队代表?”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多个来源的用户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1、精彩回答:
德国队,巴西队,阿根廷,西班牙等传统世界强队都有悠久的足球历史和良好的足球环境,从小许多喜欢足球的小朋友能得到各种足球技术的熏陶。各级足球联赛不断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为他们的国家队储备了大量的足球人才。而他们国内不乏许多优秀的足球教练员,所以德国每次参加世界杯都能取得好成绩。
2、以下观点被11人点赞、并有31个交流讨论:
德国总共有几百家职业俱乐部,17万个非职业俱乐部,为了不漏掉大多数小俱乐部有潜力的球员,德国足协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数百个机构,每周都会往这些机构派遣专门教练,让那些业余俱乐部的球员也可以加入到培训点的训练当中,然后这些教练挖掘有天赋的球员。而这个项目已经开展了十几年,德国各职业足球俱乐部和专门的足球培训机构把参加培训的小球员按照年龄分为不同的梯队,这些小球员的年龄在8~19岁这个区间,每个年龄段单独组队。经过七八年时间的磨练后,德国足协的“天才培养”计划开始显现成果,德国U21、U19、U17三支青年队分别获得了2009年自己所属年龄段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德国国家队本届世界杯参赛名单中,穆勒、诺伊尔、博阿滕、胡梅尔斯、赫迪拉、厄齐尔、格策、克罗斯、罗伊斯、德拉克斯勒等人,都是“天才培养”计划的硕果。2006年,德国足协又建立起了更高一层的“精英足球学校”。德国足协希望,”精英足球学校“也能为德国足球输送同样多的人才”。根据欧足联的统计,德国拥有28400个持有欧足联B牌照的足球教练,而英格兰仅有1759个,只有德国的1/16。
3、精彩回答: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的特点,德国给人们的印象是严谨、注重规则和纪律。这样的民族品质就造就了德国在各个重要行业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比如德国的汽车有宝马、奔驰、奥迪等;比如德国的电子产品西门子;比如德国的军工业都是世界一流。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良好的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基础,而德国人长期形成的守纪律品质就造就了德国在世界足坛中一直长久不衰。我们经常看到法国有内讧、英格兰有内讧、亦或是巴西也出现过内讧,意大利和阿根廷则频繁换帅。但是只有德国比较稳定,虽然拉姆和克洛泽有过不愉快,但是球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没有人因为私人关系不佳而影响到球队,这对是球队比较团结。还有德国国家队的阵容近些年基本上是拜仁、多特以及非德甲联赛五大联赛豪门。拜仁和多特这两家俱乐部比较奇怪,他们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长期有合作,不像皇马和巴萨球员往往影响他们在国家队的友谊。前段时间杰拉德和兰帕德还说到不同的俱乐部是的他们在英格兰的关系变淡。总之,德国能长久不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守纪律,能很好完成教练的战术,另一方面还跟国家队队员之间比较团结有关系。
4、精彩回答:
重视人才:德国足球蓬勃发展,在2000年欧锦赛之后,德国队垃圾表演重击了日耳曼后裔。德足联,德甲及俱乐部都被迫开始青少年足球改革,大力加持技术更加熟练的本土球员的发展,并创建大量的足球学院。拜仁和多特蒙德中大部分球员是本土的,为德国队输出大量的顶级攻防力量,其中许多球员来自为8至14岁的儿童提供技术培训和战术知识的人才发展计划。钢缆般的神经:德国人的神经就像是斜拉桥钢缆做的——他们绝不放手,永不气馁,他们就是要赢!很多球队无法承受决赛的压力,总是情绪波动很大,打不了逆风球,当被打败的时候,哭得比婴儿还惨。
5、精彩回答:
德国队一直是世界强队的主要因素是:一.德国人的深厚的足球文化,造就了众多的足球人口,和在全国普及足球运动。二.就像德国的教育一样,德国青训非常坚实,为德国各级国家队,和各个级别的俱乐部足球队培养了足够多的储备人才。三.德国有强大的教练员队伍,和全面的,强大的教练员培训机制。为德国各级球队培训了很多优秀的教练员。四.德国的文化教育对球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德国很多球员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文化层次的提高,对国家足球队提高不容忽视。五.德国本身就是体育强国,所以说,全民健康普及率高,有助于球员从小就热爱体育,让国家队的后备力量非常强大。
2010绿茵 为什么教练不让我上场了 变替补了
这个曲线只是大概,关键还是自己培养,过了上升期你就应该好好保持自己球员的体力,少受伤,评分高也可以保持球员的能力下降幅度变小 初始较高的属性,大多是先天素质和身体素质,以下一一举例: A。体力----完全透支体力可以达到80以上,后腰体力下限最高,中锋体力下限最低 B。极限速度----比赛全程多用全速跑和RT+RB的大步趟球,可以达到80+,边路位置下限高,中路位置下限底。 C。启动速度----活用急停变向加速和侧身带球大幅度变向加速,这项能力想随到+6比较难,同样边路位置下限高(74左右,发挥完美可以到达80),中路位置下限低,70左右。 D。带球速度----基本和极限速度挂勾而不属于技术属性,同样边路位置下限高,中路位置下限底。 E。进攻欲望----和敏捷一样属无法成长属性,但对于玩家控制的球员来说这属性无关紧要,所以不做解释。只是是锋线位置此属性太底,有可能被教练放到中场打其他位置。 F。心理素质----目前该属性的具体作用还不能确定,可能和临场发挥有一定关系。各位置的下限均在 74~76之间,随的好能到80。 三、成长,由你做主 1、不要单纯把绿茵传奇模式的球员成长和大师联赛的球员培养划上等号,两者完全不同。大师联赛的球员培养是根据比赛的表现和评分及球员潜力来进行的,在大体上该球员是龙是虫什么类型从系统刷出来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而绿茵传奇模式因为引入了“成长”这个新系统,所以其结果完全由你来决定的。也就是说12点的成长点数分配,决定了球员三分之二的成长之路和最终的类型,剩下三分之一则由你比赛的表现来决定。 根据球员天赋特点,来决定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每个人的思路各不相同,我抛砖引玉举出三个方案。 A.以身体素质为主-----比较适用于中锋、边锋、边前卫、后腰这几个位置。在前三个赛季也就是20岁之前,速度、平衡、力量上各投入四点,其他方面无视,然后再根据自己喜好和位置发展。 速度影响到极限速度、启动速度、盘带速度这几个指标,力量影响到弹跳、头球、射门力量这几个指标,平衡影响到身体平衡、反应这几个指标。经过三个赛季的培养能达球星标准,球员使用起来也会更加顺手一些。 B.以技术属性为主-----比较适用于前锋、前腰、影锋这几个位置。前三个赛季在传射、控球、平衡各投入四点,其他方面无视,然后根据自己喜好和位置发展。 传射影响到长传、短传、射门精度和技巧,控球影响盘带精度、控球技术(也就是以前的技术),平衡影响到身体平衡、反应。 C.全面平衡性发展-----合适各个位置,每个属性各放两点,也就是所谓的一人一口。体力90左右差不多可以胜任全场比赛,那时可以腾出两点来放到你想加强的属性上。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全面均衡发展,球员全面,但是成效缓慢,球员到25岁左右才能略成气候。 2.球员成长来自两个经验,一个是成长经验一个是比赛经验,每场比赛经验虽然较少0~2点但是积少成多,绝对不能忽视。比赛经验来自你临场的发挥,而并非评分,举个例子说一场比赛你传球多有可能得到2点加成,传球少或失误太多就什么也得不到,根据本人经验,比赛经验的获得和最佳球员无关,全场比赛传球发挥不好哪怕是最佳球员,在比赛结束后传球那里红色的比赛经验条是看不到的。 PS:本作的评分系统是根据进球助攻及技战术发挥(间接助攻、威胁球、门柱球、解围、抢断等)来进行判断,但比赛经验则是完全根据你临场技术属性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果来决定的。 K社的这个评分系统有其弊端,也有其好处。每个玩家不同玩法很容易在其培养的球员身上显示出来,我在线上已经看到了不下十个21岁就极限速度、盘带速度95左右的球员,但技术属性一片惨白,特别是配合,有的才60多(带的太多传的太少-_-),也看过个别20岁左右速度一般,80+左右,但传球就到达85~90左右的(爱传球的好同志),一个朋友培养的另类21岁192CM的高中锋,虽然其他方面惨了点,但弹跳头球竟然已经到了93(木头桩子),据说一个赛季一半的进球来头球。 2楼 2008-12-26 19:05 回复 肥田猪霸天 3.特技的养成,网上曾有一篇关于PES2009的文章,大致列出培养出相关特技所需要的技能属性标准,但根据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验,对WE2009来说未必准确。 A。射手天份这个特技比较容易习得,连续5~10场比赛都能取得2~3个进球,就算射门属性一片白板也可习得,单刀射手需要一定的单刀进球率,如果玩的难度偏低也比较容易习得,这两个特技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射门的准确率,类似于隐藏属性。 PS:每个赛季初都可以变更游戏的难度,虽然不推荐这么做,但感觉难度太大的朋友在前几个赛技可以考虑略微调整游戏难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专家以下难度的成长和比赛经验只有50%。 B.盘带类的属性同样可以根据临场发挥练出,但组织盘带这个特技比较难练出,有达人练出麻烦说下心得。C。司令塔和传球手的特技能练出难度较大,同城一个朋友在20岁时练出了司令塔,据说一个赛季助攻数达30+,且每场比赛传球数均在30+,看来他的踢法有很大关系。 D.铲球特技和贴身逼强特技需要一定的身体平衡,这点已经证实,同样需要一定的铲球和抢断数。 E.其他特技还未研究出来,欢迎大家回帖指出培养方法。 四、成名之路,俱乐部的选择 1、不同的俱乐部可以导致你截然不同的成名之路,不要怀疑,这里和现实一样。不同的俱乐部财力、战术、打法和人员配置各有不同。 PS:如果你喜欢现实球队俱乐部的人员配置原状,请把转会频率调低,否则几个赛季后很多球队就物是人非。本作英超球队的财力是一流的,不光是切尔西、曼联、阿森纳几大豪门,纽卡、热刺等中游球队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转会频率调的是最高,很快意甲、荷超、法甲的明星球员会尽数被挖来。 如果你是意甲的球迷,说句不太中听的话,除非是米兰双雄,其他球队包括罗马、尤文等都不合适你发展,特别是前几个赛季。意甲球队本作比较穷困,而且会经常把球队曾经老臣买回来使用,这倒是次要。要命的是意甲大多球队打的都是361或者541长传+反击流,初期素质不强的时候会让玩家觉得异常吃力。 PS:拉奇奥、亚特兰大的球迷别拿板砖扔我,经我亲身体会,这两只队伍打法落伍,球员强弱差次不齐,教练用人怪异,而且球队主力不断流失,劝君转会时慎重再慎重。 初期合适发展的小球会推荐(因为初期也只有小球队会签你) 意甲:雷吉纳。切沃。 西甲:贝蒂斯。 法甲:欧赛尔。雷恩 英超:维甘竞技。曼城。热刺。 荷超:AZ。阿尔克马尔。 2、根据自己所玩的实际位置来选择你想转会的俱乐部是最明智的做法,特别是报价的俱乐部提供的位置是你想打的或是你想练出的位置。电脑教练用人的规则一般是派你首发上场让你打的是你开始设定的位置,替补上场打的是次要位置,但次要位置发挥的好一定场次就可以让你习得新位置。 五、临场发挥,绿茵传奇 不要把以往模式的经验用在绿茵传奇上,很多经验并不适用,以往的模式除你控制的球员外,其他十人都是根据电脑的AI和球员属性进行自动跑位,而现在完全反了过来。如何合理的利用电脑AI帮助你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个人有个人的经验。这里我主要介绍的是前几个赛季的一些个人经验,待25岁以后拥有球星的底子以后,发挥就可以随意很多了。 PS:个人认为远宽视角+雷达辅助是比较好的选择,赛场动态更直观,当然主视角的代入感比较纯正,但视野不够开阔。 1、活用双击RT的要球。 电脑毕竟是电脑,它不可能在每个恰当的位置给你传出舒服的球,而且每个球员的配合属性、状态各有不同,所以如何活用要球功能非常重要。 在高速奔跑状态下,你最好处在空档并且防守球员距你三个身位以上向队友要球,因为初期你的控球各项技术指标较低,很容易丢球。例如,传球打在后脚跟上-_- PS:不要过多抱怨AI传球意识差。先从自己的跑位路线找找原因。当然电脑控制的球员根据配合能力影响也有关系。当你的配合属性和队友连携慢慢提高后。即使相隔半场前插要球。只要跑位合理。配合指数高的队友也会在后场以一个华丽的大范围转移把皮球送到你脚下。同样。在禁区内混战时如果你处于空档。时刻提防队友冷不丁塞过来一个球。到时别措手不及
求法国队下位主教练布兰科的简介
洛朗·布兰科(Laurent Blanc,1965年11月19日),是一名法国足球队员,司职后卫,乃199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队成员,并为国家队赢得2000年欧洲国家杯,现时为法甲俱乐部波尔多主教练,南非世界杯后将接替合同到期的多梅内克出任法国队的主教练。 北京时间2010年5月20日,据法新社报道,法国足协已经和波尔多主教练布兰科达成一项协议,后者将在世界杯结束之后正式出任法国国家队主教练一职。 法国足协在一份声明中说道,“关于聘任布兰科作为法国的教练一事,足协已经和 波尔多俱乐部达成一项协议。”按照法国足协一位高管的说法,布兰科将在世界杯之后正式接替多梅内克成为法国国家队主教练。 布兰科是前法国国家足球队队长,作为后卫主力,他帮助法国队获得了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双料冠军,堪称法国足坛的功勋球星。
生平
出身于法国俱乐部蒙彼利埃,曾效力意大利俱乐部拿坡里和西班牙巴塞罗那,也曾代表国家队出战1992年和1996年欧洲国家杯。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赢得冠军,当届勃朗一路带领球队杀入决赛。其中1/8决赛面对着对手巴拉圭,法国一直与对手僵持不下,直到加时阶段布兰科射入一个黄金入球,结果便带领法国队进入1/4决赛。可惜半决赛时布兰科竟然获得红牌,结果无法在决赛上阵。 之后布兰科加盟了意甲国际米兰,再于2001年加盟英超曼联。 布兰科拥有出色的防守能力,对包抄及高空球的处理尤其出色,不过却有不少中后卫都有的速度及转身缓慢的缺点。这在布兰科加盟英超的曼联后尤其显著,因为英超联赛的比赛速度比意甲有过之而无不及,布兰科经常被对手以速度摆脱,加上该季(2001-02)曼联失球过多为人诟病,布兰科成为其中一个引致战绩差劣的罪人。而且该季前曼联卖走著名的稳定铁卫史谭,布兰科的表现被人与史谭比较,使布兰科更添压力。 翌年(2002-03),曼联高价收购里奥·费迪南德,里奥·费迪南德的出色表现不单助曼联重夺冠军,也使得布兰科退居后备。此季完结时布兰科亦宣告退役。 与一般后卫不同,布兰科除了有防守能力外,还擅于后上攻门,代表国家队期间已在97场国际赛中射入16球。而他在每场赛事开赛前,都喜爱一吻国家队守门员巴夫斯的光头,以求得到好运,成为一时佳话。 退役后他于2007年夏季宣布执教法甲俱乐部波尔多,并率队获得2008-2009年度法甲冠军。
矿业政策与矿产资源保护之初步研究
此文系作者和鲍荣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合作。原载《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摘要 本文叙述了我国矿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和资源保护的历史简况;介绍了美国、原苏联和印度尼西亚在矿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矿业管理和开发的意见。
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政策,影响着矿业政策的制定。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政策及矿业上下游产业政策的倾向性直接作用于矿产资源的保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矿山企业无偿占有、使用探明储量,在短期的微观利益驱使下,以牺牲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换取企业利益是必然的;国拨地勘费、无效益要求下的勘探活动,探明的呆矿,尽管保存地下未流失,但其资金损失是大的;低价矿产品供给产品效益较高的选冶企业,不仅保护了下游企业的惰性,更可能浪费掉矿石的伴、共生有价物质,造成资源的浪费。保护性、限制性开发矿产的做法,固然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后续利用,但这是被动的,以减少国民生产总值为代价的保护。我们所探讨的是合理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矿业政策。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分析及横向的对比中探究我国的矿产资源保护问题,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在此,希望对此有所研究的同行提出批评指正。
1 我国矿业管理的沿革及矿产资源保护简述
我国矿业管理是伴随着国家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表现出来的。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1949年~1955年,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高度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或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很重视。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经济体系几近崩溃,矿业凋零,被列强和官僚资本家掠夺性开采过的矿山更是满目疮痍。成立于1952年的地质部于第二年即配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集中60%的力量突击勘探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煤炭等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矿种,同时以16%的力量有重点地开展普查。仅用两年的时间,鞍山、包头、大冶三大钢铁基地所需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炼焦煤和各种辅助原料,均取得足够的储量,东川、白银厂、铜官山、个旧等处的有色金属矿的资源情况也查明;建设煤矿的资源得到保证;另外还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磷储量。
这一时期的矿业活动,主要任务是维持生产,寻找新的接替资源。新开发基地的设计,仓促失误在所难免,但人为性、利益驱动性资源浪费不多。总体来讲,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较稳定,所出现的浪费属于技术性的。
(2)1956年~1978年,探采分离、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形成、固化,矿产资源保护工作起伏波动。1956年,撤销重工业部和燃料工业部,成立了冶金部、化工部、建材部、煤炭部、石油部等矿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相应矿产的开发。同时,与矿山建设直接相关的资源勘查(主要是详查、精查),也开始由地质部规划为主转向多部门规划,形成了探、采分离脱节的矿业管理体制。1957年,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部分管理权利下放地方。地质部和各矿业主管部门纷纷下放机构,建立各省、自治区的地质局和有关的厅、局。中央和省两级矿业管理体制都形成了条块分割。条条有规划,有矿业项目;块块也为自身发展或地方利益作规划,上项目。1966年,为克服条块分割带来的矿业管理弊端,曾在全国试办了两个托拉斯,即制铝工业公司和石油工业公司。遗憾的是这个好的试点因“”的来临而中途停止。
“”期间,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探采分离、条块分割体制下被进一步削弱。一系列法规和制度被不加分析地视为“管、卡、压”加以废除,矿产资源勘探的经济、技术、管理被取消,储量审批机构和制度被取缔等,使矿产资源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这一时期,矿业国有化倾向进一步扩大化,在“”,钢产量“赶英超美”刺激下,“一大二公”错误思想引导下,众多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升格”为国有矿山企业。为完成钢产量,不顾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采厚丢薄、采富弃贫,大量的铁矿伴生元素流失掉。1965年12月17日颁布试行的旨在“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长远需要”的《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从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开采、选矿、冶炼、矿产加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均作了规定,要求切实贯彻综合勘探、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但最终流于形式,使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的法规性条例成为一纸空文。这段时间所形成并固化的矿业体制一直影响至今。在矿产资源保护的具体做法上,主要表现为无人重视,少有人管,或者管理不严。
(3)1979年至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渐趋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日益得到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逐渐正规化。地质工作以地质部为主、地方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重新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起草;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明确地质部“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督管延的职能”,并将地质部改为地质矿产部。1983年地质矿产部矿产开发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保护工作有了专门的机构。1986年3月19日颁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使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管理达到了有法可依的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3条第2款明确规定的“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10年来,尽管法律本身有欠缺,未能从根本上克服乱采滥挖等破坏资源的现象,但从总体上讲,这部法律为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庆幸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地矿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在时代的呼唤下于1996年8月27日诞生了。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肯定了探矿权、采矿权的财产权属性,确立了有偿取得制度;在进一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都担负维护矿业秩序责任的同时,肯定了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行政执法主体的地位,明确了行政主体违法或不适当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权限;改变了过去按照矿山企业的所有制成分和行政隶属关系审批办矿的法律程序;增加了勘查、开采矿产资质行为主体资质条件的规定;强调了采矿区范围的排他性原则;强化了对非法采矿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力度等。所有这些,都将对建立正常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生产秩序,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2 矿业发达国家在矿业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
综观世界上矿业管理较好,在矿产保护方面效果较显著的矿业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勘探、开采许可证管理相当集中,开发监督相当广泛,对矿业违法活动执行机关严格按有关法律进行经济处罚,直到责令停止,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分三种类型分别予以介绍分析。
2.1 以市场经济法则为主的矿产资源保护
美国最为典型。自1807年颁布实施的《铅矿出租法》以来,美国的矿业立法及其矿产开发管理制度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这一个多世纪里,美国依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与之相伴,美国的矿产开发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演变过程,即由单纯的鼓励开发的“自由进入”政策,逐步转变为目前加强政府的管理控制政策,以便达到所谓“理智”地综合利用,保护开发各种矿产资源的目标。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不久,国内经济处于重工业迅速发展时期,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极度膨胀,同时大片西部领土也亟待开发。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为鼓励人口西迁,对公有土地的矿产勘查和开发工作,制定了特别的“自由进入”政策,只要在某一土地上发现矿点后提出申请,办理简单的登记手续(现场立桩标界),就可获得在这块土地上进行采矿的特许权,甚至连矿区使用费也不交。实际上政府对矿产开发活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1872年《通用矿业法》的颁布实施,限制了某些矿业活动。进入20世纪,美国政府关心的重点转向保证本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矿物原料的需求,对某些矿产的开发实行矿产勘查许可证和矿地租借制度,并于1920年出台了《矿地租借法》。同时,为充分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对某些已知矿床的开发活动实行竞争性的投标制度,其中环境影响和开发盈利程度、矿区使用费等都是投标中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又先后通过了1947年的《材料法》,1953年的《外大陆架土地法》(1978年又进行修订),以及1980年的《深海底固体矿产资源法》,无论出于何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都从不同侧面完善、补充了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规定,使各种矿业活动均有法可依。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护或鼓励某类矿产的开发,实行灵活的经济调控手段,如矿区使用费,按1970年修订的《矿产租赁法》规定,在公有土地上开采可租赁矿产时,要交纳矿区使用费,具体计算办法和标准由联邦政府有关部门确定。在公有土地上开采可租赁矿产时,要交纳矿区使用费,具体计算办法和标准因矿种、开采条件、市场供求状况不同而异,对需要鼓励开发的地区(如偏远落后地区,急需增加就业机会的地区),有意识地降低矿区使用费率、采掘税率,提高资源耗竭补贴率。而对那些需要限制开发的矿产和地区,则采取相反的经济调节政策,以保护矿产资源和环境。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扩大国内矿产生产,美国政府还制订并长期坚持执行“战略矿产储备计划”,建立国家的矿产战略储备地(如只准勘查不准开采的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地)。
通过上述对美国矿业政策的概述,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发。
其一,矿业立法和矿产开发管理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经济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矿产资源的保障将难以为继。因此,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必须坚定“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的指导思想。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的分配,一定要坚持国家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市场在分配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其二,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分类、分区管理,经济调节措施要灵活。我国矿产资源种类丰富,达162种,是世界上少有的矿种配套较好的国家,但丰欠差异很大,尤其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宗矿产严重不足,因此在经济政策上要有所偏差;另外,矿种的地域分布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也要求在矿业政策方面予以区别对待。很显然,对开发西部矿产,应采取类似美国19世纪下半叶的矿业开发政策,而对东部地区则加以适度限制,等等。
2.2 以行政监督为主的矿产资源保护
原苏联最为典型。1987年以前,苏联境内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活动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严肃认真的统一监督。这种机制在保证国家法律、地质事业方向、计划等有关规定的贯彻,保证矿产开发利用评价正确性,提高矿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资源不遭破坏,环境不受污染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经部长会议批准的国家地质监察局、国家储量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矿业监督委员会等监督和监察机关是国家管理地质事业和矿业的强有力机构。
原苏联的矿产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主要体现在矿山的微观管理上。20世纪60年代,为减少矿产开采的损失,出台了地质勘探补偿措施,用经济手段减少采矿损失。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在国民经济计划中规定了矿山开采和加工时回收矿产的任务,颁发了一些确定和计算采矿损失的指令性标准文件,实行了全国统一的开采损失报表制度。1984年原苏共二十五大在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中提出:“要推行新的有效的矿床开采方法和系统,应用先进的采矿、选矿和加工工艺,以便提高有用矿产的回收程度,保证矿物原料得到较完全和综合的加工,以及极大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实践结果表明,由于制定的矿产回收率定额指标和效益指标与超定额损失罚款对矿山企业效益冲击较小,未达到预期效果。面对矿业逐渐恶化的现实,原苏共中央1987年6月通过《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使前苏联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质和矿业部门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改革中央机关和整个矿业管理体制,中心思想是由行政领导转向经济领导,向管理民主化、发挥企业和个人作用过渡。企业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为特征的反消耗型经营机制,从而使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由完全行政性管理转向经营性市场化管理。
从原苏联的行政性矿产资源保护管理中,我们得到如下启发:
其一,条块分割体制下的矿产资源保护工作,即使有高于各部委的独立行使职权部门也难以达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目标。行政性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脱节,矿业主体行为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不统一,加上矿山企业低价或无价取得可采储量,使得矿产保护工作弱化。这同样是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为此,探索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道路,在行政管理机制上设计一套国家宏观政策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到位、用经济和行政杠杆协同矿山企业自觉执行矿产资源保护政策的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其二,在目前情况下,为协调矿产资源分配、勘探开发方面的诸多问题。应充分发挥全国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职能,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借鉴前苏联在矿山管理中的技术方法,使企业生产严格按照技术指标执行。同时,汲取低惩罚失效的教训,使“三率”指标的考核与企业利润密切挂钩。在宏观上,建立健全地质勘查成果和采矿权交易市场,使资源的价值真正、真实地体现出来。
2.3 政府监控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策下的矿产资源保护
印度尼西亚最为典型。印尼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实行分类管理。即A类战略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煤、铀、镍、钴、锡等,只允许国家进行开发,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某些小煤矿,矿山能源部长有权划出有限地段供私营企业进行开采;B类重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锰、铝土矿等34种矿产,可由国营企业,也可由本国的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进行勘查和开发工作,但开发权仍由矿山能源部部长掌握,在特殊情况下可交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掌握;C类矿产包括石棉、云母、岩盐、宝石、大理石、白云岩、砂、粘土等数十种矿产,这些矿产的开发活动主要由省政府掌握和管理。由于印尼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依赖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因此考察她的矿业政策及矿产保护方面的做法可以从政府与外资矿山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中看出端倪。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即1967年前后,印尼政府为尽快摆脱当时矿业面临的困境,迅速增加矿业产值和收益,对外实行了破格的优惠政策。“第一代合同”,即印尼政府与弗里波特公司签订的埃茨伯格斑岩铜矿的开发合同,政府同意公司免交土地租金和矿区使用费,而且要帮助公司解决可能发生的市场问题等。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非常明显。
1968年~1972年间签订的第二代工作合同中明确地提出外资采矿企业不仅要交纳一定的土地租金和矿区使用费,而且要将其股份逐年转让给印尼(每年出售2%),开始重视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及国民利益,对矿产保护工作有所要求。
1973年~1984年间签订的第三代工作合同除要求加速股份转让(每年转让5%),提高土地租金和矿区使用费外,还增加了外资采矿企业要交纳“地区开发费”、“超定额利润税”、“出口税”和“政府对采矿企业实施控制和监督权”等条款。政府开始以合同形式限制采矿者的活动,以达到矿产资源保护的目的。
1985年以后签订的第四、五代工作合同,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外资采矿企业的监督,而且还特别规定了矿山企业要保证作好环境保护和采矿后的复垦工作等,并为此制定了具体有效的各种措施,督促公司执行。
印尼在引进外资开发矿产方面的态度(或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拒绝、排斥转向全面开放,同时逐渐加强政府控制的演变过程,既达到了合理有效开发本国资源的目的,又使印尼在矿产开发中不断获益。矿山企业在政府的监控下,根据与政府签订的工作合同开采、加工、销售矿产品,对地下探明资源由于是自行投资勘探或有偿取得的,也非常珍惜,从经济上使矿产保护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这对我国的矿产开发及保护工作有许多启发。
其一,分类管理,采矿权的高度集中保证了本国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从开始就避免了乱采滥挖的可能。
其二,我国在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为弥补矿业资金的不足,采取个别地区、个别矿种的“工作合同”方式与外商合资或合作勘探或开发,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生产技术并培养各类人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