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昊vs藤泽秀行-常昊和崔泽
请问谁知道怎样培养出一位围棋高手?
(转贴)
让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一个小孩到一个九段甚至强九段或是超一流的棋手,会有多少的阶梯要攀登。
第一台阶:启蒙的环境
这是一个前提。
在其他的地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能争论,但是,在围棋上,环境就是一个前提。这环境包括教练的水平和对手的水平。必然是先有环境这个“鸡”,才能有围棋手这个“蛋”。
研究了几乎所有的超一流棋手的成长的历史,没有一位棋手会不注意到自己的启蒙环境。不是什么意外,聂卫平和马晓春的父亲,都是围棋爱好者。俞斌的小学老师,是一个棋迷。赵治勋的伯伯,是韩国现代围棋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南哲。围棋手除了在家庭中启蒙之外,还可能在社会上启蒙。如果家长要挑选一下到哪里学棋的话,最好看一看谁在当教练。教练的棋力,不一定很高(例如业余初段以上),但是却必须有自己的特别的观察能力,能知道小孩的问题,在心理上对孩子有一定的研究。而他自己的棋,最好是“正”的,少偏着,不“油”,棋风和棋德好。在文化背景上有一定的造诣的教练,则更是会对小孩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上海和北京等围棋开展得很好的地方,这样的教练人数不少,其他地区则不多,或许这就使很多偏远地区的聪明小孩没有机会成为棋手。
孩子要有一定的对手群,这是能保持一定的对局量的重要条件。在常昊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曾经带他到很多比赛场合,观看对手下棋,有机会的时候,请高手下让子棋进行指导。邵炜刚的教练陆勇和,曾经和附近的一些有业余棋手的工厂取得联系,将孩子带到工厂中和业余棋手进行“对抗赛”。在上海一些围棋训练班上,采取的“升级”制度,就是在让学生始终能在一个有相当密度的对局环境中学习围棋。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在围棋传统基础好的地方,就容易培养出好的棋手来。而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目前只能在东亚三国中产生。
第二台阶:酷爱围棋
虽然在一个棋手的一生中,对围棋的热爱贯穿一生,但是,在起步的时候尤其需要,它是将围棋由爱好转变成事业的关键的因素。对一个孩子是否喜爱围棋的观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当年邱百瑞是在无意之中发现常昊对围棋特殊的爱的。当常昊初次来到俱乐部的时候,邱百瑞让常昊先在一边看别的小孩下棋,常昊看了两个小时。从心理学上看,再文静的5 岁孩子,也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同一个对象上20分钟。而常昊当时只知道“4吃1”这样的简单的围棋知识,对一盘棋还没有印象。
当然,当时邱百瑞只是感到常昊的特别,后来当常昊开始学棋的时候,他才注意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棋才,继而反过来再认识常昊刚来的时候的表现。谢裕国教练认为,这样的酷爱能导致一个棋童对围棋的专注和执著,增强对围棋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接受能力。
第三台阶:围棋“智商”
目前还不能正确地判断围棋手和一般意义上的智商有什么关系。确实也能在生活中间到一些在棋上异常聪明灵活,而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不甚了了的棋手,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棋手思路广阔反映敏捷,智商应该不低。常昊和罗洗河小的时候去测智商,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罗洗河为164 ,常昊为 138。更多的小孩并没有像常昊这样生活在大城市中,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也不像罗洗河这样,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来到北京,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所以,一般的智商,可以是一个参考的标准,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专家一般认为,棋手需要的“智商”和一般的智商是不一样的。在对一些棋手做了调查之后,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围棋智商其实是人对围棋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是记忆力,国际象棋世界第一人卡斯帕罗夫能用脑子记下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 450人的电话号码,他能熟记 12000个棋谱。 5分钟能记下 300个单词。象棋第一人胡荣华能背对棋盘同时和10人下棋,这就是说,他能够同时记住10个在不断变化中的棋谱。马晓春能看一眼列车时刻表,就背出火车经过的时间和停留几分钟。在团体赛的赛场泡茶回来,经过大约10盘棋,他能在局后很清楚地将这10盘棋双方的形势讲得清清楚楚。而是逻辑推理的能力,胡荣华的盲棋,就是记忆和推理共同的杰作。他在10盘棋中的开局都是不同的,这样的记忆是动态的,是理性的,和推理结合的。一般教练常常会在教了一种定式之后,稍改变一些,再出两至三题,来考验学生的推理能力。邱百瑞就是在有关“倒脱靴”的推理“测验”中发现曹大元的能力的。三是空间的感觉能力。马晓春能背出很多的围棋棋谱,但是却不能背出象棋棋谱,这是因为围棋的空间的结构和象棋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他对围棋有深刻的理解能力,但是对象棋的空间理解能力几乎没有。棋手对特殊形状的感受,和对这样的形状的价值的判断是很重要的。这种感受并不完全是靠老师教,然后机械地将它记住。而是一种理解能力,一种能理解型的各种意义,然后在棋盘上再造型的能力。
棋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棋盘上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启蒙教练对人才发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台阶:年龄
目前中国的一流棋手开始学棋的年龄,最小的是常昊和罗洗河,都是在 5岁左右。开始年龄最大的是曹大元和刘小光,都是在10岁左右,他们是在已经上学之后,在老师或教练的启蒙之后才开始学棋的。年纪小的孩子能有时间的余地,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能有一定理解力,学棋会快一点。我们且将棋手初次学棋的最好时间,看作幼儿园的大班到小学三年级之间。一般来说,一个人在16岁之后再来学习下棋是很难成为一个职业棋手的,只有很少的例外。我遇到的唯一的“大器晚成”的高段棋手是梁鹤年六段,他是在“*****”上山下乡期间学棋的。但是他没有进入中国最高棋手的层次。
围棋是需要“童子功”的。没有在一定的年龄进入围棋的世界,就很难成为一个专业棋手。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记忆力的最佳时间对于围棋是很重要的。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强的。
--由于成人的理解能力要比孩子强,所以,对一个局部的理解,常常会以为一下子就全部吃透,也就会缺乏反复思考和反复练习的兴趣。实际上成人的理解深度和熟练程度会不及孩子。
--在孩子的思想还很单纯的时候,容易全部接受围棋。也容易用围棋应该有的思考方式对围棋进行思考。而中学生或者成人已经有了较多生活经历,他对围棋的思考已经倾向理性,因此也就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有的可能有益,但是有的会排斥围棋的思考方式。
--围棋在成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在一个小学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不是一样的,能够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围棋水平提高需要长期积累。一般至少有 8到10年不间断的努力才能将一个初学者变成一个超级棋手,中国棋手成长的时间还要长一点。成人或稍大一点的学生在这样长的时间很难集中精神。
--在当代,学习围棋的年龄有趋小的倾向。由于10岁以上的孩子正是开始发育的年龄,自我的意识正在形成。置身于一群比他更小的孩子中间,在心理上会有潜在的抵抗性。再加上其他年龄小的孩子学棋的时间比他长,棋下得比他好,自尊将会变成害怕失败,影响他坚持下棋的决心。
第五台阶:强烈的求胜欲望
这是对所有竞技项目的选手的共同要求。美国对 140名奥运会冠军调查后发现,每个冠军在他、家庭,以及他的教练或对他影响很大的人中,总有一个“最有斗志的人”。中国著名游泳教练陈运鹏认为,上面的调查说明,对一个选手最完美的要求是斗志(心理)、技术和能力的结合。陈运鹏的分析,完全符合围棋的实际情况。围棋是个人的对抗,大型比赛最后的胜者常常只有一人,就更需要有不懈的斗志。
对围棋来说,会干扰求胜欲望的因素并不少,一是传统的东方文化并不强调正面的竞争;二是多少年来中国人下棋的传统,首先是陶冶人的修养,强调“道”和艺术,要求淡化“胜负”;三是围棋本身的内容已经充满了东方哲学的色彩,棋手容易受到影响。
而事实上,最优秀的棋手也应当是一个胜负师。对任何对手都能保持强烈的取胜欲望,是一个棋手很基本的要求。
第六台阶:心理能力
一个棋手的心理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已经从本书的一些篇章中作了分析。这种心理能力是一种自控的能力。事实上所要控制的是一种心态,能在比赛的任何阶段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判断形势和保持韧性的精神,能在赛后自我治疗修复失利后的心情。
第七台阶:研究围棋的环境
现代棋手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个人研究的老路上去。在清朝,已经出现了好多顶尖棋手“双子星座”的现象,这已经证明了围棋手的成长,是需要讨论研究而提高的;在相同的良好的围棋环境中的棋手,成材的可能性都很大。
在现代,同一时代的优秀棋手出现“丛生”的现象。从木谷实道场出现这么多的超一流棋手这一点出发,人们更多地研究了信息时代的棋手成材规律,虽然棋手能够从不同的媒介上很快获得棋谱,但是,必要的相互研究有助于棋手思路的广阔和研究的深度。现在,每当比赛,常常在观战室中集聚众多的棋手,边看棋边研究。
实际上,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棋院也是一个专门研究棋艺的机构。中国棋院的少年队、韩国的冲岩学校和日本棋院的院生制度,都含有一定的研究成分。在日本,藤泽秀行为中心的“秀行兵团”和吴清源先生为中心的研究群体,都是对棋手有相当的推动力的。年轻的中国棋手由于居住在中国棋院,所以一直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也形成了一些研究群体。
以上七个台阶,能够使一个棋童到达职业棋手的位置。但是因为个人的资质有别,能达到的水平也有别。一般认为,至少能在勤奋的前提之下,一个资质比较平常的孩子能到达五段的水平。
以下的三个台阶,专门属于专业棋手中的佼佼者—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
第八台阶:综合能力
这首先要有全面的技术。全面是一个胜率很高的棋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高段棋手之间,已经出现风格之前,要有高的胜率,就需要能够战胜所有风格棋手的本事。这样,他要在开局、中盘和收官上都很强。要在进攻和治孤上都有能力。要在下一盘杀棋和下一盘比较功力的棋上都能表现出色。有的研究者将科学研究中的“木桶原理,短板效应”引入对围棋手的研究之中,认为从围棋的特点来看,一个棋手在比赛中短处会比长处更重要。如果棋手的短处会在比赛中受到对手的攻击,就象一个由不同长度木板做成的木桶,水的溢出总是在最短的木板处,而最长的一片木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作用不大的。所以棋手与其去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还不如去研究改进自己的短处。而小林广一则是这样的原理的代表人物。
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判断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棋手到了这一层次,每一步棋,其意义已经是属于全局的一步棋,而不可能是局部和孤立的一步棋。这是全局的平衡,全局的攻防和全局子力配置结构的一步。所以,他必须有全局观,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观察。每一步棋的作用应该是综合的。
第九台阶:创造能力
大多数棋手只是在运用前人在千百年中为后人创造的财富。只有少数棋手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为后人创造新的下法和表述新的思想。他们是围棋能够不断前进的保证。今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棋手,不仅是头衔的纪录,还有棋手的创造。例如,武宫正树已经和“宇宙流”联系在一起,某一种布局由于中国棋手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被称为“中国流”。吴清源和木谷实对“新布局”的研究和吴清源对“大雪崩”等定式的研究等。
可以这样说,超一流的棋手都是有创造的,不然他们就不可能在棋盘上表现出他们的超人的理解能力。就连被人误认为最没有创造的李昌镐,也对韩国式的新手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下法。最优秀的棋手,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的人。他们总是以一种人们想不到的方式,为一个时代作先声。
第十台阶:文化背景
无疑,棋手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下棋的。在一般棋手的面前,文化背景只能起到很少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棋风,创造对于他们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文化的深厚和哲学的高深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棋还不能自如地表现他的哲学。
而到了棋手水平已经很高的时候,“望尽天涯路”的时刻已经到来。在棋上能力相差不多水平相仿的超一流棋手,最后较量的就是文化了。而围棋的永不能穷尽的特点会使一个文化背景浅薄的棋手止步。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将一个棋手托上更高的山岭,他能从文化背景中找到新的力量。吴清源先生的“关门弟子”芮乃伟说,吴先生的境界是在所有的棋手中最高的,在棋手中,只有吴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围棋上的道理,他完全能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观点来解释,而这样的解释,也会使他能从别人见不到棋的地方找到棋来。
吴清源先生是将生活、文化和围棋结合得最好的人。这也能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吴氏是将“棋人合一”真正做到了。由于文化的关系,他和棋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在很多专家的眼中,20世纪最后能登上这第十个台阶的人,目前只有吴清源一人。从第一个台阶开始,到第十个台阶,人数是从上亿人到一人。
吴清源是围棋“上帝”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棋手。我们能再造一个吴清源吗?
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历届比赛
中方阵容:汪见虹、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依田纪基、小林觉、淡路修三、片冈聪、石田章、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
第一局:依田纪基执白中盘胜汪见虹
第二局:江铸久执白2目半胜依田纪基
第三局:江铸久执黑中盘胜小林觉
第四局:江铸久执白4目半胜淡路修三
第五局:江铸久执黑中盘胜片冈聪
第六局:江铸久执白中盘胜石田章
第七局:小林光一执白中盘胜江铸久
第八局:小林光一执黑中盘胜邵震中
第九局:小林光一执白中盘胜钱宇平
第十局:小林光一执黑6目半胜曹大元
第十一局:小林光一执白半目胜刘小光
第十二局:小林光一执黑中盘胜马晓春
第十三局:聂卫平执黑2目半胜小林光一
第十四局:聂卫平执白4目半胜加藤正夫
第十五局:聂卫平执黑3目半胜藤泽秀行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8比7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芮乃伟、张璇、钱宇平、邵震中、曹大元、江铸久、刘小光、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楠光子、森田道博、今村俊也、小林觉、片冈聪、山城宏、酒井猛、武宫正树、大竹英雄
第一局:芮乃伟执黑中盘胜楠光子
第二局:芮乃伟执白中盘胜森田道博
第三局:今村俊也执白中盘胜芮乃伟
第四局:今村俊也执黑中盘胜张璇
第五局:钱宇平执黑中盘胜今村俊也
第六局:小林觉执黑中盘胜钱宇平
第七局:小林觉执白2目半胜邵震中
第八局:小林觉执黑中盘胜曹大元
第九局:小林觉执白中盘胜江铸久
第十局:小林觉执黑中盘胜刘小光
第十一局:马晓春执黑1目半胜小林觉
第十二局:片冈聪执黑1目半胜马晓春
第十三局:聂卫平执黑中盘胜片冈聪
第十四局:聂卫平执白7目半胜山城宏
第十五局:聂卫平执黑5目半胜酒井猛
第十六局:聂卫平执白中盘胜武宫正树
第十七局:聂卫平执黑2目半胜大竹英雄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9比8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杨晖、刘小光、王群、钱宇平、芮乃伟、江铸久、曹大元、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小川诚子、宫泽吾朗、石井邦生、小林觉、工藤纪夫、大平修三、山城宏、武宫正树、加藤正夫
第一局:杨晖执黑中盘胜小川诚子
第二局:宫泽吾朗执黑中盘胜杨晖
第三局:刘小光执黑中盘胜宫泽吾朗
第四局:刘小光执白2目半胜石井邦生
第五局:刘小光执黑中盘胜小林觉
第六局:刘小光执白1目半胜工藤纪夫
第七局:大平修三执白半目胜刘小光
第八局:王群执白中盘胜大平修三
第九局:山城宏执白5目半胜王群
第十局:山城宏执黑中盘胜钱宇平
第十一局:山城宏执白中盘胜芮乃伟
第十二局:山城宏执黑中盘胜江铸久
第十三局:山城宏执白5目半胜曹大元
第十四局:马晓春执白中盘胜山城宏
第十五局:马晓春执黑3目半胜武宫正树
第十六局:加藤正夫执黑中盘胜马晓春
第十七局:聂卫平执黑中盘胜加藤正夫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9比8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俞斌、陈临新、王群、刘小光、江铸久、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依田纪基、淡路修三、羽根泰正、白石裕、大平修三、山城宏、武宫正树
第一局:依田纪基执白中盘胜俞斌
第二局:依田纪基执黑7目半胜陈临新
第三局:依田纪基执白中盘胜王群
第四局:依田纪基执黑半目胜刘小光
第五局:依田纪基执白中盘胜江铸久
第六局:依田纪基执黑1目半胜马晓春
第七局:聂卫平执黑6目半胜依田纪基
第八局:聂卫平执白6目半胜淡路修三
第九局:羽根泰正执白2目半胜聂卫平
该届擂台赛日本队以7比2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杨士海、张文东、俞斌、钱宇平、江铸久、刘小光、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依田纪基、苑田勇一、羽根泰正、大平修三、山城宏、石田芳夫、坂田荣男、武宫正树
第一局:杨士海执黑半目胜依田纪基
第二局:苑田勇一执黑中盘胜杨士海
第三局:张文东执黑中盘胜苑田勇一
第四局:张文东执白半目胜羽根泰正
第五局:张文东执黑中盘胜大平修三
第六局:山城宏执黑中盘胜张文东
第七局:俞斌执黑3目半胜山城宏
第八局:俞斌执白中盘胜石田芳夫
第九局:坂田荣男执白2目半胜俞斌
第十局:钱宇平执白4目半胜坂田荣男
第十一局:钱宇平执黑5目半胜武宫正树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8比3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郑弘、廖桂永、梁伟棠、张文东、陈临新、俞斌、刘小光、聂卫平
日方阵容:小松英树、小县真树、依田纪基、片冈聪、淡路修三、小林觉、羽根泰正、加藤正夫
第一局:郑弘执黑中盘胜小松英树
第二局:郑弘执白半目胜小县真树
第三局:郑弘执黑3目半胜依田纪基
第四局:片冈聪执黑3目半胜郑弘
第五局:片冈聪执白2目半胜廖桂永
第六局:片冈聪执黑中盘胜梁伟棠
第七局:张文东执黑1目半胜片冈聪
第八局:淡路修三执黑半目胜张文东
第九局:淡路修三执白中盘胜陈临新
第十局:俞斌执白中盘胜淡路修三
第十一局:小林觉执白4目半胜俞斌
第十二局:小林觉执黑5目半胜刘小光
第十三局:聂卫平执黑1目半胜小林觉
第十四局:聂卫平执白中盘胜羽根泰正
第十五局:加藤正夫执白中盘胜聂卫平
该届擂台赛日本队以8比7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刘菁、吴肇毅、郑弘、张文东、俞斌、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小松英树、依田纪基、小林觉、山城宏、片冈聪、淡路修三、大竹英雄
第一局:小松英树执黑3目半胜刘菁
第二局:小松英树执白中盘胜吴肇毅
第三局:郑弘执白1目半胜小松英树
第四局:依田纪基执白中盘胜郑弘
第五局:依田纪基执黑中盘胜张文东
第六局:俞斌执黑11目半胜依田纪基
第七局:小林觉执黑中盘胜俞斌
第八局:马晓春执黑7目半胜小林觉
第九局:马晓春执白2目半胜山城宏
第十局:马晓春执黑中盘胜片冈聪
第十一局:淡路修三执黑7目半胜马晓春
第十二局:淡路修三执白半目胜聂卫平
该届擂台赛日本队以7比5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周鹤洋、邵炜刚、汪见虹、张文东、陈临新、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加藤充志、结城聪、小松英树、依田纪基、山城宏、淡路修三、武宫正树
第一局:加藤充志执白中盘胜周鹤洋
第二局:加藤充志执黑3目半胜邵炜刚
第三局:加藤充志执白3目半胜汪见虹
第四局:加藤充志执黑11目半胜张文东
第五局:陈临新执黑中盘胜加藤充志
第六局:陈临新执白1目半胜结城聪
第七局:小松英树执白中盘胜陈临新
第八局:小松英树执黑3目半胜马晓春
第九局:聂卫平执黑5目半胜小松英树
第十局:依田纪基执黑半目胜聂卫平
该届擂台赛日本队以7比3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常昊、刘小光、陈临新、曹大元、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山田规三生、小松英树、依田纪基、山城宏、片冈聪、加藤正夫
第一局:山田规三生执黑中盘胜常昊
第二局:刘小光执黑10目半胜山田规三生
第三局:刘小光执白中盘胜小松英树
第四局:刘小光执黑中盘胜依田纪基
第五局:山城宏执黑3目半胜刘小光
第六局:山城宏执白4目半胜陈临新
第七局:曹大元执白2目半胜山城宏
第八局:曹大元执黑中盘胜片冈聪
第九局:曹大元执白2目半胜加藤正夫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6比3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华学明、常昊、俞斌、刘小光、曹大元、马晓春、聂卫平
日方阵容:加藤朋子、三村智保、森田道博、柳时熏、小林觉、林海峰、大竹英雄
第一局:华学明执白中盘胜加藤朋子
第二局:三村智保执白中盘胜华学明
第三局:常昊执白6目半胜三村智保
第四局:常昊执黑3目半胜森田道博
第五局:常昊执白中盘胜柳时熏
第六局:常昊执黑中盘胜小林觉
第七局:常昊执白中盘胜林海峰
第八局:大竹英雄执白中盘胜常昊
第九局:大竹英雄执黑中盘胜俞斌
第十局:大竹英雄执白中盘胜刘小光
第十一局:大竹英雄执黑中盘胜曹大元
第十二局:马晓春执黑中盘胜大竹英雄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7比5获得了胜利。 中方阵容:丰云、王磊、常昊、刘小光、张文东、曹大元、马晓春
日方阵容:西田荣美、羽根直树、王立诚、柳时熏、依田纪基、小林觉、大竹英雄
第一局:丰云执黑中盘胜西田荣美
第二局:羽根直树执黑中盘胜丰云
第三局:羽根直树执白2又1/4子胜王磊
第四局:常昊执白1又1/4子胜羽根直树
第五局:常昊执黑4目半胜王立诚
第六局:常昊执白中盘胜柳时熏
第七局:常昊执黑2又3/4子胜依田纪基
第八局:常昊执白1目半胜小林觉
第九局:常昊执黑中盘胜大竹英雄
该届擂台赛中国队以7比2获得胜利。
藤泽秀行不算六超吗
因为不是同一代人,藤泽是大正年间的,基本和坂田同时;六超是昭和年间的,基本上比他们小一代。六超是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和小林光一。
藤泽秀行,日本著名围棋棋士。1925年生于横滨市。隶属日本棋院东京本院,出自福田正义五段门下,围棋九段。1992年,藤泽以67岁高龄卫冕日本围棋王座战成功,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围棋锦标获得者。1998年10月13日引退。2009年5月8日逝世。
藤泽终生为围棋国际化而奋斗,对中国大陆围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81年起,14次带领“秀行军团”访华,中国著名的棋手聂卫平、马晓春、常昊等皆受其影响。
藤泽秀行早年经历
藤泽秀行1930年4月开始随喜下围棋的父亲学棋﹐学棋的条件是停止玩洋画和玻璃球。1931年4月就读于横滨市立西户部小学校。上了小学后﹐开始到围棋会社学棋,开始是由父母陪伴去,后来则是一个人独自去。1932年,与著名的与濑越宪作七段下九子指导局,未下完,但棋艺已受到表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