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vs伊拉克历史-伊朗vs伊拉克历史数据
为什么当年伊拉克打伊朗的时候列强不干涉,打科威特就干涉了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是发生在伊朗伊斯兰隔命(爆发于18年,至19年2月取得胜利)之后。
伊朗伊斯兰隔命使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剧变,由之前的盟友变成了仇敌。因此,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在选边站队方面,自然是力挺伊拉克。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在美国和西方列强的影响下,也选择了帮助伊拉克。
但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务(其中就包括欠科威特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这样它可以偿还这笔债务。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此外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带,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出了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
再加上两伊战争几乎破坏了伊拉克在波斯湾的所有港口设施,摧毁了它的石油外输能力。许多伊拉克人认为,两伊战争再次爆发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见,它必须占据更多的地区,尤其是在离战场较远的,比较安全的地区占据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个目标。
但伊拉克此举却严重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神经。首先,海湾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世界20个特大的油田,有11个在海湾地区。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届时,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伍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其次,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它在西方国家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仅凭以上两点,当伊拉克发动对科威特的进攻时,西方肯定是坐不住的。
求伊拉克足球队和伊朗足球队交锋史
1961年6月1日 友谊赛 伊朗1-1伊拉克
1961年6月3日 友谊赛 伊朗1-2伊拉克
1963年12月12日 奥运预选赛 伊朗4-0伊拉克
1964年1月2日 奥运预选赛 伊拉克0-0伊朗
1966年3月7日 友谊杯 伊朗2-1伊拉克
12年5月10日 亚洲杯 伊朗3-0伊拉克
14年9月13日 亚运会 伊朗1-0伊拉克
15年8月24日 奥运预选赛 伊朗1-1伊拉克
16年6月1日 亚洲杯 伊朗2-0伊拉克
1989年11月5日 P&F巡回赛 伊朗0-0伊拉克
1993年10月22日 世界杯预选赛 伊朗1-2伊拉克
1996年12月7日 亚洲杯 伊朗1-2伊拉克
2000年10月17日 亚洲杯 伊朗1-0伊拉克
2001年9月7日 世界杯预选赛 伊朗2-1伊拉克
2001年10月12日 世界杯预选赛 伊朗2-1伊拉克
2003年8月13日 LG杯 伊朗0-1伊拉克
2006年10月4日 友谊赛 伊朗2-0伊拉克
2007年6月16日 友谊赛 伊朗0-0伊拉克
2007年6月24日 友谊赛 伊朗2-1伊拉克
两伊战争到底谁胜了呢?
两伊战争是伊朗、伊拉克两败俱伤的战争。
双方从1980年开打,到1988年停产,前后持续8年之久。
这还不是那种低强度的战争,零星冲突,而是两国倾全国之力的大会战。
两国动用的总兵力高达数百万,对于总人口不到5000万的两国来说,几乎是全民皆兵了。
实际战斗惨烈无比,甚至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就武器上,两国使用了包括苏式米格-25战机、飞毛腿导弹、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等在内的先进武器。
血战了8年,结果如何?
伊拉克承认伤亡人数为35万人,另有6万人被伊朗俘虏。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伊朗宣称死亡30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就双方公布的数字来说,伊朗损失更为惨重。
但国际社会认为两国都隐瞒了伤亡数字,实际伤亡总数应该超过100万。
而两国总人口才4000多万,伤亡100万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比伤亡更惨重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开战之前,伊朗和伊拉克都算是中东比较不错的国家。
尤其是伊拉克,人口不过1000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GDP是人口3600万伊朗的一倍以上。
战前伊拉克很多老百姓已经拥有私人汽车,算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不错的。
伊朗虽然较差,但由于巴列维王朝时代的巨大积累,人民生活也至少保证了温饱水平,接近小康。
然而,8年血战中,两国直接军费开销就有2000亿美元。为此伊朗和伊拉克早就花光了所有的外汇储备,还欠下来巨大的外债。
其中伊拉克因为欠了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国800亿美元,不愿意偿还,随后还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国际社会估计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破坏高达5000亿美元,导致两国经济倒退10到15年。
以伊拉克为例,战前每日石油出口高达350万桶,战争末期只有100多万桶,锐减了三分之二。
伊朗的损失也差不多!
伊朗是怎样对伊拉克进行攻打的?
推翻或动摇萨达姆,伊朗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本·阿格勒”、“回历一月”、“曙光”和“曙光”1~6号等9次战役,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约300多平方公里领土。2月22日,伊朗发起“海巴尔”战役,攻占伊拉克南部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及其周围地区共约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多次要求停战,均遭拒绝。
两伊战争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
两伊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因素。
大概是这几点:
第一,现实矛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的霸主埃及衰败了,相反两个大国却崛起了,就是伊拉克和伊朗。
伊朗在国外巴列维世俗化政策领导下,有着长足的进步,一跃成为中东强国,也是美国的盟友。
这边,伊拉克也是一样。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萨达姆以中东霸主自居,雄心壮志统一阿拉伯世界。
然而,邻居伊朗就是萨达姆面前最大的绊脚石。
尤其是19年伊朗进行伊斯兰革命以后,开始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要求推翻所有世俗化阿拉伯,萨达姆自然也是被推翻的一个。
萨达姆大怒,感到实质性的威胁,开始考虑对付伊朗。
第二,宗教问题。
伊朗和伊拉克虽同属伊斯兰教,但分属于什叶派和逊尼派。
两国存在深深的教派分歧,其实整个中东都是这样。
伊朗是什叶派多数并且执政,而伊拉克也是什叶派多数,但执政的萨达姆集团却是逊尼派。
伊朗使用宗教输出,开始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逊尼派统治,给萨达姆造成很多麻烦,后者恨之入骨。
抛弃其他不谈,其实仅仅是派别不同,在中东这种地方就足以爆发战争了。
在阿拉伯人看来,宗教是第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沙特、阿联酋等国,也站在伊拉克这边反对伊朗。
甚至,沙特等国还认为,伊朗根本不是穆斯林,而是穆斯林,务必先清理门户将他们消灭。
第三,边境问题。
伊拉克和伊朗因历史问题,留下很多严重的边境纠纷。
双方边境长达1200公里,有很多争议部分。
以阿拉伯河为例,伊拉克人为该河完全属于伊拉克,伊朗认为应该一家一半。
双方争执了七八十年,相互不买账。
第四,民族和历史问题。
虽然都是穆斯林,但伊拉克是阿拉伯人,而伊朗是波斯人。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波斯人的历史和文明比阿拉伯人还要悠久和先进。
然而,波斯人却被阿拉伯人征服多年,也奴役多年。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波斯人形同奴隶。
后来波斯人推翻阿拉伯人的统治,双方战斗多年。
由此,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民族仇恨。
更重要的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很强硬凶悍,迷信武力,认为一切谈判都是虚的,最终还是要通过枪杆子解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