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据分析

郭艾伦比赛穿的鞋-郭艾伦奥运会的鞋

易建联脱鞋退场,这次 CBA 球鞋纷争是怎么回事

郭艾伦比赛穿的鞋-郭艾伦奥运会的鞋

易建联脱下了他脚上的李宁球鞋,扔在场边,然后径直走向了替补席,发生在昨天广东队与深圳队比赛里的这一幕,迅速成为了 CBA 赛场最引人瞩目的,也彻底点燃了本已发酵多日的球鞋之争。

在下判断之前,不如先来梳理一下中国球员和赞助商的“斗争史”。

国家队

早在 2000 年,Nike 除赞助中国男女篮之外,开始签约国内球员,但当时中国的头牌球员姚明签约的是锐步。虽然 Nike 公司并不愿意国家队球员穿竞品球鞋,但还是对姚明的穿鞋进行了妥协。锐步只需向中国篮协支付一定费用,姚明就可以穿着锐步球鞋进行比赛。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作为男篮主赞助商的 Nike 开放了穿鞋政策:交 30 万人民币,可以穿自己赞助商的球鞋。但最后除了姚明之外,只有国家队后卫刘炜穿上了非 Nike 球鞋。知情人透露,刘炜当时的花费在 200 万人民币左右。另外,刘炜能穿鞋的原因在于:1.刘炜是国家队主力后卫;2.阿迪达斯是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2012 年,Nike 对国家队的球鞋政策有变。非 Nike 品牌的球员,只需缴纳 30 万人民币,就可以穿上赞助商的鞋子。不过就算这样,奥运会也只有两名选手穿着非 Nike 的球鞋,分别是易立(李宁)、周鹏(安踏)。

2014 年仁川亚运会,Nike 对球鞋政策进行封锁。原因在于如果继续开放 30 万一双买鞋名额,国家队只有两名球员穿 NIKE 鞋进行比赛。

2016 年里约奥运会,Nike 继续对球鞋政策进行封锁。因为在里约奥运会的 12 人大名单中,包括李慕豪、邹雨宸、翟晓川、周鹏、丁彦雨航、郭艾伦、赵继伟、睢冉等 7 名球员是非 Nike 签约球员,但是他们也都穿了 Nike 球鞋完成了比赛。

CBA

2003 年,上海队球员刘炜在与锐步签约后,何时穿鞋比赛却成了疑问。

在记者访东方俱乐部时获悉,东方男篮与赞助商阿迪达斯的三年合同已经进入最后一年,俱乐部副总李耀民告诉记者,阿迪达斯与俱乐部的合同非常明细,除了写上阿迪达斯可以使用东方男篮球员肖像权之外,还规定东方男篮的球员在比赛中以及出席集体访时必须穿戴阿迪达斯的服装和鞋子。如果按照阿迪达斯与东方男篮的合同,那么一旦与锐步签约,刘炜脚踏锐步鞋的时机也仅仅限于日常生活中,这样对于锐步宣传自己的产品并不是很有利。

不过记者在访当事人刘炜时却得到另一种说法。刘炜表示按照国际惯例,球鞋并不属于球队赞助商“管辖范围”,比如说在 NBA 的湖人队,奥尼尔和科比可以分别穿着锐步和耐克的球鞋上场比赛,这与湖人队的球衣赞助商并没有关系。即使在中国国家队出征亚锦赛时,刚刚与锐步签约的姚明穿上了新的锐步鞋,但是中国男篮的赞助商却是耐克公司,因此这并不冲突。

来源:姚明“可乐纠纷”刚了 刘炜惹上“运动鞋纠纷”

因为 99-04 年,此时的 CBA 属于无统一赞助商的阶段。各队分别招标,装备自行选择赞助商。所以刘炜的穿鞋此后也不了了之了。

2004-2012 年,安踏公司开始赞助 CBA 联赛,每年的赞助金额在 2000 万左右。安踏安踏也效仿 Nike 在国家队的做法,对联赛所有球员的球鞋进行包圆。不过安踏也没有真正的一刀切,每支球队都有相关的名额可以穿非赞助商的球鞋。

当时对贴标的规定是:外援可以穿贴标球鞋,此外每个队可以有特殊名额,包括国家队球员,脚型特殊以及有伤病证明的球员,这些球员可以穿贴标竞品球鞋进行比赛。由俱乐部给篮协支付一定费用。

不贴标的规定是:给每个同领域的竞争品牌 5 个花钱买鞋的名额,每个名额 10 万人民币。Nike 公司因为是官方用球赞助商,拥有 13 个不贴标名额。

在安踏时期,因为球鞋政策的弹性,球员因装备和 CBA 联赛发生矛盾的事情很少。

2012 年,李宁以 5 年 20 亿的价格签约 CBA 联赛。不过李宁在球鞋上的政策相比此前的安踏更“激进”。

2012-2014 年:Nike 继续拥有 13 个不贴标名额,但是其他赞助商的不贴标名额从 5 个降到了 1 个,名额费用涨到了 50 万元。贴标鞋包括外援在内,联盟一共八个名额,每个名额费用为 30 万元。

2014-2015 年:李宁第一次修改规则,取消了非贴标鞋的名额,贴标鞋包括外援在内,联盟一共八个名额,不过费用没变,每个名额费用依旧为 30 万元。

2015-2016 年:李宁第二次修改规则,贴标鞋包括外援在内,总名额降到了 4 个,每个名额费用依旧为 30 万元。

2016-2017:李宁赞助篮协的最后一年。取消贴标鞋,CBA 联赛所有球员只能穿李宁篮球鞋上场比赛。

易建联们有错吗?

从几天前的周琦、王哲林到今天的易建联,从周王只是在微博上发发牢骚到易建联扬长而去,CBA 的推广公司盈方已经申请对周王给予禁赛,易建联恐怕也很难逃脱。这个里的每一方都在用行动表明着自己的态度,而每一个方都在被无数的舆论批评着,但他们真的都错了吗?

从球员的角度来说,他们没错。

去年李宁把名额降到 4 个时,辽宁球员韩德君曾发微博公开评论此事。

去年的球鞋穿的好好地,今年说换就换,考虑过我这么大的身高和体重吗?考虑过我膝盖和脚趾的伤痛吗?为什么上报了 5 个球员特许名额,唯独将我从名单中划掉,是因为我没有参加男篮亚锦赛吗?中国篮球口口声声要走职业化,但在保护球员的利益和身体上,还是伪职业。

事实上易建联和广东队从昨天的比赛前到比赛中,多次试图和比赛监督沟通,尝试用折衷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最终无果。易建联赛后在接受媒体访时也表示是自己的跟腱有伤,早在 2010 年就是因为穿错鞋子导致发炎:

我清楚这是商业的斗争,我穿鞋是因为跟腱有伤,自己穿鞋比较小心。应该说 2010 年的时候,穿错了一款鞋导致跟腱发炎,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对鞋的选择很仔细,包括鞋底、鞋垫都需要特制,因为跟腱很容易因为脚的原因(受伤),这都是运动科学。申请的鞋子我赛前试过了,不是说李宁鞋子不行,他们是很好的公司,只是我的脚真的是有伤在那里。我在比赛期间向技术台请示过,自己的脚受不了,技术台说没办法,要坚持。应该说这场球,我也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后面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李宁错了吗?

球鞋的另一个主角就是为球员提供球鞋的李宁公司。CBA 李宁时代开启的价格,大家都知道了 5 年 20 亿,而在它入场之前,这个价格是 3 年 6000 万,当时 CBA 的赞助商是安踏。

李宁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大价钱,因为这几乎是他们的最后一搏。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李宁开始进行品牌调整,试图打入年轻人市场,结果并不顺利——李宁的市场份额连年下降,某些领域已经被国内竞品超越。2011 年的时候,李宁的净利润只有 3.86 亿。境地不妙,他们打算缩小盘子,更专注于某一领域,那就是篮球,随后李宁开始于 NBA 球员韦德的合作,与此同时赞助 CBA。

实际上在过去四年,尽管李宁一直要求所有运动员穿着李宁球鞋,但以为国效力的名义,几名重点球员一直享受着交 50 万元罚款就可以穿着贴条球鞋的特殊待遇,但这是 5 年合同的最后一年,李宁公司必须挖掘出 CBA 市场上最大的也可能是属于他们最后的价值。

所以四个月之前,李宁公司就已经向盈方公司确认要求所有球员必须穿着李宁的球鞋,没有特例,他们也愿意为有其它球鞋合同在身的球员量脚定制球鞋,但是,这一切的努力还是没有避免今天矛盾的爆发。

李宁球鞋在 NBA 已经经历了打磨,但在 CBA,他们却被任性的抛在地上,并被三名国家队主力球员称作「无法保护自己的脚」,对于一个投入 20 亿,志在重塑品牌形象的公司来说,是多大的打击。一个商业公司要为自己投入的每一分钱争取最大的回报,李宁没错。

耐克错了吗?

舆论风向在往耐克不利的方向进行。有一则消息是,奥运会期间,耐克禁止中国球员穿李宁球鞋。答主找了一些当时的比赛镜头,发现李宁签约球员郭艾伦穿的是 Nike Kyrie 1,而周鹏则穿了 Nike Hyperdunk 2016——这事就很容易形成这样一个逻辑:“你耐克先不让我穿的,我李宁只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队统一穿耐克至少是 4 年前的事情,而耐克与国内球员的签约则要追溯到十年前——2007 年耐克与易建联签约,之后陆续签下王哲林和周琦。

大家都在说巴塞罗那奥运会,乔丹身披国旗遮住领奖服上台的事情,但实际上至今美国国家队也是统一服装,他们的领奖服同样是耐克。但回到 NBA 联赛里,耐克球鞋被禁止过吗?没有。大概耐克看到现在的局面,也是一脸懵逼吧。

如同乔丹穿着美国国旗抗议一样,易建联也是做了无声的抗议。作为一家以明星运动员为核心的公司,以明星运动员为武器去抗争,耐克没错。

篮协有错吗?

当我们环顾中的各个利益方时,篮协成为我们不得不去指责的对象,虽然这些年,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愿意把体制作为解释问题的成因,但这一次我们还是逃不开。

从维护联赛赞助商的利益,篮协并没有错。因为篮协作为乙方,基本上在执行甲方的方案。毕竟李宁才是金主。

中国篮协相关人士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关于联赛指定装备的权益,是当初与李宁方面在签订合同时就已经明确的,这部分权益是归属他们的。所以他们在今年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有球员说是因为球鞋不符合比赛要求,但人家说了 NBA 韦德都穿的是李宁球鞋,所以是能满足球员对于比赛的需要。”该人士还透露,在四个多月前,中国篮协曾经就这个事情还向各个俱乐部征求过意见,但当时没有俱乐部反对。

更何况 CBA 转播权和装备所有权的合同将在明年到期,此时维持赞助商的利益当为优先级,毕竟处理不好,会影响 CBA 整体估价。

NBA 现行劳资合同 51-3 明文规定,在 NBA 比赛和训练期间,包括热身和从更衣室走向球场期间,球员必须只能穿着球队的统一服装,服装包括所有的衣服和其它装备,但不包括球鞋。NBA 的规定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主赞助商的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让球员身上最能发挥商业价值的球鞋部分的利益得以彰显。CBA 的品牌价值和球员价值有限,可能如果将球鞋赞助从球衣中剥离出来,会让赞助商的投入热情大减,但这就是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时候,也许是球衣赞助球鞋赞助分离,也许是为有球鞋合同在身的球员设定单独条款,一定有解决的途径。

但篮协还是有错的。

在当年签订这份赞助合同时,篮协是否曾经考虑过运动员对于球鞋的具体需求,考虑到个别运动员可能有其它合同在身,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篮协只需要去计算,4 亿赞助可以分到每支球队千万以上,甚至解决了一些小球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那就签吧,运动员,没关系,反正他们在我们这里也没有掌控命运的自由,他们在俱乐部青年队体系培养完,还要签订 4+2 合同,合同到期了,他们也不能自由离开。他们连职业生涯都不能由自己选择,球鞋不能自己选又怎么了。我们姑且退一万步,就算真的自作主张替所有球员做决定之后呢,篮协真的是有契约精神的一方嘛,他们定立了所有规则,但他们是否从来也未曾真正尊重过规则。特事特办的口子还是篮协开的,为国效力就可以享受罚款贴条权,就在昨晚,已经回到更衣室的易建联却不知道怎么又可以重新上场比赛,穿着耐克的球鞋,这一次,甚至再没有人出来阻拦,甚至就在易建联回国这件事上,本来已经错过球员注册期的易建联还是走了绿色通道,如果规则真的是那么不可更改,那易建联应该不可能出现在球场上,所谓的摔鞋也就不会发生。当规则本就已经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这些所谓的闹剧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剧《毒枭》里有一句话,魔幻现实主义产生在哥伦比亚是有原因的,这句话放在这片赛场,也是那么合适。

这场矛盾,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决赛期间的斗殴,发生在 3 月中旬,处罚结果在 10 月 14 号公布。

总决赛结束的时间,是 3 月 20 日,之后是漫长的七个月休赛期。

在此期间,没有人谈球鞋,大家都在闷葫芦里,篮协想拖一拖,用禁赛这种条款来强行解决问题。

最终,闷葫芦炸开了,一地鸡毛。

拖延症,最终把所有的矛盾都激化了。

李梦与郭艾伦的关系

李梦与郭艾伦就是朋友关系。

郭艾伦与李梦都是我国男女篮球队的运动员,郭艾伦现在效力辽宁本钢篮球俱乐部,在俱乐部队中司职控球后卫,是队中的主力后卫,并且担任球队队长。李梦在东京奥运会后,暂时离开国家队,现在效力于四川一家篮球俱乐部,在队中司职前锋,是队中主力。两人都是国家男女篮球队队员,两人关系比较熟悉。

后卫郭艾伦?刘伟表示不服,对比两个十年男篮后场核心

控卫作为篮球场上的大脑,起着指挥官的作用。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一支国家队的控卫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个十年和上个十年,国家队主力控卫的优劣。

很明显,就是郭艾伦和刘伟的对比。严格意义上讲,两人都不属于传统控卫,都有很强的攻击力,只不过风格不同。一个善突,一个善投。

郭艾伦突破和控球是NBA级别的,能够轻易地破全场紧逼。身强体壮速度快,从不惧怕对抗。防守强硬体力好,经常上演抢断好戏。至于中远距离投篮方面,只能说能投,尤其是三分线外,非常不稳定。

可能跟脱节的出手节奏有关。场上的大局观还算合格,主要跟大侄子是否上头有关。如果比赛情绪出现波动,往往一股脑往内线突破,不到绝境不传球,这点很伤球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刘伟有着一手外线三分和中距离急停跳投能力。体力不算太好防守一般,身体对抗方面中规中矩,突破能力也还算可以,喜欢打挡拆配合。由于内有巨无霸姚明,外有朱芳雨,王仕鹏等一众射手的存在,助攻方面经常可以轻松喂饼。缺点是控球技术不够娴熟,非常惧怕全场紧逼防守,容易失误。

两人都有明显短板,一个没篮,一个控球不稳。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呢。我们不妨换位一下,如果当初08奥运会换成郭艾伦,中国男篮就不会惧怕对手全场紧逼,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失误。

同时有姚明大山一样的挡拆,艾伦能够更轻易地突破内线造成杀伤。外线众多射手,使艾伦不用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得分上,完美的避开了投篮的短板。我想在与西班牙焦灼到最后,赢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19男篮世界杯换成刘伟,男篮外线就多了一杆枪,避免了外线关键时刻没人敢投篮的尴尬。而赵继伟,孙铭徽们完全可以控球,刘伟可以提到分位,也许就能够出线了。这样看来是个双赢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还是不够全面,都有明显短板。

有人支持郭艾伦比刘伟强,个人能力方面确实艾伦要略胜一筹,都说刘伟球都带不过全场,但是刘伟取得的成就是艾伦不可比拟的。奥运会8强,CBA万分,至少目前艾伦在国际大赛没有证明过自己。虽然有队友不是太强的客观因素,但这不是全部。艾伦还年轻,还有机会去证明自己。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涌现,为国争光!

近日,国家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集训,郭艾伦再次作为核心入选,相信以大侄子的拼搏精神,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国家队尽心尽力,这一年,艾伦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在国家队层面,相信只会使自己得到的更多,没有任何退路可言,重新做回阳光积极的艾伦,向前冲!

求中国男篮队员郭艾伦资料

中国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翘楚,被誉为天才控卫。2005年9月,进入辽宁盼盼青年队,2007年参加了全国少年篮球比赛获得了冠军,在各类比赛中成绩都非常优异,神奇入围国家队并跨入国青队。是中国极具潜力的年轻篮球运动员。

中文名:?郭艾伦?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辽宁?

出生日期:?1993年11月14日?

运动项目:?篮球?

所属运动队:?辽宁盼盼?

主要奖项:?U17世青赛得分王?亚青赛MVP?

重要:?16岁入选国家队?

球衣号码:?13

郭艾伦是不是郭士强的儿子?

郭艾伦不是郭士强的儿子。

郭艾伦是郭士强的侄子,郭士强是郭艾伦的叔叔。郭艾伦是郭士强二哥家的孩子。因为郭艾伦是郭士强的侄子,所以后来辽宁男篮的球员们就喊郭艾伦为大侄子,再后来粉丝们都跟着喊郭艾伦大侄子。大侄子这个外号就是那么来的。

郭艾伦之所以爱打篮球都是受到叔叔郭士强的影响,郭士强以前是篮球运动员,后来他成为了辽宁男篮的主教练。郭艾伦在郭士强这里并没有得到任何的优待,相反郭士强对他比对其他队员还要严厉一些。郭士强对郭艾伦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扩展资料:

早年经历

郭艾伦在刚上小学不久便被酷爱篮球的父亲拉着打起了篮球。郭艾伦关于CBA记忆的的作文《我与CBA》在辽阳市获得二等奖,小时候还经常去观看辽宁男篮在辽阳的比赛 。郭艾伦上5年级的时候,被母亲送到沈阳,进入了辽宁少年队,也正式踏上了职业篮球道路。

2007年,郭艾伦参加全国少年篮球比赛获得了冠军,个人技术测试中更是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

2008年7月,郭艾伦参加2008NIKE ALL-ASIA Basketball CAMP表现出色,入选了最佳阵容并获得“拼命三郎”奖,接着参加了adidas训练营? 。之后马不停蹄参加了2008李宁选秀营,入选了全明星赛 。

百度百科-郭艾伦

百度百科-郭士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