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据分析

1982年的奥运会-1982年奥运会金牌排行榜

往届奥运会给各国带来的商机

1982年的奥运会-1982年奥运会金牌排行榜

奥运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会,已经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而是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奥运期间各举办国经济都处于景气高位,奥运对经济的拉动在奥运举办前两年达到高峰。北京奥运,举办城市受益较大,总体经济受益有限。奥运对行业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交通通讯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上。

北京奥运会将显著拉动北京GDP增长,在2003~2007年间,年均拉动北京市GDP提高约2.3个百分点,在2008年拉动效应达到顶峰。我们认为八大领域,包括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等,将在北京奥运经济中得到显著发展机遇;同时,作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平台,我国的一些品牌将得到价值的提升。

按照各国奥运会期间的股市表现,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在2008年之前可以维持的高增长态势,我们认为作为主题鲜明的北京奥运板块还将具有显著的上涨空间,仍可以作为未来的重点投资方向。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初期以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建材、房地产、信息技术为重点,在明年则重点转向消费型行业,商业、旅游、食品饮料、奥运相关业务等。从总体风险较小的角度,奥运主题下的投资组合应该以信息、商业、酒店旅游等偏重服务的股票为主。随着奥运举办日的临近,则逐步减少主题配置,以规避奥运主题投资的系统性风险。

我们给出北京奥运的三种类型的组合,一是偏重于初期固定投资受益的投资品组合,重点推荐北京城建、长江精工、歌华有线;二是偏重于举办期受益的消费与服务的消费品组合,重点推荐中青旅、首旅股份、王府井;三是受益于奥运会的品牌提升的投资组合,建议关注在奥运中亮相的华帝股份、燕京啤酒、伊利股份三公司。

奥运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会,已经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而是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国对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一旦取得举办权,则充分利用该契机,一方面利用奥运会的大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在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则利用举办奥运会带来的强大需求,努力拉动本地区、本国经济的增长,推动其经济跃上新的发展水平。

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产业、体育产业、传媒广告、环境保护、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多行业的发展,并拉动周边经济圈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此过程中,与奥运主题相关的行业与上市公司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为股票市场投资带来重大的投资机会。为更好地认识奥运经济和把握北京奥运下的投资策略,我们结合多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给出北京奥运下的投资策略专题分析。

1 奥运经济与基本特征

1.1 什么是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

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济是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围绕开发奥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间接奥运经济指除直接奥运经济外,在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中,能够引起举办城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 具体包括:直接奥运经济:1、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2、围绕开发奥运会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主要由赞助、特许组成,包括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赞助商的赞助和门票收入、各行业专有赞助商的赞助等; 间接奥运经济:主办城市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培养等。

1.2 奥运经济的阶段特征

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12年。

奥运经济一般分为前奥运阶段、奥运阶段和后奥运阶段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

一个奥运经济分为三个阶段,奥运筹备建设期(2001-2007年)、奥运举办期(2008年)和奥运会后期(2009-2010年)。各个阶段奥运经济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1)在奥运会筹备期,奥运经济主要通过奥运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奥运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直接用于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及相关设施的投资,主要包括比赛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传媒通讯设施。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即便不举办奥运会也需要的,但因为奥运会而提前或加大力度进行的投资。这些投资包括改善道路、机场、地铁等交通项目投资,水、电、热、气等市政建设项目,还有污染控制、治理污染、绿化等环保费用。奥运投资将主要带动北京市的建筑、建材行业、通讯业、环保产业、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并通过传导效应和辐射效应波及上下游相关产业和国内其他地区。

(2)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将带动经济。这些外部有效需求包括:国内外旅客在举办奥运会前和奥运举办期间,以奥运为目的前往中国和北京,并由此引发的各项经济、消费活动。这些将为中国和北京市增加额外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等领域。可以认为,奥运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种外部有效需求而进行的先行投资,以此来增加其有效供给。

(3)奥运会举办后期,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并使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基础软、硬件设施跃上新的台阶,这为奥运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旅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不同地区,奥运经济所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对北京而言,由于大部分奥运投资及主要奥运赛事都集中在此,因此奥运对北京地区的经济促进作用将是直接且明显的,而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将更多地通过奥运投资而扩大的市场需求,间接地分享奥运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2 多届奥运会的历史经验

奥运经济的概念源自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业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在此之前的奥运均以赔钱收场,尤其是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15天的奥运会使蒙特利尔市负债长达20年,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自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奥运经济的概念开始出现,奥运会也给举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2.1 日本东京奥运会(1964)

日本作为第2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20世纪50年代国力窘迫,民不聊生。正由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日本把举办奥运会作为国家事业,纳入《国民收入倍增》。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的公共事业建设,这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通讯等行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被称为 “东京奥林匹克景气”的经济繁荣。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在1967年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1.1 东京奥运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为准备东京奥动会而投入的资金是当时奥林匹克历史上最高的,如果把所有相关事业的投资均计算在内的话,高达1兆日元,按当时1美元折合360日元的汇率,约合30亿美元。这当中比赛设施和奥运村投资160亿日元,运营费60亿日元,道路及其它825亿日元,这几项总计约1000亿日元,其余是为突击完成东海道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东京高架单轨电力、东京地铁及交通网的整备而投入的。

2.1.2 东京奥运对日本不同行业的影响

奥运会相关投资在不同的行业带来的生产及就业效果是不同的。我们以下分析的是1964年奥运投资对日本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就生产效果而言,服务业投资带来的生产总值增量最多,占各相关产业生产总值增量总和的45.2%,其次是建筑业占21%,运输通信业占19.4%,制造业最少,为14.4%。从就业效果看,制造业就业人口增量最多,占相关产业人口总增量的32.3%,建筑业和运输通信业持平,增加了18万人,占27.7%。而服务业的就业效果为12.3%。

深入的分析,由于在奥运会举办当年,国内外旅客集中进入奥运举办国,服务业前期的投入得到集中释放,因此在当年生产总值增量中占比最大。同样的,由于建筑业项目集中竣工和运输通信业全力服务奥运,两者贡献度合计也占到40%。而相对来讲,制造业产值的增加分布在奥运周期多年内体现,所以在奥运举办当年占比较小。

2.2 韩国汉城奥运会(1988)

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完成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过程。 据韩国官方统计,1981-1988年七年中,奥运工程使韩国就业人数增加了33.6万人,筹备奥运会共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果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果,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1985-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一举跃入亚洲四小龙行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88年汉城奥运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景气,被称之为“奥林匹克生产效应”。

2.2.1 汉城奥运对韩国经济的影响

汉城奥运会相关产业的投资从1982年开始启动。1982年奥运会及其相关投资额不超过国内投资总额的0.3%,后来逐渐增加,1985年达到了4,773亿韩元(按1美元折合1,300韩元计算,约合3.7亿美元),占当时韩国国内总投资的2.1%。

1982-1988年间,奥运共投资23,826亿韩元,带动生产总值增加47,504亿韩元,投资乘数近似1.7。而1982-1988年韩国国内总投资1,555,930亿韩元,奥运投资占总投资的1.5%。

以上投资带来的直接效果是:1982-1988年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1982-1988年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4%;同时,奥运会相关产业的投资直接增加的就业机会在1982-1988年间达到33.6万个,1988年底,就业增量占韩国产业雇用人数的0.5%。

2.2.2 汉城奥运对韩国不同行业的影响

奥运会相关产业投资所导致的生产、所得及就业效果从行业分布来看具有较大的差异。以下分析的是1982-1988年间,奥运投资对韩国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就生产效果而言,制造业带来的生产总值增量最多,为16,483亿韩元,占35%;其次是建筑业占33%,服务业占20%。从就业效果来看,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量最多,为15万人,占相关产业人口总增量的45.8%,建筑业和制造业其次,分别占28%和16%。我们观察到,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即从奥运相关投资开始至奥运结束,由投资引发的行业生产值的增加分布得较为平均,制造业、建筑业贡献最多,合计占到生产总值增量的68%,服务业略少一些。

2.3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前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称为“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为澳大利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为重要的事,悉尼通过筹办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了悉尼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3.1 悉尼奥运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影响

据澳大利亚旅游者委员会统计,悉尼奥运诱发的旅游者,19年到2004年总共达到200万人,澳大利亚获得近百亿美元的受益。另据澳大利亚地区经济分析中心介绍,悉尼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带来65亿澳元的经济活动,其中,悉尼所在新南威尔士州就占了51亿澳元。从1993年至2004年,该州因奥运会而得到的经济效益预计可达31亿美元。澳大利亚从1993年至1999年GDP平均增长率为4.7%, 超过一般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

在悉尼奥运前的准备阶段(1994-1999年),悉尼奥运主要是通过拉动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其中对新南威尔士也就是悉尼所在州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澳大利亚全国,澳大利亚0.17%的增长大部分是由新南威尔士的0.4%的增长所贡献的。在奥运当年(2000年),经济加快发展更多是受到出口提升的拉动,这里出口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电视转播权的出售和针对外国游客的旅游出口。而在后奥运阶段,奥运对经济各项指标的拉动明显趋缓,一些指标甚至还出现一些下降。

由于奥运本身受区域的限制,对举办奥运的城市地区的经济拉动要远大于对整个国家总体经济的拉动。日本和韩国举办奥运对整个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由于两国举办奥运时经济规模都较小,而且东京和汉城在经济中又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日本针对全国的交通网建设和韩国针对汉城的建设都很大程度上使全国受益。而国土较为辽阔、经济区域更为分散的澳大利亚受区域性的投资拉动相对要小很多,我们认为中国总体经济受益北京奥运会将更多与澳大利亚相似。

2.3.2 悉尼奥运对行业的影响

悉尼奥运对行业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交通和运输业以及私人服务业三个行业上。在悉尼奥运前,奥运对澳大利亚行业带动最大的是建筑业,主要是奥运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服务和运输通讯业,主要是为外国游客在本国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在奥运当年,建筑、运输通讯、服务再上一个台阶,其中服务增长最快,主要是受大量游客参加奥运活动的需求刺激。而奥运结束后,各个行业受奥运影响大幅放缓,其中建筑业下降最快,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是唯一奥运会后继续受到正面刺激的行业。

2.4 希腊雅典奥运会

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契机, 希腊取欧盟投资等多种形式, 融资约153亿美元, 投入雅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使雅典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其中包括拓展和改造希腊境内贯穿东西南北两条高速公路; 建造雅典市新机场—Venizelos机场; 完善和改造了雅典市和萨洛尼卡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新建雅典市和萨洛尼卡市的地铁工程; 加快雅典市周围主要干道的整修和改造,改造以雅典卫城为中心建设面积为689公顷的古希腊人文景观公园等。

同时,筹办奥运会拉动雅典甚至希腊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促进与奥运密切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通过筹办奥运会,希腊多年停滞不前的经济已有所恢复,雅典经济实力大幅上升,许多重要产业将得到发展,其中建筑业、旅游业、制造业和电讯业尤为突出。 希腊经济受奥运会的影响在奥运前两年达到高峰,主要由于奥运投资集中在这三年支出以及私人部门投资和赞助商的赞助。在奥运当年,外国游客的进入使旅游业作为出口的重要部分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奥运前希腊旅游业在全球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未能有效地把奥运会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奥运当年旅游收入低于预期。不过奥运带来的知名度的提升使奥运后希腊的旅游业大幅增长,弥补

了奥运当年的损失。奥运结束后,投资的大幅萎缩对经济产生了负面的作用,2005年GDP受此影响下降了多达1.6个百分点。

从前面的多届奥运会来看,奥运会均使举办城市发生了重大变化,某些时候甚至对所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5 奥运低谷效应

奥运经济将会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一点通过往届奥运会的经验应当可以肯定。但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主要指奥运会后,投资活动大为减弱,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将会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被称作“低谷效应”。下表可以看出,除美国外,其他奥运举办国奥运后经济发展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特点

做好准备,蛮长的哦!

第一届奥运会概况

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

典举行。

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并决定在希腊举行,原拟在古奥运会旧址奥林匹亚举行,因该地已是一片废墟,修建工程浩大,后将会址改在雅典。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13个国家的311名男运动员。其中有230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多是自己报名参加。比赛项目为9个大项45个小项。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有8万名观众,这个数字直到1932年奥运会才被突破。

发奖仪式在闭幕当天进行。从本届起规定,授奖时升获奖运动员所属国家的国旗和演奏该国国歌。

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发行了纪念邮票。

中国清曾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邀请,但未派人参加。

为了纪念公元前490年雅典军队于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侵略军和把胜利消息迅速传到雅典而壮烈牺牲的菲迪皮德,曾纳了法国语言学家布雷亚将马拉松跑列入比赛的建议。

在本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希腊牧羊人路易坦丁不负众望,当他率先跑进体育场时,希腊王储康斯坦丁从看台上冲下来伴随他跑完最后一圈。

第二届奥运会概况

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第一届奥运会胜利举行后,希腊官员想把雅典作为奥运会永久会址,因违反关于每届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行的规定,遭到反对,由于法国人顾拜旦对恢复现代奥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故国际奥委会将本届会址定在法国巴黎。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1330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11人(仅限于网球及高尔夫球)。东道主法国队共有884人参赛,夺得26金、36银,成绩最好。美国队成绩次之。

比赛项目为60个小项。

在首届奥运会上创造的纪录在本届奥运会上均被打破。

第三届奥运会概况

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于美国圣路易举行。

本届奥运会地点一改再改,顾拜旦男爵选中纽约,国际奥委会看中芝加哥,最后由罗斯福裁决,由圣路易城举办。1902年,国际奥委会会议同意了美国总

统的这个裁决。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625名运动员(美国533人),其中女选手8人。比赛共设87个小项。

由于远隔重洋,旅费昂贵,欧洲一些国家没有参加。即便派队参加的英、德、澳、匈、瑞士、希腊,总共也只派出了39名运动员。这是欧洲在奥运会史上参加国家最少、人数最少的一次。其他洲的国家的情况也与此相仿。

本届奥运会个别项目(如自行车)仅有美国一国参加。因此,在统计成绩时,有的国家将它列入,有的则不列。另外,有些在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参加了这次比赛,过去国外书刊把他们都作为美国人,现均按实际国籍改正过来。

本届奥运会除设有男子拳击外,还设立了女子拳击。此外,还设有棒球、水球等新项目。

第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四届奥运会于1908年4月27日至10月31日于英国伦敦举行。

此前同时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柏林、米兰、罗马。原选定罗马,后该城因财政问题于1906年弃权,遂改由伦敦主办。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来自22个国家的203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6人。运动员数几乎等于前三届之和。

比赛共设110个小项。

伦敦奥运会为奥运会各项比赛制度的正规化作出重大贡献。

本届马拉松跑,因英王室成员要观看比赛,组委会将路线安排在温莎尔宫到奥林匹克运动场之间,全程26英里385码,合42.195公里。这也是今日马拉松跑标准距离的由来。

本届运动会首次正式向获得冠军的选手颁发金质奖牌。

运动会结束后,第一次印发了各国得奖统计表。

本届奥运会,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者拒绝升爱尔兰国旗。英国的裁判和其他执法者处处给东道主行方便,最终使英国选手夺得145枚奖牌,其中金牌56枚,比奖牌榜第二名美国队总奖牌数多了一倍多。

本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马拉松选手多兰多·皮埃特利,他在快接近终点时,体力耗尽,数次倒在地点,最后被人搀扶着走过终点。组委会起先认定他是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但在美国的强烈抗议下,其金牌被取消。

第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五届奥运会于1912年5月5日至7月2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28个国家的2547名运动员。其中

女选手57人。

瑞典皇室不愿见到暴力式的拳击,故在本届奥运会中取消了拳击比赛。

在本届奥运会上,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是美国印第安人吉姆·索普,他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后因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歧视有色人种,诬陷索普违反“业余”的规定,无权获取金牌。1913年国际奥委会接受美国奥委会指控,剥夺了索普的荣誉。1982年10月国际奥委会决定恢复索普名誉,发还其金牌。澄清了七十多年来的一宗冤案。

本届运动会首次用了电子计时器、广播系统。

运动会期间,首次举行了文学、艺术比赛。顾拜旦针对当时奥运会一些弄虚作现象,以笔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并获得文学艺术比赛中的金奖。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于大会期间成立。

第五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第七届奥运会概况

第七届奥运会于1920年4月20日至9月12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此前同时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法国的里昂。

参加比赛的有29个国家的2607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64人。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德国及其同盟者奥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拒绝参加。

该届运动会首次升起了国际奥委会会旗。会旗是根据顾拜旦1913年的构思设计的。运动会时,比利时奥委会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锦旗,后来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旗帜。

本届运动会第一次进行了运动员宣誓,宣誓人由主办国一名优秀选手担任,誓词如下:“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为了本队的荣誉,我们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比赛,尊重和遵守各项规则。”

第九届奥运会概况

第九届奥运会于1928年5月17日-8月12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荷兰申办十多年,终于如愿主办了本届奥运会。这次奥运会有几项创举,大型成绩显示板,开幕典礼放和平鸽,田径场跑道一圈400米,都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模式。

1925年顾拜旦引退时,最后强调了奥林匹克的“业余”精神,他认为,职业化是体育的敌人。主持这届奥迎会的是接替顾拜旦的新任、比利时人巴耶-拉图尔。

参加比赛的有来自46个国家的301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290人。中国派出了一名观察员出席。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建议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在奥运会年不要举行单项世界锦标赛。

女子田径赛首次列入了本届奥运会,但只有5项:100米、800米、400米接力、跳高、铁饼。

本届奥运会未举行射击赛。

美国代表队由美国奥委会麦克阿瑟担任领队,他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重要将领。

挪威王子欧雷得到帆船冠军,这是皇室人员第一次得到奥运冠军,他后来继任为挪威国王。

日本的织田干雄夺得男子跳远冠军,成为日本首位奥运冠军获得者。

第十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1048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27人。同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一样,这次也因费用问题而使参赛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减少。

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3人组成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在100米,200米预赛中即落选。

大会组织者修建了1个有15.5万个座位的体育场,另在离市中心20公里处盖了一座奥林匹克村,供运动员住宿。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举。鉴于这次经验,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主办国必须修建一座奥林匹克村。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议决,对今后各国参加每个单项的运动员人数作出了规定。

本届运动会共打破16项世界纪录,平两项世界纪录,改写33项奥运纪录。日本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中取得突出成绩,共夺得5项冠军,其中14岁的中学生北村以19分12秒4夺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该纪录手20年才被打破。

第十一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一届奥运会于1936年8月1至1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埃及的亚历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爱尔兰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罗马、芬兰的赫尔辛基以及德国的另外3个城市:科隆、纽伦堡和法兰克福。

1932年,国际奥委会宣布选定了柏林,但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1934年,国际奥委会会议仍坚持原议。1936年6月,一些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大会,反对在统治的德国举行第11届奥运会,号召各国运动员去巴塞罗那参加人民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坏,巴塞罗那大会未能举行。国际奥委会在事隔20年之后,在纪念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

发表的44号公报中,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错误。

参加这次比赛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

中国派出了一个由60余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考察团。

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有队伍入场时都行纳粹礼,唯有英国、美国两队行注目礼。

第十二、十三届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第十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四届奥运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这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第一次奥运会。伦敦曾被定为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但因当时(1944年)战争尚在进行而停办,所以本届被再次选为东道主。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59个国家和地区的4099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85人。 中国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德、日等国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按规定未准参加。是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经济尚未恢复,东道主没能增添多少新的体育设施。由于战争各国的体育运动受到影响,一些有才华的选手年岁已大,而年轻运动员又未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总的水平不高,仅破了四项世界纪录。

第十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十五届奥运会于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瑞士的洛桑、希腊的雅典和美国的四个城市: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费城及芝加哥。

原来承办1940年奥运会的日本由于发动侵华战争,国际奥委会遂议决将会址从东京改至赫尔辛基。所以早在1940年前,赫尔辛基就已着手准备奥运会了。但这一次终因战争仍在进行而未办。国际奥委会将本届会址重定在赫尔辛基,就是基于上述原因。

参加比赛的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518人。

中国曾应邀参加,但因当时国际奥委会某些***制造“两个中国”,行期受阻,故仅参加了男子仰泳一项预赛。

苏联也是建国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第十六届奥运会概况

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美国的六个城市: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费城和旧金山。本届奥运会实际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举行的。因澳大利亚的牲口入境条例限制,马术比赛改在斯德哥尔摩,提前于6月11日至16日进行。这在奥运

会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参加墨尔本奥运会的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3184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71人,参加斯德哥尔摩马术赛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3人。

第十七届奥运会概况

一九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布七月十一日于意大利罗马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希腊的雅典、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日本的东京、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美国的七个城市:底特律、洛杉矶、明

尼阿波利斯、纽约、费城、旧金山及芝加哥。

参加比赛的有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千三百四十八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六百一十人。这是自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以来参加比赛人数最多的一次。由于人数众多,

致使部分运动员不能参加开幕时的入场仪式,只得坐在看台上观看。

本届奥运会起初只对部分运动员如马拉松跑进行检查。后因一名自行车运动员暴死,经尸体解剖,证明系服所致。遂促使以后各届奥运会加强了这方面的检查工作。

第十九届奥运会概况

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于墨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此前提出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的底特律和法国的里昂。

参加比赛的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5531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781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为东、西德两个国家。1952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开始参加奥运会。1956年两德国共同协商,组成联队,参加了1956、1960和1964年三届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时联队解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自组队参加了大会。

1968年2月,国际奥委会开会通过了允许南非参加奥运会的决议,后因大多数国家反对,此决议又告无效。

墨西哥城海拔2400米,在这样高原地区举行比赛,运动员身体反应如何,吸引了不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并来此进行研究。高原气候有利于爆发性项目,例如这次刷新的男子四百米、跳远等世界纪录,迄今十余年仍未突破,这在奥运会史上是少见的。

第二十届奥运会概况

1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慕尼黑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底特律、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参加比赛的有一百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千一百四十七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一千零七十人。

本届奥运会广泛用了电子设备,田径、游泳等项目第一次以百分之一秒为单位计算成绩。大会还迅速地报道了比赛的结果。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对比赛作了增删。增加了女子项目,如篮球、划船等,减去了一些开展不广泛的项目,如双人自行车。

基拉宁在本届奥运会接替布伦戴奇任国际奥委会。

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概况

16年7月17日-8月1日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洛杉矶、苏联的莫斯科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在本届奥运会会期之前,因加拿大经济萧条,建筑工人长期罢工,为举办奥运会而兴建的体育设施工程进展缓慢。因此,15年体育界曾建议易地举行。但稍后一些问题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国际奥委会遂仍按原议在该市举行。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6189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1274人。 因抗议与南非有体育交往的新西兰参加奥运会,非洲20多个国家先后退出了比赛,使本届奥运会参加国家数比上两届大为减少。到会访的各类记者达7800多人,反而超过了运动员人数。

奥林匹克火焰第一次利用现代技术——激光从希腊点燃,然后通过卫星将火种传到加拿大渥太华,最后以接力跑传送到主会场。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概况

本届奥运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于苏联莫斯科举行。

此前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还有美国的洛杉矶。1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75次会议决定,将会址选在莫斯科。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81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千八百七十二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一千二百四十七人。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进行了抵制。这次奥运会是近二十年来奥运会参加国最少的一次。

1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送奥林匹克火种的作法,后来受到了非议,本届遂又恢复了火种的传递方式。

运动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基拉宁卸任,由西班牙的萨马兰奇接替。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概况

第23届奥运会于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7616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21个大项221个单项的比赛。参加的单位和运动员数和比赛单项数在奥运史上都是空前的。

运动会破11项(田径1项、游泳10项)、平1项射击)世界纪录,是自1948年奥运会后破纪录最少的一次。

中国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会16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金牌数居美、罗、联邦德国之后,列第4位。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概况

第24届奥运会于1988年9月17日-10月2日在韩国汉城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159个国家和地区的8465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23个大项237个单项的比赛。

获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依次为:苏联55枚,民主德国37枚,美国36枚。中国队获得了5枚金牌。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概况

第25届奥运会于1992年7月25日-8月9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共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9364名男女运会员,进行了25个大项257个单项的比赛。获金牌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独联体45枚,美国37枚,德国33枚。中国获得了16枚金牌,名列金牌数第4位。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概况

第26届奥运会于1996年7月19日-8月4日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市举行。

本届奥运会将进行37个大项271个单项比赛。本届奥运会增加了垒球(softball)项目。

据本届组委会提供的情况,参加本届比赛的有1个代表团,运动员10700人(其中女选手3779人);参加访的记者15000人,志愿者42500人,赞助商代表12916人,仲裁人员5000人,共设金牌604枚,银牌604枚,铜牌630枚,其中金牌最多的项目是田径,设有44枚金牌,游泳3枚。预计全部比赛将售出门票1100万张,参加开、闭幕式的人员达

7000人,在运动会期间主体育场火炬点燃后的火焰高度为39.6米。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概况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来自全球200个代表团的1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世纪最后一次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28个大项、300个小项的角逐。比赛项目之多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向人类的生理极限发起挑战,展示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共创造了34项世界纪录,77项奥运会纪录,3项奥运会最好成绩。

本届奥运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代表团以39金、25银、33铜的成绩,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仍显示出雄厚的整体实力,获32金、28银、28铜,继续处在第一集团。由于个别优势项目发挥不好,其它项目进步不快,从12年以来一直位居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的德国此次成绩下降明显,以14金、17银、26铜的成绩排名第五位。东道主澳大利亚以16金25银17铜排在第四位,进步显著。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悉尼奥运会上共夺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排在第三位。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运动员共有3人12次创8项世界纪录,6人11次创11项奥运会纪录,成绩比前四届奥运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下了参加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的最高纪录。中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是对祖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最后一次主持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称本届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东道主在场馆建设、竞赛组织、药物检测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圆满结果。本届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为标志,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为今后主办奥运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模式。

本届奥运会被认为是一届体现理解与融合的盛会:对峙了四十多年的朝鲜和韩国两国运动员,在一面绘有朝鲜半岛图案的旗子引导下走到了一起;处在敌对状态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团参赛;东帝汶运动员也终于在奥运大家庭中找到了归属,举着奥运五环旗来到悉尼。

第28届夏季奥运会概况

第28届夏季奥运会于2004年8月13日至29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地希腊曾申办过1996年和2000年的两届奥运会,但都未能成功。尤其是1996年的第26届奥运会,踌躇满志的雅典欲夺下主办权,以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庆祝现代奥运会创办100周年,并对申办获胜胸有成竹。但不料,美国的亚特兰大从半路杀出,将那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抢走。这一失败令希腊人耿耿于怀。2004年奥运会,雅典连续第三次提出申办。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日益普及,以及举办奥运会越来越大的商业利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举办奥运会表示出了兴趣。本届奥运会的申办也不例外,全球共有10个城市提出了正式申请,最终进入决选的5个城市除了雅典外,还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意大利首都罗马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9年9月5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06次全会投票决定,雅典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奥运会在时隔108年后,终于又回到了其故乡希腊。

希腊尽管得到了来之不易的举办权,但他们的筹备工作进展缓慢,以至于国际奥委会在2000年时曾一度考虑过变更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地。希腊主办方此后加快工作节奏,在赛会开始前夕,总算勉强完成了筹备工作,使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不过,由于游泳比赛场地已来不及建设顶棚,下午参赛的运动员只能经受烈日和酷暑的考验。幸好半决赛和决赛等最重要的比赛都是安排在水温和气温都相对稍低一些的晚间进行,便于运动员能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雅典奥运会不仅有些场馆的建筑受到称赞,更令人钦羡的是,雅典还有着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本届运动会田径项目中的男、女铅球比赛是在古奥林匹亚体育场进行的,颇能使人重温古代奥运会的神圣和辉煌。而曾举办过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帕那西奈科体育场经过重新布置,承办了本届赛会射箭和马拉松终点阶段的比赛;曾经作为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自行车赛场的卡莱斯卡基体育场经过翻建后,成为本届男、女足球比赛的场地;马拉松赛的路线则完全是传说故事中公元前490年希腊勇士菲里皮迪斯传递消息时所跑的原路线。

基本情况:

共有来自国际奥委会201个会员协会的1109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名,男运动员名)参加了这届奥运会总共28个大项37个分项301个小项的比赛。与悉尼奥运会相比,减少了拳击项目的1个小项、男子摔跤项目的2个小项和女子花剑团体项目,增加了女子摔跤4个小项和女子佩剑个人项目。参与报道本届赛会的新闻记者共有21500名,其中摄影/文字记者5500名,广播记者16000名。共招募到160000名志愿服务者。

由于近年来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雅典奥运会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组委会共动用了45000名保安工作人员。参与保卫工作的有来自警察、军队、海岸警卫队、消防队、私人保镖的人员和经过专门训练的志愿服务人员。尽管安全措施极为严密,但大会门票销售情况仍不理想。直到8月13日赛会正式开幕时,全部520万张门票还只卖出了不到一半。赛会开始后的头几天,许多赛事的看台上都有数千的空余席位。但这种情况很快就有了改善,尤其是晚间的田径比赛,能容纳7万人的看台场场爆满。其他赛事的赛场在大会最后一星期中也几乎是座无虚席。

奥运会中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或感动的一幕(600字)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6?1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6?1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6?1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的瞬间

百年奥运第一人,17日在水立方中诞生。美国“飞鱼”菲尔普斯在男子四乘一百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上,完美地完成了他的“八金之旅”,其中更在比赛中勇破七项世界纪录和一项奥运会纪录。同时,他还创下了从第一个项目游到最后一个项目的纪录。“唯一”的菲尔普斯,三十六年后刷新了奥运会个人最高纪录,同时也书写了北京奥运会上最动人的。现年二十三岁的他极可能三度出征,挑战伦敦奥运会,下一个目标也许是超越拉提尼娜保持的奥运十八面奖牌纪录。无论将来的奥运征程如何,“神童”已经在北京的“水立方”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路走来所经历训练艰辛此时看来都是值得的,在他举起第八金的那一刻,世界为之感动、欢呼。

中国女排当年八一到八六年冠军,为何八三年没大赛冠军却说是五连冠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五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冠的队伍,奠定了中国女排世界强队的地位。五连冠分别是: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锦赛,之所以叫五连冠,并非每年夺得一次冠军,而是指连续夺得女排世界大赛的冠军,因为女排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是三大重要赛事,中国队连续五次包揽了这三项比赛的冠军,所以称五连冠,1983年没有世界大赛。

历年奥运会闭幕旗手分别是谁

历年奥运会上的中国闭幕旗手:

1、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王立斌

王立彬身高2米01,曾被评为“亚洲最佳中锋”,被视为中国男篮“第一帅哥”,此前担任过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旗手。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王立彬都担任了中国代表团旗手。

2、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宋涛

1988年汉城奥运会,身高2米08的中国男篮运动员的宋涛出任中国代表团旗手。宋涛经历颇为坎坷,1988年时,正在美国疗伤的宋涛本来很难出战奥运会,但钱澄海坚持将宋涛带到韩国,代表团最终选定宋涛在开幕式、闭幕式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3、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宋力刚

宋力刚曾先后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并且担任了中国代表团开幕式、闭幕式旗手。谈及担任旗手的经历时,宋力刚表示,“很多运动员、官员和我合影,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位旗手的光荣和自豪。”

4、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刘玉栋

刘玉栋身高1米98,有“战神”之称,是中国篮球的和骄傲,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5、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刘玉栋

刘玉栋成了第一个“蝉联”中国代表团奥运会旗手的人,两次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担任旗手,刘玉栋视之为难得成就和至高荣誉,他说“每次想到这件事,我多是心里偷着乐。”

6、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刘翔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赢得了男子110米栏金牌,打破了奥运会纪录,成为第一名赢得田径男子项目金牌的中国运动员,也成为第一位获奥运会田径男子短跑项目冠军的亚洲人,为中国田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翔得以出任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张宁

2008年北京奥运会,33岁的张宁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冠军的羽毛球运动员,也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女旗手。

8、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徐莉佳

在伦敦奥运会,徐莉佳赢得帆船女子激光镭迪尔级金牌,这是中国队首次赢得镭迪尔级金牌,也是继殷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帆板RS-X级冠军后,中国获得的第二枚帆船帆板金牌。为中国赢得帆船项目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徐莉佳也成为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9、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闭幕旗手:丁宁

在里约奥运会上,丁宁成为史上首位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乒乓球运动员,而在丁宁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之后,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已经连续三届由女运动员担任。

央广网_历届奥运会闭幕式中国旗手:女选手三次任旗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