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星风采

藏獒希望征战全国联赛-藏獒之战

小藏獒牛王和擎天柱谁厉害

藏獒希望征战全国联赛-藏獒之战

擎天柱厉害,它一生征战无数,前后服役9年,据不完全统计:总获得冠军30多次,每次出战几乎都是一招制敌、战无不胜。曾经当场碰死四头牛王,被对手扣伤双眼,依然顽强抗战,豪情夺冠,是牛迷心中不败的神话。2016年退役后也经常在斗牛界活动,即使走走过场,也能吸引来无数牛迷捧场,并要求合影留念。2019年7月3号一代牛王在贵州榕江乐里七十二寨斗牛场因年老体力不支加上重感冒与世长辞。

为什么藏獒成了神?

本人没有贬低藏獒的意思 只是通过一些事实让人们正确的认识

参考下面的文章

随着青岛作家杨志军的著作《藏獒》问世后热销,以及马俊仁的藏獒养殖场在全国闻名,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目光开始投向这种蓬毛的大型猛犬,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猛犬爱好者与狗贩子对它们的凶猛、忠诚和能力的夸张甚至神化,在网上,人们用一个颇具讽刺性的词称呼这种行为:藏獒神教。

藏獒神教理论一:二獒敌一虎,一獒战三狼。

可能是很多人对凶猛一些的犬少见多怪吧,也可能是很多人都不能近距离接近体型如此硕大,吠声如此响亮的食肉动物,因而感到藏獒十分可怕,和从《动物世界》里看到的狮子、狼没什么差距。

但认为一獒可以敌二虎的人(这种说法还来自于马俊仁),根本就没有资格谈老虎,他们不清楚老虎是什么概念。

首先藏獒根本见不到老虎,它的祖籍青藏高原上有老虎吗?有狼有雪豹,但是没有老虎。况且它们虽然体型普遍都小于藏獒,但都有尖牙,狼群还有出色的配合能力,雪豹还有惊人的敏捷和利爪,都不是好惹的。

其次,这么说的人最好去一下动物园或者博物馆,看看老虎的嘴多大,犬牙多长,肌肉多发达,又有着锋利的爪子和巨掌。藏獒有犀利的牙齿,有凶猛的性格,这没错,但这些特征,其它猛兽如狮,如熊,如豺狼虎豹,甚至相貌比较不起眼的鬣狗,哪一个没有呢?猛兽是职业的杀手,家犬不能相比——雪豹有咬杀两只藏獒的记录,而《人民日报》上曾经登载过这么一条消息,一只金钱豹与八只牧犬搏斗,结果狗是三只阵亡五只挂彩,藏獒无论怎么凶猛强悍,也是狗的一种吧?

第三,对于藏獒的战斗力,可以说是严重地神化了。很多人都认为藏獒的工作就是和当地的狼和雪豹搏斗,其实呢,搏斗可能有,但更多应该的时候,它们都是在担任羊群或牦牛群的警戒,毕竟高原荒凉苦寒,猛兽数量极少。连找都不一定找得到,谈何咬死?

藏獒神教理论二:藏獒,世界上唯一不怕野兽的狗。

对于外行人,这听起来很诱人,而且很具浪漫色彩,但依然不可信。

藏獒根本不是什么“唯一不怕猛兽的狗”,世界上很多猎犬及牧羊犬都敢于和猛兽搏斗,要不然我们培养这些犬种干什么呢?例如杜高犬,本来就是协助人们猎杀野猪和美洲狮的;南非的罗德西亚脊背犬就是人们用来帮助猎狮子的;而在俄罗斯,人们捕猎最大最威风的猫科动物——东北虎,也需要猛犬相助。那么这些猛犬怕不怕野兽呢?

而且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交给这个朋友的任务很多:警犬,导盲犬,救护犬等等,其中很多都不需要狗的凶猛。如果衡量狗的价值的标准,只是单纯的在于打斗能力和凶猛程度,只有杀死什么动物,才能证明这是一条好狗,那就太可悲了——难道这种观点不是人类潜在嗜杀野性的表现吗?

藏獒神教理论三:藏獒的祖先是喜玛拉雅古鬣犬,因而被称为“活化石”。

我不说什么了。“喜玛拉雅古鬣犬”是一个杜撰出来的词,它的原型可能是更新世生活在中国的“巨鬣狗”,鬣狗科的绝灭的巨型成员,鬣狗就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面提到的“海乙那”。

但藏獒和其他属犬科,是由狼驯化而来,而且它也不是那么“独一无二”,高加索獒,蒙古牧羊犬,长相和藏獒都很相似。

藏獒神教理论四:藏獒虽然也进食非肉类食物,但它却保留了食肉动物特有的“切割臼齿”,这才是它真正珍贵之处。

所谓的“切割臼齿”就是“裂齿”,是食肉目哺乳动物共有的特征:上颌上的最后两枚前臼齿和下颌上的最前两枚臼齿,尖尖的像边缘有裂口的小刀子,可以非常顺利地把肉切开。

小到黄鼠狼,大到狮子老虎和熊,都有这四枚裂齿,狗当然也有,而且是所有的狗都有。

藏獒神教理论五:公元1240年成吉思汗横扫欧洲,把跟着他南征北战的三万多只藏獒留在了欧洲,这些藏獒,杂交繁育出了现存于欧亚大陆的所有的大型凶猛犬种。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理论,就是“荒谬”,很多大型犬都具有藏獒的血统,这是得到国际认证的,但是“所有”?难道在1240年之前欧洲、亚洲都没有大型犬?例如圣伯纳狗就在公元1000年左右培育出来,而斗牛犬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在罗马培育出来了。

还有成吉思汗征战的时候带了30000只藏獒,先不必说成吉思汗死在1227年(!); 更不必说这些狗是不能上战场的——稍微有点判断力的人都知道。单说在当时的藏区,有这么多藏獒吗?如果有,从哪里收集?怎么驱赶?又要消耗多少饲料?

总的来说,这真是一个跟建造金字塔一样艰巨,甚至更加艰巨的任务。

藏獒神教理论六:狼是恶兽,以食为天,藏獒是善兽,以道义为天。

如果说上一条是“荒谬”的话,那么这一条就可以说是“滑稽”了。

首先,动物根本就没有道德善恶可言,自然生物没有意识,它们的产生,根本就是一个偶然的化学反应,非生物变成了生物,进化也只是对环境的适应而已。石头有善恶吗?没有。动物有善恶吗?也没有。只有人才存在道德善恶。

其次,难道猛兽的存在,不是很有意义的吗?黄石公园没有了狼,结果是什么?鹿群繁殖过剩,吃光了可以吃的植物,最后不得不从加拿大重新引进狼。如果真如“教徒”们所说,那么保护食肉猛兽,如华南虎等,岂不是成了完全不必要的吗?

再次,那些猛兽,在我们的文化里不是占领着很重要的地位吗?“虎贲之将”、“老罴当道”“豹子头林冲”之类的词汇不就是正在说明,我们的文化中对这些猛兽是多么敬重,对它们的威仪和力量又是多么的赞赏,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它们是罪恶的象征,还会这么做吗?

为什么我们会对藏獒“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并给予它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辞呢?

1、藏獒是“中华神犬”,换句话说,是中国特有的狗种,相信作为中国人,“中国情结”大家都是有的。希望中国第一,中国的东西比哪里的都好,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尊重事实第一,没有必要以扭曲事实为代价来维护中国人的面子吧?

2、中国人的动物知识,可能是比较贫乏吧,很多人都比较容易并且宁愿相信这些神乎其神的东西,编出了威力最大的野生藏獒,藏獒和藏狗不一样,而且藏獒需要纯种的才能表现出威力,等等。

3、藏獒是家养动物,与狼、虎不同,是可以近距离的看到听到的,也是可以占有的,因此我们就更喜欢它。这就体现了中国人的一个劣根性——只有抓到手的才是好的,将自由的动物能抓就抓(比如羊),不能抓的就杀(比如狼、虎),缺乏一种自然主义,热爱自由,热爱荒野的精神。

最后,老马,老杨等人,认真一点点,清醒一点点,现实一点点吧,我们不仅仅要爱狗,还要爱动物,爱科学,爱自然。

励志创业故事

励志创业故事

  闯省城先修自行车

 刘玉栋的家,和其它农村家庭一样:贫穷、兄弟姐妹多。与许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性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来济南“打天下”。

 那时他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异常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当时,他的想法很淳朴:“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能混口饭吃。

 2年多的学徒,挣了2万元,“当时白天除了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大。”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有2万元,那个时候很少见。

 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当时,他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花300元/月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喜欢吸烟和喝酒,细心的刘玉栋,专门从别处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高,头脑灵活的他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

 做代理何尝容易,谁也不会把大批量的货放给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而且,当时许多酒厂都有专门的代理,酒厂对一车两车的货也不在乎,再说他没有多少资金,实力不行。

 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兰陵白酒的酒厂。厂长毫无商量地把他拒绝了。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

 说到做到,他一连在这个酒厂呆了一个星期,晚上则在厂长家门口露宿。厂长被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感动了,虽然这样,但还是没答应把酒卖给他,而是为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先收酒瓶,然后用酒瓶来换酒。

 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牌子”。精明加上努力,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年10月,刘玉栋联手泸州老窖,开发了泸州老窖“古酿”、“窖藏”两个系列共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在全国各主要省市设立分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依托山东、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

 至今已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著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酒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标志价值。”2003年,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1.5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亿元。

 “只有专业化才能取胜,”刘玉栋有着自己一套特殊的经营思路。虽然目前,刘玉栋经营的这个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酒类网络,但他们仍在强化、延展自己的网络,“现在我们的网络已覆盖了山东70%的县级城市,不过还在建设更深层次的营销网络,对于流通行业,网络是最有价值的。

 目前,刘玉栋正在自己专业化的路上奔跑。“我们在酒类代理上要向国美看齐,有自己完善的网络,专业化,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创业寄语

  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

 也许因为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刘玉栋感到很遗憾,在与的`对话中,他时常提到这个词:“学习”。在他的生活中,学习是一个永远贯穿的关键词。

 现在,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了学习的时间和条件。“我现在正在读MBA,希望多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人最大的财富不是结果,而是走过的路,而是学习积累的经验。

 除了学习一些理论,“还要向你的客户、家人、员工学习,他们往往能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对于10年代的年轻创业者,应多学习五六十出生的企业家身上的一些精华,弥补自己时代的不足,避免走一些弯路,”刘玉栋说。

 作为农村出来的人,刘玉栋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农村人的经历有特殊的理解。他提醒:对于很多农村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要敬业,这样才可能成功;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放弃打工,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关键。

  创业心得

 企业经营的加减乘除加,就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就是减去传统管理模式;乘,就是要走资本之路,成倍扩张;除,就是除掉家族观念。

 不能以数字衡量企业发展。我们不能仅仅以数字来衡量企业发展,除了数字还有别的。我们公司的三年目标就是让中层干部买上别墅,开上自己的私家车,让停车场比办公区还大。因为,从长远看,这不仅是为员工负责,更是为他们的家庭和我的企业负责。

 最大的财富是系统。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种无纸化管理、一种制度化管理。用系统去管理,不仅有序、快速、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成本。

 敬业不要忘本。由于出身农村,刘玉栋总是强调“敬业不忘本”。他专门为一所残疾学校捐助了几万元。到目前为止,他已捐助了50多万元。他最大的心愿,建设山东最好的孤儿院和养老院。

  创业故事:千元起赚千万

  因贫辍学闯荡江湖“刀客”出鞘惊艳商界

 1992年,14岁的陈建生和许多贫困孩子一样,因为家庭贫困而含泪辍学,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19年,他用积攒下来的1100元开办一个雨具、氧气出租店。 到了1998年4月,一家香格里拉卡卓有限责任公司横空出世,和一般小打小闹、满足于制售些小工艺品和旅游产品的企业不同,公司一开始就以“弘扬藏家民族文化,展示藏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为发展宗旨。“无论你卖什么工艺品,其实卖的都是文化,只有让更多人认同你的文化,你的产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陈建生回首往事时总结道,要做民族特色产品,必须文化先行。

 至于公司为什么要叫“卡卓”这个名字,为什么要做“刀剑”生意,其实都没有太多悬念和谜题。首先,“卡卓”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吉祥、长命百岁”,相信这必定是个都会喜欢并认同的词语;其次,陈建生的藏名就叫“卡卓·七林汪堆”,而其家族世代以打铁为生,已有一百多年的打刀历史。

 卡卓家族的先辈用心血研制出一套锻造刀剑的錾钢药水,炼制出了削铁如泥的刀剑作为传家信物,并写下一本刀谱,定下规矩每代只传一人,后代子孙要把自己的打刀心得记入刀谱世代相传,卡卓家族打刀的工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这段历史的确有些,把陈建生说成是出生于名刀世家的“刀客”也不为过。只不过,古代“刀客”一般喜欢用刀锄强扶弱、打抱不平;而陈建生这位“现代刀客”则是用祖传的手艺和聪慧的头脑征战商场,振兴民族精粹。公司逐渐发展,目前已成为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集卡卓刀具,民族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藏獒保护、养殖为一体的知名企业。

 妄语惹火血性汉子“东方神犬”享誉世界 说起藏獒,陈建生有一肚子话想说,这一切都源于他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文章。 “是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大意就是说血统最正宗的藏獒在地球上已经绝种了,我一看就火了!”说起这件事,陈建生的语气依然有些愤愤不平。他说,藏獒在藏民心中的地位特殊。不仅仅是因为它气宇不凡的外形和誓死护主的忠诚,更重要是,藏民千百年来养殖的羊群、牛群,藏獒都是其最可靠、最安全的守护者。而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藏獒便是产自我国藏区。

 就这样,陈建生开始致力于对香格里拉纯种藏獒的品种保护与繁育,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藏獒、爱护藏獒,他于2001年建立了卡卓藏獒养殖基地,同时成立香格里拉纯种藏獒民间自发保护协会,每年都在藏獒品种保护和选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基地现已拥有“西绕康巴”、“百狮王”等精品种獒70余只,年繁殖幼獒200多只。2007年,他还发起成立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纯种藏獒保护协会,有力推动了纯种藏獒保护事业的发展。

 和某些喜欢夸夸其谈的“成功人士”不同。在介绍自己产业的时候,陈建生对自己公司业绩几乎只字未提。但被问及的时候,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刀和藏獒每年的总(销售)业绩都还不错,网络交易额已经接近1000万元,其他交易形式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

  将心比心助贫困生头衔很多“慈善”为大

 陈建生的头衔很多,比如香格里拉县卡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迪庆藏族自治州纯种藏獒保护协会会长、藏区民族手工艺及刀文化开发交流中心主任,还有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拔尖乡土人才、全国农村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头衔就是卡卓爱心基金会会长。“因为自己有过因贫困辍学的经历,所以我要尽力去帮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说到这个问题,陈建生并没有大空地唱高调,“这只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关怀。”

 据介绍,陈建生于2002年成立了卡卓爱心基金会,发起“爱心成就未来”的特别助学行动,先后筹集爱心基金数百万元,开展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活动。在基金会建立初期,主要资助香格里拉县的贫困学生,随着基金会的不断壮大,资助范围已扩大到滇、川、藏、青等地的藏区贫困学生和贫困牧民,并投资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