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星风采

中国vs美国张卫平-中国pk美国视频

人见人爱张指导(张卫平),你可以调侃他,但是绝不可以不尊重他

中国vs美国张卫平-中国pk美国视频

"姚明在篮下要位,我们看,还是不传,再倒过来,还是不传,火箭的后卫们太缺少传球意识了", "好球!(Duang 打铁声)哎呀,没进。这球稍微大了点,虽然没进,但是这种球就很合理,火箭应该继续坚持这么打下去" ,"哎?给姚明!给姚明!给啊!对了,哎,这球给的不错!", "唉,又一个失误。这球就传得不合理,球速太快,传的又太高了,姚明怎么能接得住,应该把球直接传姚明手里" ……看到上面的话,你的脑海中是否又想起了张指导的声音。张指导在解说比赛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快乐,带有北京语气的口音再加上解说的专业性,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深受球迷的喜爱。

因为在央视担任NBA的资深篮球解说嘉宾,凡是被他解说的比赛,颇受球迷的欢迎。因为在解说休斯顿火箭队时,经常批评火箭队战术不合理。姚明在内线要位后,后卫没有及时把球传给他,张指导就会大喊:"传姚明,传姚明",感觉他比场上的球员都积极。当火箭队没有把球打进时,他就会说:"这球打的很不合理,不符合篮球理论,瞎打"。因为解说时时常把合理与不合理挂在嘴边,而被球迷朋友们称做"张合理",甚至有的球迷朋友直接调侃他为"合理帝"。

张指导由于经常解说湖人的比赛,也就与科比结下了不解之缘。球迷们根据张指导对于湖人队解说时的解说词,总结起来主要包括6个方面:

1.当科比进球时,他会说:"看科比多厉害,怎么打怎么有!这个球真的很棒,这是个人能力,这就是超级球星"。

2.当科比没有把球投进去时,他会说:"科比投篮!太棒了,天啊!尽管没有进球,但这也体现科比的技术了,科比这个球很合理!"

3.当队友进球时,他会说:"这就是科比的助攻,突破分球,好传!也就科比能传出这样的好球"。

4.当队友不进球时,他会说:"这完全在胡打,为什么不把球给科比"。

5.当队友失误时,他会说:"这些个队友是真的没状态啊,看人家科比状态多好"。

6.当科比失误时,他会说:"我们看一下中奖观众啊,刚刚这个球怎么说呢,完全不怪他"。

由于张指导在比赛中的解说常常向湖人,向科比偏袒,因此经常被球迷们调侃为"卫平·布莱恩特"。在2010年,湖人通过抢七大战从凯尔特人手中夺得总冠军时,"夺冠喽!夺冠喽!"张指导在解说中大声喊道,由此被认定为湖人死忠粉,并被调侃为"天朝头号科密"。

2010年8月29日,中国男篮在土耳其世锦赛的第二场对阵科特迪瓦的比赛中,孙悦在比赛中完成一次抢断,张指导大喊:"断了,好的,孙悦,玩儿他",可以孙悦没有把球上进,张指导遗憾的说:"唉……"。与张指导一起解说这场比赛的另一位解说员于嘉说道:"张老师的这一声玩他,必将成为本届世锦赛的惊世之作"。

张指导多年来凭借独特的解说风格,迅速火出天际,很难想象一名解说员能够因为解说词而火,足以说明球迷对他解说比赛的喜爱程度。可是你想象不到,一向以乐观快乐的形象展示在球迷面前的他,在之前经历过什么。

1950年,张卫平出生于北京,因为 体育 天赋突出,因此在10岁时,被选进素有"健将摇篮"之称的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14岁时个子窜高,弹跳好,力量足,动作协调敏捷,被当时的老师们公认为打篮球的"好苗子"。1965年,刚满15岁的他就被选入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当时在队伍中,张卫平并不算出色,他只能通过加练的方式,不断使自己从队伍中脱颖而出。20岁时,被选进北京男篮,司职二中锋(大前锋),由于当时的中国经济条件并没有那么好,物资相对匮乏,张卫平1米93的个子在普通人之中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在篮球队里,他的身高并不算高,而且力量跟人家相比也有差距。在比赛中,他常常需要单防比自己个子高,比自己体重重的球员,所以他不得不进行苦练,个子不能再长了,那就只能长力量。

因此他常常跑到举重队,看人家怎么练的,然后自己加入一起练力量。他对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训练完后,必须再练半个小时力量。当别的球员做完常规训练回去休息时,他就咬咬牙,每天练半个小时。据说他每次都要做160公斤的深蹲训练,每次做5-10个,一次做8-10组,一直到后来,他的力量能够加到250公斤,把旁边的举重运动员都看呆了。中国男篮名宿钱澄海指导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中国这一批又一批球员里,训练刻苦的往往天赋有限,天赋超群的往往训练又不刻苦,但如果能做到二者兼备,一定前途无量,我这么多弟子中,也就张卫平达到了这个标准"。这无疑是对张指导的最大肯定。张指导打球的时候还很拼命,他在比赛中被人打破了13次眉骨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卫平在两届男篮亚锦赛和一届亚运会中,帮助中国男篮取得"三连冠",被誉为"亚洲最佳前锋",并被称作"篮下魔术师"。在1978年马尼拉世锦赛中,以场均25.3分,位居本届世锦赛第二位,总分排名第一,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得分王"称号,并被誉为篮坛"神射手"。张卫平的篮球生涯可谓成就满满,这是通过刻苦训练得出的结果。运用他的语气,修改他的解说词,概括一下他的篮球生涯:"因为我打球合理啊,不像有些球员拿到球就邦邦乱突,一失误就让人追着打"。

之后,张卫平退出篮坛。1988年,张卫平为了自己的爱人,孤身前往美国,此时的他对于英语一窍不通。因为无法与当地人进行有效沟通,张卫平迟迟找不到工作,后经亲戚引荐,他找到了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在芝加哥大学做训练师。

所谓的训练师,不过就是给球员提冰桶,裹脚,打绷带,穿鞋等,谁能想到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篮球运动员,竟然在美国给年轻球员干这活。张指导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由于在国内跟按摩师学过一些按摩的技术,将这些运用在美国球员身上,效果竟出奇的好,许多美国球员都对他的技术赞赏不已。

之后,张指导在表妹那里,了解到青岛啤酒的招工信息,想找一个中国人在洛杉矶做业务代表。在此之前,张卫平报班学习了英语,扎扎实实的学习了一门语言,毕竟此时的他已经接近40岁了,学习能力大不如前,可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这也为他以后采访NBA球员打下了基础。张指导去应聘后,凭借在美国打拼的这几年的经验,顺利留了下来。从此再洛杉矶的各个餐厅里都有张指导的身影,扎扎实实,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受到公司高层的赞扬。

也许是放不下对中国篮球的热爱,20世纪90年代初,他选择回到中国继续对中国篮球做贡献。只不过这次的他换了一个身份,成为中国男篮、女篮的顾问,并走上了解说岗位。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次安排、组织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在解说岗位上也不断发光发彩,以独特的解说风格赢得了球迷们的欢迎。但是同时也因为他解说的时候偏向性过于明显,主观性太强而被一部分球迷抵制,在当时引起的争议也是不小。

2010年,张指导与腾讯签约。成为腾讯常驻NBA的采访员。我们都知道,NBA球员往往会受到场外因素的影响,从而不愿接受早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谈好的采访,尤其是输球以后。而张指导为了能够完成对NBA球员的采访,给国内球迷一个交代,有时候会在更衣室外边等4个小时。正是因为张指导坚持不懈的采访,才使得我们对于NBA喜欢的球员更加了解。

如今已经72岁高龄的张指导,仍旧奔跑在篮球的最前线,向我们介绍着篮球这项运动的魅力。本已该享天伦之乐的他,仍旧为热爱的篮球事业而奔波。尽管他出现在我们公众面前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每次出现在镜头前的他,永远西装革履,永远保持微笑,态度永远和蔼可亲。他对中国篮球做出的贡献不应该被我辈遗忘!你可以调侃他,但是你绝对没有资格不尊重他!

卫平布莱恩特是谁

卫平布莱恩特是张卫平。

由于卫平老师时常为球迷们解说湖人队的比赛。以下是湖人队比赛的经典解说语录:科比进球———看看科比这叫一厉害,怎么打怎么有;科比没进———虽然没进,但就得这么打。队友进球———这就是科比的助攻;队友不进———这胡打啊这。队友失误———这些个队友是真没状态啊!科比失误———我们看一下中奖观众。

以此被网友们认定为科比的超级粉丝,调侃外号“卫平.布莱恩特”。

扩展资料

1、简介

张卫平,前中国国家篮球队运动员,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亦为中国著名篮球解说员,因其解说风格而被球迷戏称为“张合理”。

张卫平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的冠军,摘得“三连冠”,并加冕“亚洲最佳前锋”。退役后的他也成为国字号球队比赛解说员的不二人选。

2、成就荣誉

1974年第7届亚运会第3名(伊朗,德黑兰);

1975年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泰国,曼谷);

1977年第九届亚洲锦标赛冠军(马来西亚,吉隆坡);

1978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泰国,曼谷);

1978年第八届世界锦标赛第11名(菲律宾,马尼拉);

197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9年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日本,名古屋)。

参考资料:

百科-张卫平

张卫平解说经典语录

1.这球finish得很精彩

2.费舍尔还真敢投,还真不进,嘿嘿

3.火箭队这场球篮板球不好,不过火箭队不care这个

4.哎呦,这球要玩,这个这个,打得还真耐心,你看他还真合理,就是不着急

5.这就是我们所说的transational offence,就是什么哪,就是攻防转换的球

6.我们看湖人队的spacing很好,各个球员之间拉得很开

7.这你别说,还真厉害,我就是投,还进了,嘿嘿

8.有了,有了

9.呦,这下犯规可不(大姚),没事儿,没事儿,姚明没几次,这没事儿,哦,四次了。

10.看,打得真耐心啊,这比赛有意思了啊。

11.快给姚明,给啊 诶..给的好...

12.给丫~给···还是不给

13.哎,给姚明!给姚明!给啊!对了,哎,这球给晚了,早传呀!对方又打了一个反击,所以说呀。

14.要坚持内线,姚明要进去,你看,又跑外头来了。

15.这不是姚明的特长

16.要丢要丢

17.要坏要坏

18.今儿个真紧啊

19.邦邦邦乱突

20.追着屁股打

21. 霍霍,还真敢投,哎呦,要坏,还进了。

22.这球几乎被断了

23.我们常说的aggressive,就是打的要有侵略性

24.highlow,就是我们说的高低位

25.孙悦跳的是真高!

26.这球要不是孙悦就扣篮啦!

27.就是孙悦的三个大帽.让德国队必进的三个球没了

28.易建联还是只会抢几个篮板

29.易建联,你看,跟过木桩子似的

30.易建联这时候就不应该在外面接球,(易建联张手一个远距离命中)

31.你看,上来就是一个失误

张卫平爆料 中国男篮首次见NBA球星时发生了啥

美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国际篮坛的绝对霸主,全世界篮球爱好者的麦加圣地。

对篮球运动员来说,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消息不是那么闭塞,就一定都知道,美国代表着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NBA是全球竞技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

每一个有实力的篮球运动员,只要对篮球这项运动充满热忱,都希望能到美国的高水平赛场上一试身手。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从建国后一直到1978年,中国篮球人始终没有机会亲身感受美国篮球文化。

事情从1971年开始迎来转机。那一年,主席亲自批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访华邀请,一场轰轰烈烈的“乒乓外交”拉开帷幕,中美关系正式破冰。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中美关系逐渐步入正轨。到了1978年,篮球也正式成为“体育外交”的重头戏,中美两国着手在篮球领域展开交流。

这年11月,在中美两国政府的联合推动下,中国男篮国家队第一次应邀造访美国,女篮国家队也加入访美代表团,男女篮先后跟多支美国球队交手,打响一系列“中美篮球友好邀请赛”。作为当时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张卫平随队出征,一生中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

如今提及中美两国之间的“篮球外交”,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1979年8月华盛顿子弹队的那次访华之旅。然而事实上,子弹队的访华是美国方面礼尚往来的回访,打破坚冰的却是中国男女篮1978年11月的这次访美之旅。正是因为这次中国男女篮的访美比赛取得成功,才为后续两国之间的“篮球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女篮直飞美国,男篮则在造访美国之前先顺道拜访了阿根廷,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呆了一段时间。他们跟当地的几支职业球队先后交手,胜多负少。最后一场比赛打完,两边球员们坐在一起聚餐,一个从美国来的黑人球员听说中国男篮要去美国,扭头就问坐在旁边的张卫平:“你们知道要跟谁打比赛吗?”

张卫平回答:“好几个大学球队吧,第一个好像叫什么UCLA。”对方一听,下巴都快掉到桌子上了:“这UCLA可厉害了,你们跟他们打,肯定不能像打我们这么轻松。”

当时受各种条件所限,包括张卫平在内的中国篮球人的确对美国篮球所知甚少,也没有渠道查询相关信息。当时他有所不知,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篮球队是美国大学生联赛(NCAA)里赫赫有名的传统豪门,绰号“棕熊队”,此前刚刚由传奇教练约翰-伍登带队完成“12年夺10冠”的丰功伟业,其中包括一轮空前绝后的“七连冠”,出产过“天勾”贾巴尔、超级中锋比尔-沃顿等传球球星,在美国大学篮坛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事实上,为了充分体现诚意,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这次“中美篮球文化交流”高度重视,为中国男女篮安排的对手全是篮坛精英。男篮方面,除了第一站的对手是UCLA,随后四站对手分别安排了旧金山大学(NBA“指环王”比尔-拉塞尔的母校)、维克森林大学(后来邓肯、保罗等人的母校)、乔治城大学(后来尤因、莫宁、穆托姆博、艾弗森等人的母校)和罗杰斯大学(大纽约地区名校)。女篮方面,除了UCLA、北卡罗莱纳州大和马里兰大学等几所大学强队,还安排美国女篮国家队跟他们打最后一场比赛。

当时,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交,一切对外联络工作都需要通过中国驻美联络处来完成。中国男女篮代表团由中国篮球界元老牟作云担任团长。男篮由钱澄海指导带队,主要队员包括张卫平、穆铁柱、黄频捷、匡鲁彬、王德礼、何钜华、王宗兴、邢伟宁、张明书、柳继增、陈凯、嵇照光等人。女篮由周懿娴教练带队,队员包括宋晓波、张明香、孙瑞云等。

飞机抵达第一站洛杉矶是在晚上。缓缓下降的过程中,张卫平跟其他人一样好奇,扒在舷窗口往下面看。夜色苍茫中,只见大地之上到处灯火辉煌,星星点点连在一起,好像一大片灯海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赞叹之余,张卫平忍不住心想,大晚上开这么多灯,该多费电。

离地面又近了一点儿,张卫平发现机场旁边有个停车场,停着密密麻麻一大片汽车。再定睛一看,旁边居然支起一个超大屏幕,正露天放着好莱坞**。光影流转,在漆黑的夜色中格外耀眼。当时国内连14寸的黑白电视都是稀罕玩意儿,突然见到这种堪比巨幕的露天**场,男篮小伙子们真是眼界大开,纷纷赞叹不已。

下了飞机,取了行李,男篮队员上了美国方面安排的大巴车,一路穿行在灯火通明的洛杉矶公路上,一直走了50公里才从机场赶到下榻酒店。第二天,队员们需要到特定的银行兑换旅行支票,美方司机又是连开50公里,才找到该银行驻洛杉矶的一家支行。张卫平暗暗心想:“这洛杉矶也忒大了吧?”

当时他初来乍到,方向感全无,又加上夜里光线不足,才产生了不少误会。其实从机场到酒店和从酒店到银行是不同的两个方向,但不管怎样,洛杉矶的繁华似锦、地广人稀,确实给张卫平留下深刻印象。

比起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张卫平印象更深的是当地人的文化素质。抵达洛杉矶的那天夜里,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男篮队员们亲眼目睹了这么一个现象。道路前方虽说是红灯,但路面上半个人影车影也没有,以当时在国内的习惯,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开。但美国司机一看是红灯,马上乖乖停下,一直等到转为绿灯,才一踩油门继续前进,男篮小伙子们普遍都不太理解。当时国门未开,秩序、规则等观念对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事儿,男篮小伙儿们当时突然见到美国司机这种“自觉性”,难免觉得耳目一新。搁在如今,恐怕也就不值一提了。

为了照顾中国男女篮的饮食起居、交通出行、协调联络等事宜,美国方面特地组织了一个将近十人规模的接待小组,个个都会说流利的中国话。领头的是个刚退伍的老兵,说是老兵,其实年纪也不大,大概在三十四五岁左右。当天晚上,老兵代表美国政府为中国男女篮接风洗尘,酒足饭饱之后,双方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美国篮球。

老兵主动发问:“你们了解美国篮球吗?”中国男女篮的队员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一时间这句提问有如石沉大海,场面颇有点尴尬。张卫平心想,咱不能露怯啊,想起十四五岁刚进队时听教练讲过一个美国球星,明明是篮球运动员,百米跑、跳高等项目的水平比我们的全国纪录都好。张卫平依稀还记得他的名字,马上脱口而出:“别的不知道,就知道有个球星叫张伯伦,厉害!”

老兵一听乐了,说:“这张伯伦现在就住在洛杉矶,你们想不想见?”队员们当然求之不得,于是老兵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了,你们等着吧。”

第二天下午,中国男篮在UCLA训练馆做热身练习。练到一半,突然听到球馆门口有动静儿,张卫平转身一看,只见一个2米10多的黑大个儿昂首阔步从外面进来,三步两步就走到他们身边,这人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张大帅”。

张卫平一打量,这张伯伦奇人自有异相,下身穿一条淡粉色长裤,脚蹬白色帆布球鞋,上身穿一件粉红色紧身背心,留着一嘴大络腮胡,头上戴着一副大墨镜,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张卫平心想:“可算知道这NBA球星是怎么个意思了。”

张伯伦虽然派头十足,跟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在一起却格外客气,基本上有问必答,恭恭敬敬。张卫平问他:“您现在还打篮球吗?”张伯伦微微一笑:“不怎么打了,我现在主要打排球。”后来老兵给介绍,原来张伯伦当时已经退役,自己在附近的一处山顶上修了个古堡,堡内的一切设施都按他的身高来量身打造,什么都是特大号。因为喜欢排球,张伯伦自己掏钱买了个排球队,自任老板、总经理、领队、主教练、主力球员,玩得不亦乐乎。

聊了一会儿,张伯伦有事先走,张卫平知道机会难得,赶紧把大伙凑在一起,跟张伯伦一起拍了张合影。当时女篮队员正在旁边训练,瞧见男篮跟张伯伦合了影,马上嚷嚷着也想一起照个相。于是,张卫平托老兵去问张伯伦,能不能先别走,跟女篮队员们也拍个合影。老兵上去问了两句,过来回话:“张伯伦说了,他就喜欢跟姑娘们照相,马上就来!”

于是乎,“张大帅”欲走还留,主动跟女篮队员们也拍了一张合影。姑娘们在前面排成一排,张伯伦伸开两条大长胳膊,把所有人往怀里一搂,笑得连嘴都合不拢。拍完照,还挨个跟姑娘们握手道谢,人人都感叹:“没想到这NBA巨星还这么平易近人”。当时他们不懂,后来才听说,这张伯伦平生最喜欢自吹自擂的就是“睡过两万个女人”,向来就喜欢在脂粉堆里打滚儿……

比赛日当天,张伯伦又是“不请自来”,主动到UCLA球馆里看中国女篮的比赛。过来之后,“张大帅”一见男篮队员们都在看台上观战,直接走过来跟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兴高采烈。

当时看台上有不少球迷观战,一见张伯伦来了,大伙儿全都一拥而上,找这位大球星要签名。张伯伦倒也是来者不拒,谁请他签名他都签,但全程眼皮都不抬,随手一划拉就是一个,完全是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男篮小伙儿们一看,也排着队上去请张伯伦签名。张卫平翻出这次比赛的秩序册,递到张伯伦眼前。张伯伦抬头一看,认出是跟自己相谈甚欢的中国男篮小伙儿,签名的时候格外用心,一笔一划地在秩序册上写下自己的全名,态度跟刚才对球迷判若两人。

女篮打完就该男篮登场比赛,张卫平和队友们走进场地做准备活动。UCLA的男篮队员们也陆续进场,在场球迷的欢呼声顿时达到最高分贝,几乎震耳欲聋。张卫平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张伯伦,只见这位NBA巨星懒洋洋地瘫靠在看台座椅上,一双眼皮耷拉着,眼看就要昏昏入睡。等到比赛即将跳球,张卫平走到中圈附近,再一看这张伯伦,却已经从看台上消失无踪。

看来,尽管UCLA是响当当的NCAA超级劲旅,这“张大帅”对他们的比赛也根本不屑一顾。之所以这天又“不请自来”,完全是为了在现场亲眼看看中国姑娘们打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