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决赛胜率排名-斯诺克决赛胜率排名图
为什么斯诺克高手可以去打九球,很少看到九球高手去打斯诺克?
首先,斯诺克专业人士几乎不能打九个球。十多年前,许多斯诺克专业选手参加了九个球的比赛。当时,九球的技术发展还远远不够。现在,奥沙利文、塞尔比和特朗普不能与前九名球员竞争。例如,柯秉义、吴家庆、菲尔特、肖俊生,当然,每一个职业斯诺克选手都是二等九球选手,然后回答你的问题,不够准确,进攻组织性差,当然,这九个球员有点适应,也许他们可以做更好的防守,有更好的库伊意识。解决方案?我的两项运动都离业余大师的水平很远,只能是YY。那么,在方法论和九球和斯诺克的思维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斯诺克选手不会在九个平台上被“完全滥用”。
第二,九名球员在进入斯诺克阶段时必须受到斯诺克球员的虐待。斯诺克没有一条很好的龙来打九个球,但它很好。克里斯梅林,一个九球球员,也是斯诺克的背景,但他的斯诺克排名超过64。如果你看过戴维斯·亨利·吉米·怀特和傅家军与前九名球员打九个球的视频,你不会说“斯诺克球员会被九名球员虐待”。只要打九个球,九个球的胜算还是稍微高一点。然而,在斯诺克,九名球员的获胜率接近于零。就准确性而言,毫无疑问斯诺克运动员更为准确。但我想说的是,九个球和斯诺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差异意味着它们不具有可比性。第一次谈话
诺克和中国八大球吧,众所周知,中国八大球桌实际上是一个缩小了的台球桌,设计的星星,泥的特点,袋子的特点,甚至桌腿的设计都遵循了台球桌。
唯一的区别是球的大小。所以你可以看到,斯诺克队员很容易打中国八个球,也很容易取得成绩,因为除了球的大小不一样外,没有其他的区别。再一次
说到九个球,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美式落袋。美国的装袋是美国人发明的。美国人更注重娱乐。于是他们发明了另一种星星,另一种袋口,当然还有另一种桌布。所以基础
这是一张完全不同的桌子。这种桌袋口比较包罗万象,台布比较滑,星星比较敏感,所以它进化出了一种更具观赏性的玩法。事实上,美国9球和10球的出现并不长,只有30或40年,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项目,但因为它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所以全球推广速度非常快。所以,我想说的是,台球桌的不同特点导致了许多不同的概念。台球不仅与准确性有关,也与想法和想法有关。
奥沙利文拿了几次世锦赛冠军
截止2019年5月25日,奥沙利文世锦赛全记录:27年参赛5次夺冠。
自从1992年成为职业选手以来,奥沙利文已经连续征战了27届斯诺克世锦赛,取得了5次冠军,1次亚军,5次4强,7次8强、5次16强和4次首轮出局的成绩。奥沙利文在世锦赛中总计出战85场比赛,63胜22负,胜率高达74%。
1993年,罗尼·奥沙利文?7-10 阿兰·麦克马努斯
1994年,罗尼·奥沙利文?10-6 丹尼斯·泰勒,3-13 约翰·帕洛特
1995年,罗尼·奥沙利文?10-3 戴夫·哈罗德,13-8 达仑·摩根,8-13 斯蒂芬·亨德利
1996年,罗尼·奥沙利文 10-3 阿兰·罗比度,13-4 托尼·德拉高,13-12?约翰·希金斯,14-16 彼得·艾伯顿
1997年,罗尼·奥沙利文 10-7 米克·普林斯,12-13 达仑·摩根
1998年,罗尼·奥沙利文 10-5 乔·斯维尔,13-4 阿兰·麦克纳努斯,13-7 吉米·怀特,9-17?约翰·希金斯
1999年,罗尼·奥沙利文 10-3 里奥·费尔南德斯,13-8 乔·佩里,13-9 约翰·帕洛特,13-17 斯蒂芬·亨德利
2000年,罗尼·奥沙利文 9-10 大卫·格雷
2001年,罗尼·奥沙利文 10-2 安迪·希克斯,13-6 大卫·哈罗德,13-6 彼得·艾伯顿,17-11 乔·斯维尔,18-14?约翰·希金斯
2002年,罗尼·奥沙利文 10-5 朱·亨利,13-2 罗伯特·米尔金斯,13-10 斯蒂芬·李,13-17 斯蒂芬·亨德利
2003年,罗尼·奥沙利文 6-10 傅家俊
2004年,罗尼·奥沙利文 10-6 斯蒂芬·马奎尔,13-11 安迪·希克斯,13-3 安东尼·汉密尔顿,17-4 斯蒂芬·亨德利,18-8格雷姆·多特
2005年,罗尼·奥沙利文 10-9 斯蒂芬·马奎尔,13-7 阿里·卡特,11-13 彼得·艾伯顿
2006年,罗尼·奥沙利文 10-4 大卫·哈罗德,13-10 瑞恩·戴,13-11 马克·威廉姆斯,11-17?格雷姆·多特
2007年,罗尼·奥沙利文 10-2 丁俊晖,13-10 尼尔·罗伯逊,9-13 约翰·希金斯
2008年,罗尼·奥沙利文 10-5 刘闯,13-7 马克·威廉姆斯,13-7 梁文博,17-6 斯蒂芬·亨德利,18-8 阿里·卡特
2009年,罗尼·奥沙利文 10-5 斯图尔特·宾汉姆,11-13 马克·艾伦
2010年,罗尼·奥沙利文 10-7 梁文博,13-10 马克·威廉姆斯,11-13 马克·塞尔比
2011年,罗尼·奥沙利文 10-2 多米尼克·戴尔,13-10 肖恩·墨菲,10-13 约翰·希金斯
2012年,罗尼·奥沙利文 10-4 彼得·艾伯顿,13-6 马克·威廉姆斯,13-10 尼尔·罗伯逊,17-10 马修·史蒂文斯,18-11 阿里·卡特
2013年,罗尼·奥沙利文 10-4 马库斯·坎贝尔,13-8 阿里·卡特,13-4 斯图尔特·宾汉姆,17-11 贾德·特鲁姆普,18-12?巴里·霍金斯
2014年,罗尼·奥沙利文 10-4 罗宾·赫尔,13-11 乔·佩里,13-3 肖恩·墨菲,17-7?巴里·霍金斯,14-18 马克·塞尔比
2015年,罗尼·奥沙利文 10-3 克雷格·斯泰德曼,13-5 马修·史蒂文斯,9-13 斯图尔特·宾汉姆
2016年,罗尼·奥沙利文 10-7 大卫·吉尔伯特,12-13?巴里·霍金斯
2017年,罗尼·奥沙利文 10-7 盖瑞·威尔逊,7-13 肖恩·墨菲,10-13 丁俊晖
2018年,罗尼·奥沙利文 10-7 斯蒂芬·马奎尔,9-13 阿里·卡特
2019年,罗尼·奥沙利文 8-10 詹姆斯·卡希尔
扩展资料:
奥沙利文是典型的进攻型选手,出杆速度快,为他赢得了火箭的外号。很多人会误会他是一位全攻型选手,但他只是在连续得分上是全攻型,全攻的选手有卓林普。他一共获得5次世锦赛冠军,分别是在2001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3年。
在他15岁时,他就成为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同年,在参加英国业余锦标赛时,他又成为赢得比赛单杆147满分杆的最年青球手;17岁时,获得第一个排名赛冠军头衔——英国锦标赛冠军,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排名赛冠军得主。
在其职业生涯中,奥沙利文共获得过59个冠军,其中27个大型排名赛冠军头衔,13次单杆满分147分,但是对于“火箭”来说他的存在不仅仅意味拥有这些冠军头衔。
2019年3月11日,斯诺克球员锦标赛继续在普林斯顿落下帷幕,冠军争夺战奥沙利文对阵罗伯逊。比赛中奥沙利文打出三杆破百和八杆50+,制胜局轰出个人职业生涯第1000杆破百,总比分10-4击败罗伯逊成功卫冕,斩获个人第35个排名赛冠军。
百度百科-罗尼·奥沙利文
斯诺克世锦赛决赛时间安排,火箭和特鲁姆普职业生涯交手记录
#头号周刊#
随着两场半决赛决出胜负,决赛的双方也最终确定下来,分别是火箭奥沙利文和特鲁姆普。
火箭在半决赛中除了开局阶段落后,追平后再也没有给过张海根任何翻盘的机会,将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场比赛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火箭,犀利的眼神,专注的神情,强烈的求胜欲望,这样的火箭让人望而生畏。
而小特则是经过一番惊心动魄,让人窒息的争夺,再加上幸运女神的帮助,非常惊险战胜马桂莲晋级决赛。这届世锦赛小特那狂风暴雨般的进攻消失了,准度也出现大幅度下降,经常出现一些在以前看来不可思议的失误,即使是这样,小特还是磕磕绊绊来到决赛。
决赛的时间安排:
站在决赛场上的两位球员,无疑是当今斯诺克球员里面最优秀的两人,作为这场决赛的对手,也是众望所归,两人此前一共有过29次的交手记录,小特取得15场胜利,火箭则取得14场胜利,在胜率上小特稍微领先一点。
在目前这个阶段,和火箭交手能在胜率上占优,屈指可数,小特从出道以来,在和火箭的交手中一直都不落下风,从侧面也反映出小特的优秀。
两人29次交手中,抢10局以上的比赛,火箭占据比较大的优势,以5比2领先,世锦赛上两人只有一次交手,那就是在2013年世锦赛半决赛中,当时火箭以17比11获胜,这也是两人唯一的一次打四个阶段的比赛。
在长局制比赛中,火箭无疑在战绩上占据比较大的优势,这是火箭被看好的原因之一,加上火箭在世锦赛决赛场上的胜率,火箭更有理由被看好。此前火箭有过7比克鲁斯堡决赛的经历,其中有6次成功登顶,世锦赛上火箭的决赛胜率非常之高。
小特此前有过两次克鲁斯堡的决赛经历,一胜一负,成绩不好也不坏,但这也只是相对于小特这样的球员而言的,对其他球员来说,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小特一直让人诟病的原因就是像在世锦赛、大师赛和英锦赛这些大赛上的成绩没那么突出,到目前为止,小特三大赛只是各拿一个冠军,按照小特所取得的冠军数,这个比例确实有点低,要知道火箭三大赛冠军是小特的6倍还要多两个,独缺一个世锦赛就完成七圈大满贯了。
小特如果想要证明自己,需要在这场决赛上打出更好的状态,否则面对状态爆棚的火箭,想要取得胜利,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加油啊,期待你们能打出精彩的比赛。
奥沙利文堪称奇迹大师,他的实力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
奥沙利文!到底有多强!四个层面,用四个“独”解读这个问题。
单单罗列奥沙利文夸大的数据是比拟空泛的,下面我将经过奥沙利文与9位近代斯诺克中最顶尖的球员停止全方位比拟,来呈现奥沙利文到底有多强。
生活数据,独居第一
第一个层面,生活主要数据。
从下表我们能够看出,排名赛冠军总数、约请赛冠军总数、破百总数以及147总数,4项数据中有3项数据占领历史第一的位置,一项数据并列在历史第二的位置,其中排名赛冠军总数与亨德利并列第一,约请赛冠军总数与亨德利并列第二,仅次于戴维斯,破百总数和147总数分别以1049杆和15杆大幅抢先于排名第二的球员。
因而奥沙利文生活主要数据综合起来看,位列历史第一,应该是很难反驳的。
独一能够较真的中央有两个:
第一,奥沙利文目前还没有超越亨德利世锦赛7冠的纪录。
这一点的确是硬伤,由于世锦赛一直是重量最重、级别最高的斯诺克赛事,有时分客观上会产生错觉,一位球员只需世锦赛的数据最好,他就是史上最牛的球员,比方亨德利;相反,一位球员只需世锦赛的数据比拟为难,他就会被遗忘以至被贬低,比方吉米-怀特和丁俊晖。因而我们完整能够了解奥沙利文还没有完整超越亨德利的观念,但平心而论,假使只拿世锦赛说事儿,是不客观也不全面的,毕竟亨德利难以超越的纪录还有连续8年世界第一,而奥沙利文加起来才有5个赛季世界第一,但比拟个性化的纪录,奥沙利文同样具有一大堆,这里不再逐个罗列。
不论怎样说,综合起来看奥沙利文应该更强一点。
第二,特鲁姆普、塞尔比、罗伯逊等球员还没有到奥沙利文的年龄。
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小特、萝卜、塞巨匠他们还年轻,你怎样能判定他们未来不会到达奥沙利文的高度呢。为此我整理了两组数据,竞赛胜率和破百效率,假如总数不能阐明问题的话,那么效率应该是比拟有压服力的。
从下表我们能够看出,奥沙利文职业生活目前的总胜率为75.19%,是一切以下10位顶尖球员中独一一位胜率超越75%的球员,位居“独一档”的位置,位列二三位的是特鲁姆普的69.68%和希金斯的69.30%,亨德利和塞尔比也没有到达70%的胜率,戴维斯、威廉姆斯、罗伯逊、丁俊晖和墨菲则和奥沙利文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差距了如指掌。
这阐明什么?
1、这阐明奥沙利文与亨德利固然同样拿到了36个排名赛冠军,20个约请赛冠军,但奥沙利文用了更少的竞赛达成了这个结果;
2、这阐明其他球员的效率都远远不及奥沙利文,即使特鲁姆普、塞尔比或者罗伯逊也打满28个赛季,成就也不会到达奥沙利文的高度。当然,效率是动态的,假如特鲁姆普单赛季六冠的效率可以不断坚持下去,那么超越奥沙利文自然不在话下,但这种概率微乎其微。
再来看看破百率这项数据,从下表中我们能够看出,破百率超越9%的只要奥沙利文、特鲁姆普和罗伯逊,奥沙利文是独一的右手选手,也或许是0.8个左手选手,这根本上代表他们的攻击力是排在历史前三的,小特第一、火箭第二,萝卜第三,但假如综合147数据来看的话,火箭又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奥沙利文目前坚持着5个赛季完成首个100杆破百的纪录,罗伯逊目前坚持着单赛季103杆破百的纪录,小特目前十分有希望破掉罗伯逊的纪录,而奥沙利文是千杆破百第一人,从效率上来看,罗伯逊和特鲁姆普或许也能到达千杆破百的高度,但罗伯逊将来下滑的速度更快,小特处于上升势头,要说超越奥沙利文破百数据,当前目测只要特鲁姆普可以一试。
因而“生活数据,独居第一”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而且即使等到奥沙利文退役,这个第一恐怕也要维持一段时间,以至无人能破。
互相战绩,独占鳌头
第二个层面,顶尖球员之间的互相战绩。
判别一位球员强不强,拿他和史上最强的球员的互相战绩做比照是比拟直观的,而假如单单比拟一位球员不具压服力的话,那么比拟一批球员呢?比方奥沙利文固然对亨德利的胜率略高,但两人的巅峰期交集十分短,这样的互相战绩数据代表性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就拿一批球员来说这个事儿。
从下表中我们能够看出,10位顶尖球员,只要奥沙利文一人对其他9位球员的胜率都坚持在≥50%,均匀胜率为61%!!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恐惧的概念,普通球员假如能对这些球员到达30%左右的胜率曾经十分出色,而大局部球员都达不到20%,有些以至是0%。均匀胜率排在第二、第三位的是塞尔比的55%和特鲁姆普的54%,丁俊晖和希金斯的均匀胜率是53%,其别人都没有超越50%这条线。
假如一个人的胜率没有代表性,假如一段时期的胜率没有代表性,那么奥沙利文这9位对手涵盖了90年代和21世纪的这20个年头,“互相战绩,独占鳌头”的说法应该是无可挑剔。
左右开弓,独步天下
1996年,世锦赛首轮第一阶段奥沙利文运用左手,总比分10-3横扫阿兰-罗宾度,竞赛完毕后者回绝与奥沙利文握手;
1997年,慈悲应战赛半决赛,奥沙利文运用左手6-1横扫艾伯顿升级决赛;
1997年,欧洲联赛决赛,奥沙利文运用左手赢了亨德利7局,并最终10-8博得冠军。
同志们,假如你不晓得96年的罗宾度是什么角色,那么你应该晓得97年的艾伯顿和亨德利到底有多强,奥沙利文在正式竞赛中运用左手的历史至少有24年,加上锻炼的时间,怎样说也得有个30年历史,左右开弓的技术并非近些年的扮演,而是贯串于奥沙利文整个职业生活,近期奥沙利文面对欧洲体育以至坦言本人应该早点转型左手选手。
这并非信口开河,是有技术作为支撑的,奥沙利文左手的抗压才能和连续得分才能都是得到过理论考证的。
1、奥沙利文第12杆147的最后一颗红球远间隔运用强力低杆,最后一颗黑球也运用左手完成;
2、奥沙利文在Y型锻炼球型中纯左手轰出单杆104分,冲击147失败;
3、奥沙利文在2005年世锦赛1/8决赛对阵卡特的时分,运用左手轰出单杆125分,只要在反手位和极限位置运用了右手。
而近些年很多球员也都开端扮演左右开弓,比方史蒂文斯、特鲁姆普,以至丁俊晖和艾伯顿,而这些球员大多只是花拳绣腿,只能在单颗球上做扮演,全程或大局部运用非习用手的场景在其他球员身上还没有呈现过,也不大可能会呈现。
“左右开弓,独步天下”的说法应该是实至名归。
外界评价,独领风骚
亨德利:他是我遇到过最具天赋的斯诺克选手。
戴维斯:罗尼身上所具有的其实不是什么球技,而是妖术。
希金斯:在罗尼的手中,斯诺克这项人类最难的运动变得荒唐地简单。
帕洛特:他是这么出色的进攻型球手,以致于我们遗忘了他有一流程度的防卫技术。
瑞恩-戴:我历来没有看见过比他更好的球手。
卫报:奥沙利文没有明显的弱点,面对一个有难度的角度,他能够用左手随便化解。他打球的方式如此浑然天成致使感人至深,如此发自内心致使令人不安,如此才气横溢致使振奋人心;像绝大多数感人的艺术品,其吸收力延伸超越了美学规范。
BBC:奥沙利文可谓奇观巨匠。
爱尔兰时报:奥沙利文证明本人历史最佳,被很多人以为是有史以来最巨大斯诺克球员。
卫报的这段评价有点文艺,但恰恰能表现奥沙利文“独领风骚”的一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