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vs德国阵容-瑞士对德国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没入侵瑞士?
宣布是中立国没毛用的,在强盗眼中一切规则和条约都是废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如何?荷兰在二战前的1935年也宣布成为中立国,甚至惺惺的在1937年公开保证不破坏荷兰的中立,该揍你还是揍你没商量。
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没有破坏瑞士中立,概述起来有以下几个主因:
一,国土面积很小的瑞士对德国而言,没有必须攻取的战略价值,从、从地缘政治等多方面考虑,瑞士都不是纳粹的必需品和扩张的障碍。瑞士不盛产矿藏与石油、粮食,阿尔卑斯山的另外一边是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也不是德军的战略方向。
二,纳粹德国一定要破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是因为装甲部队需要通过这几个低地国家进攻法国,德法边界被“马奇诺防线”和阿登台地所屏障,仅仅通过阿登地区的突破是不能两翼包抄英法联军的,搞不好就形成“顶牛”战局,成为一战的翻版。
而瑞士国土比阿登山区海拔更高,根本不是德军装甲部队所能逾越的,对闪击法国毫无价值,所以也就懒得侵略它。
三,瑞士虽然国小兵少,但是保持了足够的警惕性和高昂的斗志,动员了43万多人的山地部队准备万一,在重装备很难使用的山地,德国人实在不想用步兵去拼抢一个毫无意义的地区。事实上,德国总参谋部曾经在1940年制定过入侵瑞士的“冷杉”,在反复权衡了入侵的利弊之后,最终选择放弃了实施。
四,瑞士虽然号称“永久中立国”,实际上是亲德的,它的人口中64%是日尔曼人,极右翼政党和亲纳粹势力比较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自保也偷偷为纳粹德国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藏匿纳粹高官的资产等,既然如此“识相”,也就顺水推舟。
另外,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被占领或被卷入二战后,保留瑞士这个中立国实际上也开了个窗口,与英美西方国家的许多交易和秘密谈判,也都是在瑞士进行的。
德国为什么不进攻瑞士?
军事上——二战时,德国也有过侵犯瑞士的。当时估计大约需要兵力50万,但当时德国已经分不出多少兵力来侵犯瑞士了,而且瑞士的政策于纳粹很有利。所以也就没有侵略瑞士。
经济上——
二战中经济
海牙条约允许中立国与交战国在战时进行自由贸易,包括武器交易。
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瑞士主要的贸易伙伴;1940到1944年间,瑞士对德国出口比例上涨。虽然交通不便,加之柏林施加压力,瑞士和同盟国仍继续进行贸易,特别是与美国;但只占与德国贸易额的三分之一。
1940到1942年间,两大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占瑞士出口总量的45%。主要出口物品是机械、钢铁制品、工具设备、车辆和医药。
毫无疑问,这些出口产品加强了轴心国的战斗力,但贸易是相互的。瑞士进口的货物:煤、石油产品、工业原料,以及食品也大大削减了德国战时的力量。
交战各方都可获得瑞士与它国交易的通知,并要对交易进行批准。
1944年,美国军队达到瑞士边境,重建了瑞士与同盟国的交通路线。瑞士开始减少与德国间的贸易,但继续允许德国的非军用物资通过瑞士境内运到意大利南部。
作为一个中立的金融中心,瑞士同时与同盟国和轴心国保持生意往来。双方都出售黄金给瑞士。同盟国从瑞士金融市场获利较多。
由于普通贸易在战时不能进行,瑞士不得不开发本国的一些矿产。但在非战时时期,由于太限,并无法获利。
政治上——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手上。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在这些中立国中,只有瑞士得到了两种极端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瑞士是可耻的机会主义者,在这场战争中,瑞士人关心的只是利益。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瑞士的人道主义本能是黑暗的欧洲大陆上不多的亮点。 瑞士是“专业”的中立国,自从1815年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结束,瑞士的安全就由欧洲的超级大国来保障,而早在那之前2个世纪,瑞士就宣布自己为中立国。如果中立是一个确确实实的概念,那瑞士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如果中立是一个或幻想,那瑞士就是检验的晴雨表。 在二战中,瑞士受到的威胁和面对的压力要超过其他欧洲中立国。瑞士被轴心国控制的地区包围其中,并且没有任何出海口。到1942年,尽管同盟国一再抗议,但瑞士对德国的物资出口量已经达到战前的3倍。 同时,瑞士的人道主义救援、外交和商业活动从未停止。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来说,瑞士就是天堂。同时,瑞士还是纳粹德国的银行家。尽管瑞士谴责纳粹侵略行径的野蛮,但从瑞士银行源流出的黄金为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着动力,延续着侵略战争。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遍瑞士,而此时正值瑞士最重要的节日庆典——一年一度的高山滑雪季节。瑞士人疯狂地庆祝,好像这将是他们最后的一个节日。从地缘上和人种上来看,瑞士是与德国最接近的国家,但瑞士人对德国纳粹不抱任何幻想。 瑞士有许多德国后裔,还有众多德国国籍的居民。在纳粹党夺取德国统治权初期,他们就在瑞士国内成立了许多亲纳粹团体,其中的精英被选拔出来接受准军事化训练,他们组成的“体育团体”,实际上是军事小分队。瑞士本土的亲纳粹团体吸引了4万名成员。 整个欧洲最先动员起来的国家竟然是瑞士,早在法国宣战前41小时,瑞士国内召开了动员大会。 瑞士第一次成立了联邦政治警察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止一切企图从内部颠覆国家的行为。但来自国外的威胁同样让瑞士人忧心忡忡,一个缺乏、经济完全依靠贸易和旅游的国家,如果被它国封锁了边境线,还有什么保持中立的资本?但瑞士没有坐以待毙,拨款在莱茵河的国境线上建设防御要塞,同时延长了服兵役的训练时间,组建起一支50万人的军队。但装备匮乏同样限制着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德国向西发动闪电战之前的几个月中,瑞士已经加固了自己的内外防线。挪威和丹麦沦陷之后,瑞士警察加大了排查的力度,荷兰和比利时被征服的消息传来以后,瑞士关闭了国境线,封锁了公路和铁路,并要求境内所有拥有的外国人上缴武器。 瑞士情报人员报告说有30个师的军队正在向莱茵河方向的边境挺进,他们携带着浮桥,沿途所有道路的交通标志已经统统更换为向瑞士方向的指示牌,而地标则显示距瑞士的距离——德国将在5月15日凌晨2点发动攻击。但漫长的一夜过去,德国并没有发动袭击,虽然德国已经制定了针对瑞士的,但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迷惑法国的军队。7月,随着法国沦陷,瑞士在被统治的大陆上孤立了。 瑞士总统皮莱-戈拉在电台发表演说,向德国示好,并命令缩减军队,只保留2/3的规模。瑞士人民愤怒了。军方反对这一政策,他们决定无条件地反抗任何侵略者,并制定了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与入侵者周旋的。 德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不断侵犯瑞士领空,但每次都会遭到瑞士空军的抵抗。瑞士空军用战前从德国购买的飞机击落了4架德国战斗机。愤怒了,在他的威胁下,瑞士做出妥协开放领空。随后,大量英国飞机取道瑞士飞往意大利,认为瑞士晚间的灯光无疑于为英国飞机导航,瑞士再次做出妥协,接受了耻辱的宵禁熄灯令,城市的夜晚变成漆黑一片。 同时,瑞士国内也麻烦不断。亲纳粹组织和德国公民四处进行破坏活动。瑞士还成为国际间谍和情报人员的活动中心,这里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法国沦陷后,瑞士国内物资紧缺。德国这时也切断了对瑞士的物资出口,并强迫瑞士接受新的外贸政策。德国从瑞士大量进口武器、铝和日用品,德国还要求利用瑞士的铁路从意大利运送战略物资。与纳粹的紧密联系让瑞士人感受到了罪恶感,当时在瑞士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星期里有六天我们为纳粹工作,剩下的一天我们为同盟国祈祷。” 1942年末,随着德国在非洲的撤退以及在苏联境内受阻,瑞士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在同盟国的压力下,瑞士对德国的出口不断紧缩。同盟国数次“误”把投到瑞士境内,这是一种警告,要求瑞士停止对德国出口战略物资。 整个20世纪30年代,不断有难民来到瑞士,但在法国沦陷后,难民潮才真正汹涌起来。大量军人和平民来到瑞士。随后,法国傀儡宣布17万犹太人是“不受欢迎”的人,瑞士害怕更多的移民到来,宣布只能再接受7000名“政治难民”。随后,瑞士国境巡逻队每天都驱逐大量犹太人。但随着国内反对活动不断升级,瑞士重新开放了国门。在战争期间,总共有30万难民和移民来到瑞士。 瑞士在国外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人道主义救助活动,为交战双方互换战俘,监察双方的战俘营。 对纳粹党高级官员来说,瑞士是收藏他们掠夺的财富的理想地,大量黄金从德国流入瑞士的银行。事实上,许多人相信正是因为德国需要瑞士的财政支持和黄金市场,这才没有入侵这个国家。 瑞士银行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调查客户的详细资料——即使是,所以战争后期对纳粹财富的调查陷入僵局。但在美国的威胁下,1945年3月,瑞士被迫同意对外国客户的帐户进行清查,但仍然坚持他国不得干涉核查过程。结果是纳粹的存款大约有2.5亿美元,但盟国认为至少应该三倍于此。另外,还应该有价值近3亿美元的黄金储存在瑞士银行,但瑞士并不承认这一数字,只同意交还5800万美元。1946年,瑞士突然出现大量标注1937年—1939年铸造的金币流通,同盟国怀疑这些金币就是用扣留的纳粹黄金铸造的,并伪装成旧币,但调查没有结果,这个谜题也不了了之。
为什么二战时德国不兼并瑞士?
在军迷界一直有个,一旦出现就会让人争破喉咙,却至今都没能结果的话题“二战时,德国灭了很多中立国,却为何唯独不侵略瑞士?”。
这个“不侵略的行为”,在德粉的眼中,是所谓的“道义精神”,强调当时的德国虽然疯狂了,但是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规则风度”,不会去对中立国下手。
对于德粉的这个说法,我们稍微翻越一点资料,很容易推翻。1940年6月25日,德国以闪电战的姿态,拿下法国。整个西欧洲大陆,几乎全部成为他的囊中物。
而作为西欧一部分的瑞士,此时此刻在地图上,就显得格外的“碍眼”,所以德国参谋部,在法国战役基本结束之后,就紧锣密鼓的筹划了如何入侵瑞士——“圣诞树”。
根据参谋部的方案,拿下瑞士的军事行动,并非德国独立完成,是德国和盟友意大利协同作战。德国方面负责拿下瑞士的主战部队,交给在法国暂时驻守的第12军团,兵力11个师。人虽不多,但都是刚刚经过残酷实战的精锐之兵。在部分德国高层眼里,用这样的兵,拿下中立状态的瑞士是绰绰有余。
而意大利这边,可能是想着士气上,不输给德国方面,他在出兵数量上,是压了德国一头,足足派遣15个师进行作战。
德国精兵配上意大利的全力配合,最少在德国拿下法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是面临着灭国的危机。德国并不是德粉想的那么有“道义”,讲道理。
同时德国也用实际行动,向历史证明了,“中立国”这个君子协定,跟它关系不大。挪威在一战后,跟瑞士一样,对国际社会强调,在未来的世界性战争中,不偏不倚的在交战双方中保持中立。
结果在德国发动二战初期,就被灭掉了。挪威在1940年4月9日收到通牒,6月10日被占领。共63天。由此可见只要德国认为,打了你后,可以获得足够利益,跟被侵略方是不是中立国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对于瑞士人来说,的是,德国虽然制定了这个,却至战争结束,都没有执行。瑞士在二战之中,很是“神奇”的是以“中立国”的姿态,活得痛痛快快。
至于为什么德国人放弃了,原因有很多种,有人说是为了保住一个跟盟军交流的出口,也有人说当地人本就是日耳曼人,没有兄弟打架的理由等。
不过小袁更相信的是瑞士人,“当自强”的精神。虽然瑞士对外一直保持中立,但它并没有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中立”二字上,而是把自己变成了扎人的刺猬。
二战爆发期间,瑞士进行了全民总动员,五分之一的青壮年国民,都选择了参军,进而保卫自己的祖国,人数大约有80万人。同时瑞士还进行普遍的民兵制,20-60岁之间身体健康的男性,每年都进行适当的军事演练,保证可以打响“枪”。
在基建层面上,瑞士人也没有懈怠,数以千计的地堡,在瑞士不大的国土上拔地而起,各种游击战设施,时刻准备着。若德国进攻瑞士,将用百万以上军队。这对于四面出击的德国来说,不现实。
同时为了保证,德国打了自己一定后悔,瑞士在所有的主要建筑,都埋下。一旦德国进入瑞士,获得的不是一个完整的瑞士,而是一个破烂的瑞士。瑞士没有烂的时候,它可以帮助德国,跟盟军进行沟通,同时以商业为掩护,帮德国突破盟军的封锁。
若它烂了,德国将一无所获,之前瑞士作为“交流窗口”的职能也不再,德国会陷入空前的孤立,而这无疑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
战争时期每一个有增益的事,都是好事,所以德国就没有打入瑞士。瑞士拳头和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活了下来。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没有进攻瑞士
实际上德国拟定过,但后来觉得
瑞士处于德国的包围之中,占领瑞士的意义并不大
而且瑞士偏向德国,向德国提供了大量精密计时器和轴承,更重要的就是通过瑞士的金融行业,德国可以获得大量便利
最后,还有一个笑话,就是胖子戈林害怕瑞士被占领后,自己在瑞士的账户曝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