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星风采

卡塔尔和足球-卡塔尔vs阿尔及利亚不踢了吗

世界杯裁判名单

卡塔尔和足球-卡塔尔vs阿尔及利亚不踢了吗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裁判名单:

1、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尔·贾西姆,国籍:卡塔尔

2、伊万·巴顿,国籍:萨尔瓦多

3、克里斯托弗·比思,国籍:澳大利亚

4、拉斐尔·克劳斯,国籍:巴西

5、马修·康格,国籍:新西兰

6、伊斯梅尔·埃尔法思,国籍:美国

7、马里奥·埃斯科瓦尔,国籍:危地马拉

8、阿里雷扎·法加尼,国籍:伊朗

9、斯蒂芬妮·弗拉帕尔?(女),国籍:法国

10、巴卡里·加萨马,国籍:冈比亚

11、穆斯塔法·古尔巴勒,国籍:阿尔及利亚

12、维克托·戈梅斯,国籍:南非

13、伊什特万·科瓦奇,国籍:罗马尼亚

14、马宁,国籍:中国

15、丹尼·马克列,国籍:荷兰

16、希蒙·马齐尼亚克,国籍:波兰

17、埃克托尔·马丁内斯,国籍:洪都拉斯

18、安东尼奥·马特乌·拉奥斯,国籍:西班牙

19、安德烈斯·马顿特,国籍:乌拉圭

20、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哈桑·穆罕默德,国籍:阿联酋

21、萨利玛·穆坎桑加(女),国籍:卢旺达

22、马盖特·恩迪亚耶,国籍:塞内加尔

23、迈克尔·奥利弗,国籍:英国

24、达尼埃莱·奥萨托,国籍:意大利

25、凯文·奥尔特加,国籍:秘鲁

26、塞萨尔·拉莫斯,国籍:墨西哥

27、费尔南多·拉帕利尼,国籍:阿根廷

28、威尔顿·桑帕约,国籍:巴西

29、丹尼尔·西伯特,国籍:德国

30、扬尼·西卡兹韦,国籍:赞比亚

31、安东尼·泰勒,国籍:英国

32、法昆多·特略,国籍:阿根廷

33、克莱芒·蒂尔潘,国籍:法国

34、赫苏斯·巴伦苏埃拉,国籍:委内瑞拉

35、斯拉夫科·温契奇,国籍:罗马尼亚

36、山下良美(女),国籍:日本

助理裁判裁判名单:

1、穆罕默德·礼萨·阿布法兹利,国籍:伊朗

2、马哈茂德·阿布埃勒雷贾勒,国籍:埃及

3、塔勒卜·阿尔·马里,国籍:卡塔尔

4、穆罕默德·哈马迪,国籍:阿联酋

5、哈桑·马赫里,国籍:阿联酋

6、萨乌德·艾哈迈德·马卡莱赫,国籍:卡塔尔

7、米哈伊·阿尔泰内,国籍:罗马尼亚

8、凯尔·阿特金斯,国籍:美国

9、纽萨·巴克(女),国籍:巴西

10、阿什利·比彻姆,国籍:澳大利亚

11、胡安·贝拉蒂,国籍:阿根廷

12、西蒙·本内特,国籍:英格兰

13、加里·贝斯威克,国籍:英格兰

14、迭戈·邦法,国籍:阿根廷

15、布鲁诺·博斯希利亚,国籍:巴西

16、埃塞基耶尔·布赖洛夫斯基,国籍:阿根廷

17、斯图尔特·伯特,国籍:英格兰

18、贾布里勒·卡马拉,国籍:塞内加尔

19、曹奕,国籍:中国

20、奇罗·卡尔博内,国籍:意大利

21、塞夫里安·德维斯,国籍:西班牙

22、加布里埃尔·沙德,国籍:阿根廷

23、尼古拉·达诺斯,国籍:法国

24、扬·德弗里斯,国籍:荷兰

25、卡伦·迪亚斯(女),国籍:墨西哥

26、罗伯托·迪亚斯,国籍:西班牙

27、埃米利亚诺·多斯桑托斯,国籍:安哥拉

28、阿卜杜勒-哈克·埃切亚利,国籍:阿尔及利亚

29、埃尔皮斯·费利斯,国籍:多米尼加

30、罗德里戈·科雷亚,国籍:巴西

31、拉斐尔·福尔廷,国籍:德国

32、亚历山德罗·贾拉蒂尼,国籍:意大利

33、穆克兰·古拉里,国籍:阿尔及利亚

34、西里尔·格兰戈尔,国籍:法国

35、米格尔·埃尔南德斯,国籍:墨西哥

36、托马日·克兰奇尼克,国籍:斯洛文尼亚

37、安德拉日·科瓦契奇,国籍:斯洛文尼亚

38、托马什·利斯特凯维奇,国籍:波兰

39、沃尔特·洛佩兹,国籍:洪都拉斯

40、特维塔·玛卡西尼,国籍:塔希提

41、穆罕默德·曼苏里,国籍:伊朗

42、阿塞尼奥·马伦古拉,国籍:莫桑比克

43、瓦西里·马里内斯库,国籍:罗马尼亚

44、胡安·莫拉,国籍:哥斯达黎加

45、戴维·莫兰,国籍:萨尔瓦多

46、图略·莫雷诺,国籍:委内瑞拉

47、阿尔贝托·莫林,国籍:墨西哥

48、凯瑟琳·内斯比特(女),国籍:美国

49、埃尔维斯·努普,国籍:喀麦隆

50、亚当·纳恩,国籍:英格兰

51、迈克尔·奥鲁埃,国籍:秘鲁

52、科里·帕克,国籍:美国

53、苏鲁·法特索安,国籍:莱索托

54、布鲁诺·皮雷斯,国籍:巴西

55、马克·鲁尔,国籍:新西兰

56、哈吉·森巴,国籍:塞内加尔

57、热苏斯·桑切斯,国籍:秘鲁

58、扬·塞德尔,国籍:德国

59、安东·谢季宁,国籍:澳大利亚

60、施翔,国籍:中国

61、达尼洛·马尼斯,国籍:巴西

62、扎克勒·西维拉,国籍:南非

63、帕维尔·索科尔尼斯基,国籍:波兰

64、马丁·索皮,国籍:乌拉圭

65、赫塞尔·斯泰赫斯特拉,国籍:荷兰

66、尼古拉斯·塔兰,国籍:乌拉圭

67、豪尔赫·乌雷戈,国籍:委内瑞拉

68、凯莱布·威尔士,国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9、扎哈里·泽赫拉尔,国籍:苏里南

二战中阿拉伯人在干什么?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六三七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千三百多年来,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公元一O九九年,欧洲封建王朝的十字军以"收复圣地"为名,发动十字军东征,侵占了耶路撒冷城。在-部分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神圣之家"的国家,即耶路撒冷国。公元一一八七年,欧洲十字军被当地各民族击败,耶路撒冷及大部分巴勒斯坦土地获得了解放。一五一七到一九一七年,即从十六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侵占了整整四百年。

长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尽管已逐步分别与当地各民族同化,但仍然忍受不了各国地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歧视和残酷迫害,特别是犹太劳动人民在政治上遭受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此外,不少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兴办企业,逐渐在世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同当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矛盾。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掀起了排犹活动,甚至残酷杀戮犹太人。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十九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十九世纪末,英国正加强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极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保证通往印度等东方殖民地的航道。英国这时特别觊觎巴勒斯坦,一方面使自己的势力伸向中东腹地,另一方面用它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屏障。犹太复国主义要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英帝国主义也要前去控制巴勒斯坦,于是它们就开始勾结起来。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的背景。

18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首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大英帝国对此积极予以支持。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表示了英国的赞成态度,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两次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把巴勒斯坦作为委任统治地,大批犹太人因英国的支持,从世界各国迁来定居,人数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英、犹默契地夺取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把许多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在阿、犹两个民族之间播下了仇恨的。

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民强烈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它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不断进行抗英斗争,迫使英国重新考虑它的政策,以确保中东不致落入英国的敌手德国手中。在二战前夕,英国开始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和"购买"土地,犹太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英、犹之间从此发生龃龉甚至摩擦。犹太人因此开始寻求美国的支持。

二战后,阿拉伯各国纷纷独立,因此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扩张。美国选中了犹太复国主义这一工具,犹太复国主义也要靠美籍犹太资本家和美国作为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靠山。于是美国更大规模地挑起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并对它们分而治之。在美国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甲,阿拉伯国:土地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

乙,犹太国:土地为14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从关系紧密程度看,目前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如埃及、约旦和沙特,它们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所依赖的战略盟友。埃、约属阿拉伯“温和国家”,与以色列实现了和平。沙特则因其丰富的石油和“伊斯兰盟主”身份而备受美国青睐。第二类是伊拉克、叙利亚、苏丹和利比亚等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不仅被美国列入“无赖国家”的黑名单,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伊拉克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和重点打击对象。第三类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等海湾和北非国家。它们与美国、欧洲的关系较为密切,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对美国有较强依赖,但出于多种原因并未受美国特别重视。它们占阿拉伯国家的多数。

从军事上看,美国在沙特、科威特等国建有军事基地,在海湾地区设有中央司令部,并与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埃及等多国订有军事合作协议,还定期与埃及、约旦和海湾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不少阿拉伯国家将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政治上,海湾战争后一些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向美靠拢,有的国家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从经济上看,美国已经上升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援助来源。

“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尽管布什一再强调,反恐战争“不是针对穆斯林的战争,是对恐怖主义的攻击”,但这似乎丝毫不能减弱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在美国人看来,自二战后,阿拉伯世界针对美国的各种敌意行动一直接连不断。

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反美情绪感到迷惑不解。美国《新闻周刊》2001年10月15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他们为什么恨我们》的文章,称“屈辱、衰落和绝望是阿拉伯人憎恨美国的原因”。美国人认为,自己在历史上,“既未像英、法等欧洲国家对阿拉伯人进行过殖民统治,更未参加过十字军东征”,反而在“推动阿拉伯国家的非殖民化、经济现代化和维护中东和平与稳定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阿拉伯人强烈的反美情绪尽管可能跟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有点关联”,但“其主要根源却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在于阿拉伯人对自身在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高速发展中所处边缘化地位的悲哀”以及对“西方世界及其拥有的财富怀有很大的不满、怨恨、妒忌和敌意”,在于“阿拉伯的专制、无效和腐败以及经济、社会问题的丛生(如贫富两极分化、高失业率),民众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在于遍布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部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问题。”

但在阿拉伯人看来,美国人是咎由自取。阿拉伯世界的立场和观点是:巴以问题以及美国庇护以色列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深刻根源,反对美国搞双重标准;民族抵抗运动和争取民族独立不是恐怖主义,反对美国将、哈马斯等列为恐怖组织;美国及西方对伊斯兰教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将伊斯兰与恐怖主义、暴力相等同,有意制造文明冲突;反对美国在未找到确凿证据前就仓促打击阿富汗,并将战争扩大到中东如伊拉克;主张由联合国领导,反对打恐为美国独家操纵。

几大症结煽起反美情绪

自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不少人都在掂量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尽管近来美国媒体上不断有文章表示要“以‘’和‘民主’来对付‘恐怖主义’”,但还是应该从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综合剖析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

首先,美长期支持以色列并在巴以问题中偏袒以方是美阿关系的最大症结。许多美国人都对以色列的生存权利有着“坚定的道义上的同情”。时至今日,美仍每年向以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及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阿拉伯人认为,正是由于美国的金钱和武器,犹太人才得以长期霸占阿拉伯领土和圣城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才会蒙受如此奇耻大辱。拉登在“9·11”后多次表示,“9·11”针对的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是对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的报复。

其次,美国坚持在中东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使许多阿拉伯国家感到威胁。90年代,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长期制裁伊拉克、苏丹和利比亚等国,并在沙特等国驻军,频繁军事袭击伊拉克,进一步刺激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美情绪。目前在沙特还驻有美军7000人左右。拉登本来同沙特王室关系密切,但由于他坚持反对美军留驻沙特,最终被沙特驱逐到国外。有人认为,沙特守护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在一些穆斯林看来让美国在沙特驻军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尊。一位美国的伊斯兰学者说,如果设想一下梵蒂冈处在阿拉伯军队的保护下,那么阿拉伯人的心态也就容易理解多了。

美国推行的自由经济模式,没有给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带来好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摧毁了阿拉伯国家的传统经济,使许多农民沦为城市中新的贫困阶层。开罗、卡萨布兰卡等大城市的郊区挤满了贫民。由于伊斯兰教中有浓重的社会公正含义,因此这种不平等现象引起了许多穆斯林的反感。

美国想改弦易辙

“9·11”后,美国国内部分人对美国的阿拉伯政策进行了反思。有人认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美阿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同点。2001年12月24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甚至打出了《如何解救阿拉伯世界》的标题,以求寻找摆脱仇恨的途径。也有人指出,是美国一味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裁和腐败”才有了今天的报应。还有专家指出,巴以问题实际上是阿拉伯人仇美的根源,美国应从“9·11”中汲取教训,改弦易辙,改变庇护以色列的政策,要保持公平和中立。

另外,美国媒体还认为,对待阿拉伯国家的策略中至关重要的是“文化战略”。有文章指出,“美国必须帮助阿拉伯国家进入现代世界”。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要为温和的穆斯林组织和学者提供经费,在阿拉伯世界宣扬新鲜的思想。

此外,美国人还说自己在对待萨达姆的政策上也存在“问题”,应该调整政策,集中力量向萨达姆施压,在军事上遏制他。前不久,布什和他的国家安全班子在白宫开会,讨论对付萨达姆的“两手政策”,即一方面加大对反萨达姆组织的资助,另一方面联合西方盟友打击伊拉克。

头上还是悬着剑

可以预测,未来美阿关系特征是“不变中有变”。“不变”的是美国仍在中东居主导地位,无人能撼动;“变”的是美阿关系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出现一些新的变数。具体说,美国会充分利用“9·11”所提供的良机,在阿拉伯世界进行分化和拉拢,乘机收拾伊拉克等反美国家,驯服苏丹、也门等国,巩固亲美,进一步确立美国的优势地位。在未来的日子里,美国将以“推进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制度”、“经济自由化改革”为重点;在把反恐上升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中心内容,将反恐战争扩大到阿拉伯国家的同时,美国很可能适当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以缓解阿拉伯人的不满,创造有利的反恐环境。但正如某些舆论指出的,若美国不从根本上改变其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可以预料巴以问题将仍是美阿关系的梦魇,恐怖主义也将继续成为悬在美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中东问题!!!!!有奖哦

问题1:阿拉伯国家是如何用石油武器来威胁英美等大国的?

伊拉克要拿石油作武器

巴以冲突已经不能仅仅用中东危机来概括了,全世界都在摒住呼吸关注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石油———这根联系着中东和世界的神经。4月1日,当耶路撒冷再度发生自杀性爆炸、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进入“战争”的时候,积蓄多日的紧张情绪终于爆发,纽约商品的原油价格上涨57美分收于26.88美元/桶,并达到2001年9月19日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4月1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呼吁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用石油做武器,并利用一切经济手段对付以色列和美国,支持巴勒斯坦的兄弟。第二天,伊拉克宣布,准备停止向美国出口原油。不仅如此,伊拉克还向阿拉伯联盟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敦促阿拉伯国家行动起来,如果美国依旧偏袒以色列,那就切断美国的石油供给线。伊拉克还建议,仅仅向巴勒斯坦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远远不够,应该给他们送去武器、资金。

伊朗外长哈拉齐的一番表态更加重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忧虑。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大会的哈拉齐说,伊朗考虑以石油为武器,迫使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让其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出。很显然,伊朗认为伊拉克的“石油牌”是个不错的建议。

13年伊拉克提交给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草案不禁让人想起了29年前沙特阿拉伯的宣言。同样是因为以色列,同样是为了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样以石油做武器。

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维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汽车、飞机、船舶,小到塑料、清洁剂,石油的作用无处不在。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石油,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对13年的石油危机心有余悸,那一次,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石油的威力———不用枪炮、不用流血,却可以制造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效果。

13年,中东局势异常紧张。当年4月,占中东总产油量35%的沙特首次公开声称:如果美国不改变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阿拉伯国家就会减产石油。伊拉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卡塔尔、叙利亚等国纷纷加入沙特的行列。10月,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1月底,阿拉伯国家召开首脑会议,肯定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取的一系列减产、禁运措施。

短短3个月内,原油价格由3.1美元/桶飙升至12.6美元/桶,致使汽油价格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沙特态度谨慎

但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积极响应伊拉克的号召,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29年前第一个拿石油当武器的沙特。这一次,这位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以及OPEC最有影响的成员态度相当低调,沙特外交大臣表示,石油禁运不在沙特的考虑范围之内。

沙特如此低调原因有多方面。首先,13年的石油禁运虽然最后迫使美国和西方社会向阿拉伯世界低头,但胜利的代价是昂贵的。沙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石油出口,减产使它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国民经济接近崩溃,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石油输出国意识到,石油武器其实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因此,一些阿拉伯国家曾经承诺,不会以“石油作为政治筹码”。经过30年的苦心经营,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树立了较高的声望,为了证明自己是可靠的原油供应者,它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诺言。

其次,如果沙特同意支持伊拉克的,无异于否认沙特王储不久前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这个和平呼吁阿拉伯国家恢复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以换取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领土,同意巴勒斯坦建国。

除了沙特,科威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认为伊拉克的是“不可取的”。科威特官员反问道:“如果我们没有了收入,如何继续支持巴勒斯坦兄弟?”

美国能撑多久

美国院发言人里克在听说伊拉克提议用石油当武器后,不屑一顾地称,其他阿拉伯国家是不会接受的。他甚至还嘲笑这是伊拉克的小把戏,它在试图转移视线,让大家忘了武器核查的问题。然而,分析家担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东危机,石油危机也就不远了。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巴以之间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设巴勒斯坦***阿拉法特被伤害、驱逐,甚至了,沙特、科威特等国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稳当”?

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3左右,出口量也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6%。虽然俄罗斯等国近年来的石油出口有所增长,布什也积极呼吁加大本国的石油开、减少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但目前中东仍是美国石油供应的生命线。仅伊拉克一国的石油就占美国进口量的10%。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5.6亿桶,较1985年减少50%以上,只能替代53天的石油进口。美国汽油工业研究基金会分析员拉里·古德斯汀担心地说:“美国已经失去了优势位置,我们的进口保护能力下降得太厉害了。”

如果阿拉伯国家一致行动实施石油禁运,美国能坚持多久?即使后退一步,不会发生石油禁运,因为毕竟美国不可能为了以色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万一中东发生了其他不可控制的意外,导致石油产量骤减,刚刚摆脱新世纪第一次经济衰退的美国又该如何应付?到那时,也许又该有人批评经济一体化了,因为美国经济倒霉,全球经济也会跟着遭殃。

问题2:中东各国石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丰富。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80年左右。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国家。实行免费医疗。货币名称:沙特里亚尔。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据阿联酋通讯社2000年7月1日报道,截止1999年底,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以上。货币名称:迪尔汗 (dirham)。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问题3:几次石油价格抬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石油价格涨 全球股市跌

继9月15日下跌160点后,美国股市像吃了泻药一样,一路下跌。9月18日,道·琼斯指数跌118点,报10808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08点,报3726点,跌穿3800点的心理关口。虽然纽约股市全面下挫,但能源股仍是一枝独秀,艾克森石油上涨1.65美元,以89.65美元作收,再创近1年来新高价。

市场人士指出,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大跌。受美股拖累,全球股市几乎尽墨,其中韩国、印尼、香港股市受到的打击尤其大。

欧洲股市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0.41%,巴黎CAC指数下跌0.64%。伦敦股市幸免于难,金融时报指数收市上升0.22%。

9月18日的亚洲股票市场充满悲观情绪。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油价上涨、华尔街股市下跌以及区内政局不明朗这些负面消息。

韩国股市综合指数跌50.64点,跌幅达8.6%。经纪说,福特公司出人意料地放弃收购大宇车厂,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印尼股市自上星期发生导致15人丧生的爆炸案后,投资者因惧怕恐怖袭击活动,争相抛出手上股票,大市全日下跌31.58点,跌幅达7%,跌至17个月来的低位。泰国股市受到泰铢疲弱和区内股市普遍下跌的影响,9月18日也下跌了2.5%。

在日本,投资者沽出高科技相关股票。日京平均指数下跌152.12点,跌幅为0.94%。

菲律宾股市微跌0.7%,主要是受到比索下跌的影响;新西兰股市周一下跌1%,成交淡静;澳大利亚股市下跌52.5点。

台湾加权指数跌143.15点,跌幅为2.03%。经纪说,投资者担心当局的新经济政策,更加却步。

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8日狂泻689点,以15560点收市,跌幅逾4%,为亚太区内18日股市第三大跌幅。创业板指数收市报414点,再跌21点,创下历史新低位。

(2)高油价可能放慢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9月10日作出日增原油产量80万桶的决定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攀升,18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37美元,再创10年来新高。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虽然高油价不会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但可能导致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

克林顿日前表示,尽管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但美国经济“在中短期内”没有衰退的危险。他认为,美国在抗击这一次油价攀升的冲击方面比以前做得好。克林顿的这番乐观预测并非虚妄之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日发表的最新预测报告,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比去年的4.2%还高出1个百分点。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日前发表的调查报告也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5月份预测的4.9%调高到了5.2%。这与此前3次石油冲击后美国经济均很快陷入衰退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这是此次油价攀升对美国经济没有形成严重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5年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但石油消费量仅增加了9%。信息技术等使用能源少的新经济部门的迅速崛起,也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显示,用于石油的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5%降至目前的约3%。石油开支比重大大下降,其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随之下降。由于以上因素,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美国公司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增加的能源成本,扣除能源和食品两项商品后,美国的“ 核心”通货膨胀率变化不大,这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应付这一次油价冲击方面也取了比较得当的措施。

但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油价仍居高不下,明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慢。美国标准-蒲耳氏公司最近预计,如果今年后几个月油价保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明年底降到25美元,那么,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6%,失业率将从今年的约4%上升到4.5%,通货膨胀率将为2%。但如果这一期间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2%,失业率上升到4.7%,通货膨胀率达到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联储去年6月到今年5月连续6次提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露、以及原油价格上扬和美元实际汇率上升会影响出口,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到3.2%,失业率从今年的4.1%上升到4.4%。

阿尔及利亚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球星

费古利效力于巴伦西亚俱乐部,是一位出色的中场边路球员,尽管他曾为法国U18、U21出场,但成年国家队他还是选择了阿尔及利亚。马吉德-博格拉是阿尔及利亚后防线上的重要球员,他打进了预选赛最重要的一粒进球——主场1比0战胜布基纳法索的全场唯一进球,他现效力于卡塔尔的莱赫维亚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