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伦敦奥运会f1不管用

伦敦奥运拿什么影响一代人 日不落欲重树强国

伦敦奥运会f1不管用

从北京到伦敦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似乎仍在眼前。如今,舞台已转到伦敦。那里将会演绎怎样的奥运?中美金牌大战将掀起多少风浪?刘翔、孙杨、李娜等“中国龙”、“中国凤”还将续写多少?

历史上,英国人曾两次在现代奥运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如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徘徊不前的英国经济则热切期待奥运“反哺”。7月27日,口号为“影响一代人”的伦敦奥运能否为凄风苦雨的世界经济带来一片明媚?

让我们,走近英国,走近奥运。

伦敦“影响一代人”意味什么?

对于英国人来说,如今再一次与奥运牵手,已不再是满足自身的奥运情结,也不屑去树立“日不落帝国”的形象和国威,他们更希望通过奥运来实现人文、经济和体育重回世界中心的雄心。

继1908年第4届奥运会、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之后,2012年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三次来到古老的伦敦。如今,全世界都开始前瞻伦敦奥运。人们好奇本届奥运会将有什么精彩看点,人们也在好奇伦敦奥运会的口号—— “影响一代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走出困境,变被动为主动

6月5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第50天,伦敦奥组委塞巴斯蒂安·科向世界宣称:伦敦已经准备好了,伦敦将信心十足地去迎接这次伟大的盛会。

与往届奥运会不同,总预算仅为93亿英镑的伦敦奥运会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甚至一度还面临停办的危机。然而,睿智的英国人没有退缩,反而在逆境中崛起,在困局中突围,伦敦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危机。为此,英国和伦敦赢得赞誉。

两年前,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由单一国家演变为整个欧元区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去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

英国没有使用欧元,欧债危机对其影响没有对德国、法国那么大,但是这场风暴还是给英国筹办奥运会带来了极大困难。高消费、高是“长期的难题”,已经令英国经济举步维艰。受长期低出生率、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二战后生育潮人口大规模步入老龄等因素影响,从20世纪末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然而,即使经济不景气,社会压力大,欧洲的大多数公众却不愿改变高消费、高的格局,个别欧盟成员国不顾本国财政情况与经济实力,一味寻求与发达国家同等的高。其中欠发达的希腊和爱尔兰较为突出。2010年,希腊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6%,而社会在总支出中的占比更是高达41.6%。

危机令伦敦奥运会两个主要基建工程——预算10亿英镑的奥运村和4亿英镑的媒体中心——开发商资金长时间无法到位。为了节省开支,伦敦甚至取消了4座体育场馆的修建,而把赛事转移到现有场馆内进行。其实,国际奥委会罗格的心中非常清楚伦敦面临的资金问题,他说:“我知道我们在北京的成功之后,步入了经济困难时期。但奥运会以前也曾成功度过难关。奥运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和努力奋斗,就能战胜暂时的困难。”

此前,伦敦曾经主办过两届奥运会,分别是现代奥运的初创期1908年和二战结束之后的1948年。而时隔60多年后再次获得2012年的主办权,使伦敦一跃成为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但说来也很偶然,前两次奥运会都是伦敦接了别人留下的摊子,1908年奥运会原本应该是在罗马举办的,当时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引起一场巨大灾难,意大利无暇顾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于是将奥运会授予伦敦举办。而1948年的奥运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百废待兴,正忙于恢复重建,英国奥委会于1945年10月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举办第14届奥运会,申办城市仅有伦敦一家,因此英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主办权。当年伦敦再次成为奥运会的“救世主”。 1948年的奥运会主办者囊中羞涩,连参赛运动员吃饭都要限量。不过,让人佩服的是,那时的英国并没有打肿脸充胖子,而是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目的只有一个: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办好奥运会。

英国人怎么也没料到,半个多世纪后,当他们第三次享受承办奥运会的荣耀时,居然又面临了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据业内专家透露,原本英国预估约有7亿英镑私人资金注入奥运以及在伦敦以东斯特拉特福周围地区的改建工程。但北京奥运会后,全球银行停止借贷,开发商资金吃紧,纳税人将不得不被动介入。提供1.7万名选手、官员和裁判员入住预估耗资10亿英镑兴建的奥运村,一度成为最头痛的问题。开发商希望在奥运结束后出售部分建筑收回一些投资。负责2012年伦敦奥运基础建设的伦敦奥运筹建局,注资5亿英镑兴建奥运村与媒体中心,其余费用则由私营企业负责筹资。

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阻力,英国人没有退却,而是通过制定系列举措,坚定了决心——要举办一届“节俭”但“赚钱”的奥运。

从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盈利”已经成为各国争相申奥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也不例外,他们在申办时就将奥运能够提升经济作为服众的理由。受金融危机影响,英国2012年上半年经济将为负增长,失业人数将升至285万人。英国更希望通过奥运振兴经济,首相卡梅伦下令额外支出4100万英镑投入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演出,面对民众的抱怨和反对,英国体育部长休·罗伯逊回应道:“之所以要再投资4100万英镑,并不是为了追赶北京奥运会,而是希望人们在离开后英国还想回到这里旅游,让我们的经济及旅游利益达到最大化。”

在金融危机下办奥运难以做到皆大欢喜,但英国要办一届投资回报率最高、最体现可持续性奥运的目标从未动摇。日前,首相卡梅伦自信地表示,奥运期间可能为英国增加10亿英镑的收入,而英国的任务就是将潜在的商机转化为现实。旅游业是英国第五大产业,在奥运会期间推出增加法定日等措施推动旅游业盈利。而为了让英国零售业走出目前的困境,英国放宽伦敦奥运会期间商店周日开门经营的规定,现行法律规定英格兰的大型商场只能在星期天开门营业6小时,而从7月22日开始,商场将可以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8个星期日延长营业时间,据估计,仅此一项就能给各商家带来9000英镑的收益。

此外英国还想利用举办奥运为英国企业开拓市场,重点对象是中小企业。英国投资贸易署的奥运遗产部常务董事科林斯向媒体透露,他们通过奥运推动经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英国企业俱乐部”,这是一个任何企业都可以免费加入的在线商业信息平台,奥运结束后依然使用。另一个是将伦敦繁华地段的兰卡斯特大厦在奥运期间作为英国的“商业大使馆”,向来参加奥运的各国商界人士推广英国企业,据悉,奥运期间兰卡斯特大厦还将举办“中国商业日”。科林斯还透露,英国在给企业搭建商业平台时,遵循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例如通过争取私营部门的赞助和合作,凡是在英国企业俱乐部注册的企业都可以在奥运期间免费使用伦敦市中心的一处高级活动场所,这给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当然,英国的努力能取得多少实绩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正如塞巴斯蒂安·科所言:“奥运会不只是一个17天的活动,申办时我们承诺要对伦敦东区改造,而如今我们开发改造了其中的120公顷。”对于举办伦敦奥运会到底赔不赔钱,伦敦发展署业务支持及推广部总监罗贝德说道:“通过奥运重振伦敦这一世界商业之都、世界金融服务业之都,不能简单地用商业利益来衡量。”

无论塞巴斯蒂安和罗贝德,其实向我们传递了同一个信息:英国举办奥运会更深远的目的是重返世界经济中心,其雄心之大令人刮目相看。不过英国也不会放过眼前的利益,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已销售一空,开幕式的门票已经被炒到了9000英镑一张,仅奥运门票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伦敦奥运会预算的四分之一。奥运会还没有开幕,不过这场盛会很可能成为英国提振经济的强心剂。

借助奥运,重树强国形象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发起。英国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喷气式发动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等等。二百多年来,世界一流的各类大专院校也在英国发展起来。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时期。不列颠王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经失去昔日荣光。

即便如此,时至今日英国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前些年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居世界前五。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由于近几年英镑贬值、金融危机等原因,英国GNP总量一度跌出前五,被法国超过。这让自尊的英国人很是不爽。因此,借助奥运会的东风,英国急需从各个方面提升世界强国的形象。除了振兴经济外,英国还提出口号,要从政治、人文、体育甚至是饮食方面全面“影响一代人”。

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国是希腊,但提起现代体育的发源地,英国则是不折不扣的老大。英国是现代足球的鼻祖,更是诸多小球运动项目的发祥地: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曲棍球、棒球、橄榄球、板球、马球等等……然而,让有些高傲的英国人“脸红”的是,尽管英国在众多体育项目上拥有璀璨的历史,是诸多现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但与世界上其他体育强国、大国相比,他们发明创造的这些体育运动,很多自己都玩不转。另外在一些文化领域英国的身影已处于边缘,这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世界上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剧时,还有多少人对披头士乐队和莎士比亚感兴趣,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面对严酷的现实,英国人摒弃了傲慢和偏见,希望通过再次举办奥运将英国的人文价值观输送到世界各地。据英国媒体披露,英国在申办之初就制定过一份伦敦奥运的战略文件,其中就评估了举办奥运对英国形象和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作用。

奥运口号“影响一代人”,还体现在英国推进“国家统一”的愿望。英国前首相布朗曾发表过捍卫国家统一的讲话,而当时英国保守党***、也就是现任首相卡梅伦也发出过“在一起开更强大”的声音。英格兰尽管是国际大赛的常客,但它代表的只是英格兰,只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通过联合组队以英国的名义出战,意味着一个团结强大的英国出现在世人面前。奥运和足球比赛背后的统一政治姿态,展现了英国进一步作为世界强国的形象。不可否认,每个东道主都期待收获好成绩,家门口作战的英国无疑希望借此机会重返世界体育强国的位置,可光在自行车、皮划艇和帆船上夺金还欠缺说服力,足球作为集体项目金牌分量要更重一些,伦敦希望能找回昔日足球老大的感觉。而英格兰队最近十年在国际大赛中的表现乏善可陈,如果以“大英联队”出战,就可以整合英国最强的足球,像弗莱彻、贝尔和拉姆塞都有机会出战,一旦在家门口拿到足球金牌,会对重新塑造英国的体育强国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严格意义来说,奥运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真正的“英国队”。而这次伦敦奥组委和英国首相都希望能联合组队,这将是奥运会上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英国队。目前,威尔士希望之星拉姆塞和贝尔再次表达了想代表英国参加伦敦奥运的愿望,看来英国所有人聚在一起为夺冠而努力的愿望是难以阻挡的。这或许是伦敦奥运会“影响一代人”又一个极为成功、可载入史册的。

近几年来,英国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借助奥运会,宣传英国,提升形象。

今年4月,在伦敦奥运倒计时100天之际,英国车手汉密尔顿在备战F1中国站之余与姚明一同出现在上海东方明珠号浦江游览船上,为伦敦奥运会“GREAT英国”的全球推广活动倾情助阵,希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来前,不仅向中国公众呈现一个富有生机的英国,也展示英国在创意与创新领域的优势。英国大臣杰里米·亨特表示:“2012年对英国来说是令人激动的一年。全世界的目光不仅会投向伦敦奥运会与残奥会,英国也会迎来女王登基钻石禧年庆典。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与我们一同分享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是GREAT的真正含义及我们希望给中国带来的信息。”

早在两年前英国就表示,在奥运会期间,他们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举办奥运会,不单单给全世界的体育精英创造一个争金夺银的舞台,还将给每一个来到伦敦的人提供一系列免费的具有英国人文气息的活动,英国文化会用一种不生硬的方式输送出去。

目前在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希望借奥运会东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学生汪洋,作为志愿者曾前往英国斯托克波特自治市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他告诉记者,伦敦运动氛围非常好,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看到跑步和骑山地车的人,即使是下雨,也有很多人在运动。

借助奥运会机会,英国人甚至还要为自己国家的“饮食”正名。当年,在伦敦击败巴黎成功拿下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就有些“调侃”也有些“不服”地表示:“奥运会为什么要到一个食物那么难吃的国家举行呢?”事实上,英国饮食的确不受欢迎,也难怪当年法国总统如此揶揄,英国人无法反驳,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似乎也“默认”了。如今,在伦敦奥运会临近之时,英国人开始为英国菜正名,他们盛情邀请很多国家的著名餐馆来伦敦“短暂开业”,为此还推出了临时性质的餐饮执照。

除此之外,英国还将借助奥运会重振英国旅游业的发展。据英国旅游局预计,2012年英国将接待3000人次游客,这将给伦敦带来高达160亿英镑的旅游收入和25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在奥运之后5年,奥运遗产将继续提振旅游业,预计游客数量将增加110万人次,带来7亿英镑的收入增长。

事实证明,试图“影响一代人”的伦敦奥运会,正在向他们的既定目标迈进。对于已经主办过两届、已经在办第三届奥运会的英国人来说,如今当他们再一次与奥运牵手,已不再是满足自身的奥运情结,也不屑去树立“日不落帝国”的形象和国威,他们更希望通过奥运来实现人文、经济和体育重回世界中心的雄心,无论是极力推广英国人文理念、联合组建意义深远的英国国奥队,还是增加开幕式和奥运安保的预算,都体现出主办方为了将“影响一代人”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强大决心。

还有50天,让我们的目光齐聚伦敦碗。

2009赛季f1法国站消失的原因

去年3月,法国汽联就闹过退出风波,当时媒体报道的原因就是亏损严重。这次,法国汽联给出的理由如出一辙——资金紧缺。法国汽联没有详细解释财务状况有多糟糕,但从法国《费加罗报》对2010年F1法国站资金缺口的报道可见一斑。报道称,法国汽联承诺的F1法国站2010年回归,是建立在找到资金的条件下,目前仅有一家集团表示如果赛道迁至巴黎,考虑可能会出比6千万欧元多一点的资金。而马尼库赛道一直在亏损,每举办一次大奖赛的亏损都在2000万欧元以上,其中一半由当地用财政补贴方式解决,另一半摊在法国汽联头上。在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法国“雪上加霜”,没有钱支持,退出也是必然。

不仅是法国,其他欧洲区的赛事主办方也同样感受到金融风暴的煎熬,赛车迷们还可能听到其他大奖赛宣布明年退出的消息。据悉,每年赛事承办地都要向FOM(F1管理公司)交纳一定的承办费用,只是数额各不相同,像新加坡这样的F1新军,第一年的承办费用达到3500万美元,每年还以不低于10%的增幅递增,加上还要购买赛事转播权等,举办一次F1赛事,要花千万美元以上,在F1大部分赞助商资金缩水的情况下,举办这样“烧钱”的运动更加困难。据统计,目前整个F1大奖赛的负债已达16.5亿欧元。

也有原因是马尼库尔的位置离市区太远,而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链接

金融危机波及体坛

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正如海啸般席卷全球,体育圈毫不例外地受到强烈震荡。收缩战线,成为各大组织目前主要的手段。

NBA裁员80人 日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宣布,迫于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萧条,NBA将在美国裁员80人,成为美国本土首家因此次金融危机裁员的体育组织。

阿布损失120亿英镑 一直是体育商业化典型的英超联赛,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拥有切尔西的俄罗斯巨富阿布目前的损失已经高达120亿英镑,这或许是此前切尔西在转会市场动静不大的主要原因。最倒霉的当属西汉姆联队,该队胸前广告主赞助商XL航空旅游公司因金融风暴的连锁反应倒闭,球队只得“裸身”参加英超。一个多月后,去年刚买下该俱乐部的古德姆森也撑不住了,这位冰岛第二富翁成了金融风暴的最新牺牲者,他不得不公开叫卖西汉姆,以求从海外撤资。曼联、利物浦、阿森纳、纽卡斯尔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伦敦奥运村资金短缺 正在筹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伦敦奥委会也无法幸免。由于银行业内部危机重重,负责兴建奥运村的承建商借贷困难,兴建奥运村目前还有2.5亿英镑的资金空缺,因这场金融危机而难以筹措。

中超不可能幸免 在目前中超的6家赞助商中,佳能和耐克受金融风暴影响最明显。据财经媒体报道,佳能的年度净利润将衰退12%,是其9年来首度衰退。耐克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全球销售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0.4%。为尽早自救,刚过完“十一”长,2009赛季中超商务工作就提前开始运作。

F1赛车的来历

1948: 在法国Pau小镇举行的比赛首次用了统一的规则(a formula), Formula One由此得名。

1950:只到1950年,首届F1冠军赛才正式举行,而此时也只是根据赛车的得分进行评奖。当时,参赛的赛手仍沿用1947年由FIA制定的规则。这一规则是参赛的赛车可搭载4.5L非涡轮增压或1.5L涡轮增压发动机。1950年5月13日,首届世界冠军大赛在英国的Grand Prix 的银石赛道(过去是一个场)举行。意大利人Giuseppe Farina为阿尔法罗密欧车对应的胜利,同时也成为首任世界冠军。

1952:由于F1赛事组织尚缺乏支持,比赛被迫用F2赛车进行;在F2比赛规定参赛的赛车只能装备排量不超过2.0L的非涡轮增压发动机。

1954:这一年GP赛车接纳新的F1比赛规则。最大排量为2.5L非增压发动机或最大排量0.75L的增压发动机。梅塞德斯.奔驰车队也在这一年重新投入比赛,并在法国朗斯的GP分站赛中赢的首次胜利。代表玛莎拉蒂和梅塞德斯.奔驰出战的Juan Manuel Fangio获得了这届大赛的分站冠军。

1959:后驱GP赛车开始取代前驱赛车成为比赛的主角。Bruce Mclaren在美国Sebring的GP分站一马当先,成为最年轻的冠军赛手

1961:有关1.5L发动机的赛车的规定开始实施。在这一年里,Giancarlo Baghetti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首次参赛就囊括冠军的车手,而Phil Hil为美国争取到第一个F1世界冠军头衔。

1965:Jackie Stewart 首都代表BRM车队亮相GP赛场。

1966:有关3L发动机赛车的规定出台。Bruce Mclaren 创建自己的车队并打造出搭载福特发动机得第一款麦克拉伦赛车,但是车队并没有在当年的赛事中获得成功。

1968:赞助商凡是首次出现在F1比赛中。这也意味着F1具有民族色彩时期的结束。这一年,赛车第一次加装了尾翼,从而提升了整车的下压力。在德国霍根海姆举行的F2比赛中,Jim Clark不幸身亡。麦克拉伦车队创始人Bruce Mclaren 亲自参加比利时GP为车队第一次赢得冠军称号。

1969: Matra、莲花和麦克拉伦车队分别尝试改用四驱车,但都失败了。Jackie Stewart 赢得了第一个年度冠军车手称号;Bruce Mclaren在英国Goodwood测试一款Can-Am赛车是意外身亡;Jochen Rind在意大利GP排位赛中丧命;此后他成为唯一一位在死后获得F1总冠军的车手。

13: 麦克拉伦车队推出经典的M23赛车。该车在此后的六个赛季里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比赛。在加拿大站的比赛中,安全车第一次被用到F1的比赛中。

16:Tyrrell(泰利尔)引进了刘伦赛车的概念在Nurburgring的一场事故中,尼克劳达被严重烧伤。麦克拉伦车队的James Hunt 赢得概念的世界冠军。

17 Patrick Head (海德)加入威廉姆斯车队。第一辆配备涡轮增压器赛车的雷诺Rs01,在英国站的比赛中亮相。

18 米其林正式加盟F1,FIA 聘请Sid Watkins教授担任医疗指导。飞剑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就几乎将南非站的比赛冠军囊入怀中。F1比赛开始用一种新的安全措施,即为了避免在第一圈赛车拥挤相撞造成的事故,医疗车需同时在外道尾随赛车,以其能够尽快的取相应措施

1980:Alain Prost驾驶着麦克拉伦赛车参加了阿根廷站的比赛。莲花车队的Nigel Mansell 曼塞尔(文素)首次出现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 Ron Dennis接管麦克拉伦车队,同年该车队推出由John Barnard 设计的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底盘的赛车。

1981:由于FIA规定,所有车手必须拥有超级驾照,在南非站比赛前,大批反对这项规定的车手宣布罢赛。

1982:Colin Chapman 莲花车队的缔造者及F1赛车最具有革新精神的设计者,死于心脏病在荷兰站的比赛中麦克拉伦首次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巴西 SENNA正式宣布参加F1澳大利亚站第一次全部由安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赛车参赛。

1985:米纳尔迪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Benetton与Toleman车队之间的生意越来越密切,最初其作为赞助商(贝纳通曾赞助过阿尔法罗密欧和泰利尔车队)不久之后便收购了Toleman车队,并在1986年以贝纳通车队之名参加F1比赛。

1987:威廉姆斯老板弗兰克威廉姆斯在Paul Ricard驾车从试车场返回家中时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受伤导致瘫痪。匈牙利站是在废除“铁幕”政策后第一场比赛。

1988:Adrian Newey 被任命为March车队的技术总监。FIA规定赛车的发动机需配置规定的涡轮增压装置,以减少驱动力。但是在1989年取消了该规定,转而要求3.5L排气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且不能超过12缸。SENNA赢得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0 :曼塞尔宣布退出F1

1991:哈基宁,舒马赫成为F1车手乔丹车队成立推出乔丹191赛车麦克拉伦赢得第七个年度总冠军

1992:舒马赫在西班牙取得第一个分站冠军。本田推出F1

1993:麦克拉伦车队分站冠军数目第一次超过法拉利Prost宣布退出F1,他的四次总冠军在当时今落后于方吉奥的5次

1994:梅塞德斯奔驰组建索伯车队,并借入股IImor涉足赛车发动机制造业。随着牵引力控制及主动悬挂系统限制的取消,今站加油重新推出。SENNA和Ratzenberger在伊莫拉不幸丧生舒马赫成为第一个获得F1总冠军的德国人

1995:麦克拉伦开始与奔驰在研发发动机上合作。舒马赫赢得第二个总冠军。哈基宁在澳大利亚站的排位赛中严重受伤

1996:舒马赫加入法拉利维伦纽夫加盟威廉姆斯雷诺和Elf宣布推出F1数字电视转播技术引入F1比赛Hill获得年度总冠军,HIll父子成为第一对F1总冠军父子

19 :Newey离开威廉姆斯加盟麦克拉伦,成为车队总监。石桥涉足F1Berger宣布推出F1维伦纽夫获得年度总冠军

1998:为了控制F1赛车的车速,FIA公布了一些新措施,包括赛道变窄,使用有坑纹轮胎麦克拉伦的回转制动技术被禁用。哈基宁获得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1999年:舒马赫在英国站受伤,此后7站他未能上场马来西亚的雪邦投入使用法拉利16年后第一次获得车队总冠军

2000:年在意大利站一位工作人员被撞身亡,F1比赛中有关碰撞测试的规定作了相应的改动。

2001 :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装置在西班牙站使用

2002:超过19000转每分钟的BMWP82发动机首次出现舒马赫获得第5个年度总冠军

2003:舒马赫获得第六个年度总冠军,成为F1世界第一人,阿隆索成为史上最年轻的GP冠军

2004:第一届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

2005:雷诺车队成为F1车队总冠军,阿隆索成为车手总冠军,土耳其首次举办F1

2006:阿隆索蝉联车手总冠军

2007:莱科宁以1分优势,成为F1车手总冠军

2008: 汉密尔顿以1分优势,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车手总冠军,新加坡首次举办F1。12月本田车队宣布退出F1

2009:重新使用光头胎,部分车队引入KERS(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动力回收系统。7月底,宝马-索伯宣布2010年将退出F1。

2010:使用标准引擎(由于各车队反应不一,暂时还没有确定)。

F1的魅力

Fl,中文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所谓FIA,是Fl的主办单位——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是Max Mosley先生。 FIA与Bernie Eccelestone所拥有的 Fl管理公司FOM(Formula One Management)关系密切。总部设于英国伦敦的FOM,负责的是Fl 在世界各个赛站的商业与广告业务。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从1950年起举办的The FIA WOrld Championship上开始的。为何叫做Formula(方程式)赛车呢?Formula其实就是“规则与限制”的意思,因为 Fl比赛是在FIA所制订的规格与规则下来制造赛车以及进行比赛。所有参加的队伍都必须遵守这套如方程式般精准的规则。而且除了Fl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等级的方程式比赛,诸如F3、F3000、 Formula Ford(福特方程式)、For- mula Renault(雷诺方程式)等等,它们都属于方程式赛车的一种,只是各自的规范不同,而Fl是FIA 所制订的方程式赛车规范中等级最高的,因此以1命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