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祥云火炬价值-奥运火炬祥云设计理念
奥运火炬叫“祥云”有什么意义吗?
北京奥运会火炬外形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而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这是因为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而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北京奥运火炬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
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火炬燃料无污染
火炬内部系统的设计,选择了年过六十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作为总设计师提出的方案。航天科工集团为刘兴洲院士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身高”72厘米,“体重”985克的北京奥运火炬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技术高度。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燃烧时间为15分钟。而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在火炬的设计工艺方面,火炬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使火炬十分轻盈。在火炬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使手感舒适而不易滑落。
而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资料:
祥云火炬的象征意义
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这一颗有力的心脏。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典色彩,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艺术设计与科技水平,体现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用源于汉代的漆红色绘制出祥云图案,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路线通过穿越具有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这一象征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贸易之路,行经世界五大洲,并且到访奥林匹克圣火不曾到过的地方,就如其主题“和谐之旅”所诠释的,将会把友谊和尊重带给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以及不同信仰的人们。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出色设计也为火炬接力增添了独特的中国色彩,“祥云”将北京奥运会吉祥、祥和的信息传到了全世界。我深信,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会在全世界人们的记忆中留下许多不同寻常的记忆,创造出新的梦想。
火炬接力活动将在世界五大洲和中国广泛开展。这将是现代奥运史上路线最长、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接力活动。我们希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能够把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传遍全球,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对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热诚;能够充分展现途经各国、各地、各城市的秀美风光、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能够进一步传播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丰富内涵,向各国人民发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邀请,共享北京奥运会的欢乐和荣耀。
奥运火炬"祥云"的意义是?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祥云火炬的详细介绍
●祥云简介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于2007年1月正式发布。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祥云诞生记
2005年8月,北京奥组委开始了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
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
2005年12月8日,联想创意事业中心火炬设计团队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2月28日,联想创意事业中心提交方案,进入初评阶段。
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2006年3月16日,“祥云”设计方案从388件作品中进入前九名。
2006年6月1日,“祥云”进前四。
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
2007年1月,“祥云”方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祥云艺术和技术特色
艺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工艺上,为了适合各种体型和年龄的传递者,火炬要求尽可能轻巧,因此外壳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可以在恶劣天气如阵风、大风、强风(每小时≥65公里)、雨(最大雨量为每小时50毫米)、雪和冰雹等保持燃烧,并且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可以被清晰识别,完全满足各种拍摄和电视摄像的要求。
外观轻盈的奥运火炬,拥有一颗奔腾的芯,火炬燃烧技术也是火炬上天入地的保证,尼奥运会进行了史上首次水下火炬传递—圣火由潜水运动员带到了水下,设计师解释说,火炬上装有特别设计的火焰舱,取化学方法使火炬不论在空气中还是水下都能产生火焰。
圣火登顶珠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熄灭,作为奥运精神象征的圣火,永不熄灭自然成为最关键的要求,不论强风、暴雨又或大雪、冰雹,火炬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燃烧。依据国际奥委会要求,一旦火炬中途熄灭,就要用安全灯点燃,安全灯中保存着从希腊集的火种,但如果安全灯熄灭了,就得到希腊重新集。
已经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的中国,将圣火珠峰从技术角度分析并非难事,,北京奥运火炬在设计之初,就对火炬提出了苛刻的技术指标,不论是阵风、大风、甚至达到每小时85公里到100公里的强风,以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又或最低零下6度到最高45度的温度条件,都要保证火炬正常燃烧,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将保证奥运火炬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高度,而此项技术则被视为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核心机密,不曾外泄。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由航天科工集团负责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
祥云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
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为了让跨越五洲传递的奥运火炬能向世界传递千年华夏文明,设计团队选用带有中鲜明国文化符号特征的漆红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主题色。
因为中国盛产漆树,大漆的应用和漆器文化在中国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巧妙地将漆红色应用在“祥云”铭文、火炬把手和其它一些细节中,来传达热情喜庆、祥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因此,怎样调出地道的中国漆红色,就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设计中反复斟酌的关键环节。
初选告捷后,联想设计师周兰和章骏、史晓岩几个人组成设计调整子团队,根据北京奥组委的反馈,做“祥云”奥运火炬的整体比例分析、整体造型调整和建模、红颜色的优化以及使用性的改进。
为了让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上半部云纹图样的漆红色能最完美地表现出华夏文明特色,周兰煞费苦心。那段时间,她不仅仔细研究了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收藏的各种不同时期的漆器的颜色效果,还频频奔波于北京各处的漆器古玩市场,去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古代漆器的资料,从中寻找对中国传统的漆红色的最好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周兰开始调制色板。每块色板调出来以后,她都要在不同的灯光下比较色板在不同场景下的视觉效果。为了弄清不同色板呈现效果的细微差别,周兰就拿着色板两两比较,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调制了三轮共计十八块色板,周兰终于调出了十足中国味的漆红效果。周兰还建议把火炬手握部分喷上漆红色的橡胶漆,这样不仅增加了火炬手使用时的触感,还使最终的祥云火炬上下都洋溢着东方文化细腻宜人的感受。
设计调整子团队在火炬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是1:1还是黄金分割更好的问题上也煞费了一番心机。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战略总监仇佳钰多次参加设计调整子团队的讨论,用纸卷来模拟不同比例的呈现效果,反复征求大家意见。调整到黄金分割比,火炬看起来似乎是更优雅了一些;但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强调阴阳平衡、中正大气的中国式审美。团队最后还用铝材分别做成黄金分割比和上下比例是1:1的手板反复推敲,大家觉得还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整体所体现的鲜明华夏文化特征。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亮相,这个火炬有什么寓意吗?
事情起始
六年前,北京携手张家界成功的获取了2022年的冬奥会举办权,北京也成了第一个双奥之城。现在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只剩下一年,我国的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北京冬奥会火炬也已飞扬亮相。网友们看到后纷纷表示这个火炬真的是太好看了,期待传递火炬时的场景。你知道这个火炬有什么寓意吗?
具体分析每一个产品的诞生背后都有着很多故事,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火炬,从设计之初到现在的亮相,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这关乎着我们的形象,如果设计不好,该如何向群众交代,如何向全世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设计团队顶住来压力,为我们带来了十分精彩的作品。据火炬设计团队的介绍,这个火炬蕴含着三层寓意:一火炬整体是一个祥云的形象,寓意着吉祥如意,这也是对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承与改进。二是此次火炬取了金色和银色,寓意着辉煌与梦想,还体现了冬奥会的价值观。三是剪纸风格的雪花样式,直观的体现了本次奥运会的主题。据悉火炬的材料是由碳纤维及其他复合材料组成的,是非常的轻便,也是非常的耐高温,此外火炬还可以抵御十级程度的大风。
写给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举办冬奥会的意义是啥,觉得这就是一个浪费钱的项目。其实不是的,这样我国由体育大国变为体育强国,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必须要在自己门口让全世界感到惊艳,还记08年奥运会之前,我们的体育一直不被世界认可,在举办奥运会后,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体育是多么的厉害,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的国家形象,举报冬奥会也有相同的意义。
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中国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外观和意义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