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乒超联赛 赛制-乒超联赛有升降级吗

哪位知道,2010年莫斯科乒乓球世锦赛,夺得女子团体冠军的新加坡队的成员资料简介?

乒超联赛 赛制-乒超联赛有升降级吗

姓名:冯天薇 小名:乐乐 出生日期:1986年8月31日 原籍: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身高: 1.64米 / 5尺5寸 体重: 58公斤 / 128磅 职业:乒乓球运动员 打法: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世界排名:第2名(2010年4月的最新世界排名) 08乒超俱乐部:山东鲁能·潞安集团 09乒超俱乐部:北大方正 冯天薇5岁开始打球,7岁就开始拿到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19年,只有11岁的冯天薇被黑龙江体育运动学校破格录取,和比自己大四、五岁的队员一起训练。在2002年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夺得女单冠军(在比赛前20多天,天薇爸爸因病去世,她顶着丧父之痛,踏上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赛场,夺下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青年队。进入国家二队后,成绩一直不错,正当她自信满满地向一队发起冲击的时候,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坎坷。第一次一二队升降级比赛,取前10,冯天薇列第11,与一队擦肩而过。不久后,冯天薇被诊断出心肌炎。2005年的一天,教练吕林找到她,问她有没有意思到日本打职业球。“教练当时说,你的身体,万一怕出什么事,可能也支持不了那么大压力和强度训练。”于是天薇选择去到日本打联赛。这个决定,几乎意味着冯天薇从此告别了世界乒坛的最高舞台。直到2007年初,她到陕西训练时,遇到了伯乐刘国栋。“你怎么胖成这个样子呀?”这是刘国栋和她说的第一句话。一两天后,刘国栋主动找了冯天薇。当被问到这一幕命运的转折点,冯天薇嘘了口气说:“他没说太多,就说了你在哪儿打球?我说:日本;他说,你想不想来新加坡打球?来新加坡可以参加世界比赛,你考虑一下,我说,我考虑一下。” “我觉得我还是特别的,很多好的事情都会找上我。嘴上说我考虑一下,其实心里已经答应了 ,就觉得机会终于来了。”07年3月正式加入新加坡乒总,开始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

姓名:王越古(Wang Yuegu) 性别:女 国籍:新加坡 生日:1980.6.10 籍贯:辽宁鞍山 身高: 160cm 体重: 52Kg 项目:乒乓球 打法:右手正手反胶、反手生胶 主要战绩:19年全国乒协杯第二名,全国八运会混双铜牌;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日本站女单冠军、俄罗斯站女单亚军、德国站女单冠军; 1980年出生的王越古6岁时开始跟随鞍山铁东体校的石海梅教练学习乒乓球,很快便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在1989年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比赛中,9岁的王越古获得女单比赛的第一名。1990年,王越古被八一体工队挑选入队训练,1993年进入国家二队。1995年进入国家一队。19年全国乒协杯击败王楠、李菊获得亚军。由于右脚踝的伤势,王越古做了一次大手术,但随后,在国家队失去位置。 2001年,王越古以中国乒协的名义交流到日本打球。她在日本征战四年,其中三年还取代前中国名将何智丽,成为全日本女单冠军。 2005年,王越古接到新加坡国家队的邀请,并加入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同年6月首次代表新加坡参加韩国公开赛,阔别国家赛场6年的王越古与队友配合,获得女双亚军,并打入女单复赛。 2006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中,王越古获得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俄罗斯站女单亚军和德国公开赛冠军。已经成为中国女单的主要对手之一。 原籍中国辽宁省的乒乓球女将王越古日前正式入籍新加坡,她将和李佳薇,孙蓓蓓联手代表新加坡出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越古的加盟也大大增强了新加坡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整体实力

孙蓓蓓个人简介

姓 名: 孙蓓蓓 (SUN Bei Bei) 生 日: 1982年08月21日 身 高: 1.55米 / 5尺1寸 体 重: 58公斤 / 128磅 国家/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 别: 女 大 项: 乒乓球

运动经历

孙蓓蓓山东人。2004年到新加坡留学,2006年9月获得新加坡国籍。技术特点:左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现世界排名第41。横板两面弧圈打法,正反手攻击力都不弱。孙蓓蓓去新加坡发展之前是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球员,2006年亚运会女团半决赛中,她发挥非常出色,为新加坡战胜上届冠军朝鲜队立下汗马功劳

马龙今天的比赛怎么在电视上看不到

电视没有转播。

早年经历

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

1993年,马龙父亲因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而让5岁的马龙开始学习打乒乓球。

1999年,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第34届世乒赛冠军王俊。

2001年,13岁的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然而正值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继续学习乒乓球。

运动经历

2002年,马龙参加山东日照的优秀苗子集训,在60多人参加的集训中获得20多名,入选国家二队。?

2003年,在进入二队后第一次参加的升降级比赛中,马龙获得了12个人中的第二名的成绩。随后,他凭借此成绩进入了国家一队的二组。

2004年,马龙在乒乓球亚青赛中获得男团、男单、混双冠军,男双亚军;在乒乓球世青赛中获得男团、男单冠军,男双、混双亚军。同年10月,马龙在全国锦标赛男单比赛中一路击败刘国正、王皓和李平进入决赛,最后负于王励勤获得亚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龙

胡丽梅的人物生平

1995年生。2011年入选了国家队。

2013年在国乒女队的一二队升降级比赛中,二队前三名胡丽梅、木子、刘高阳和一队的刘曦、张蔷、江越打循环赛,结果胡丽梅打了第一,成功升入一队。  还没有结束,由于女乒第二阶段选拔赛郭跃临阵伤退,结果在比赛当天上午,胡丽梅接到通知,作为一二队升降级的第一名,胡丽梅得以以替补的身份顶替郭跃,参加本次直通赛。结果胡丽梅一路获胜,闯进决赛。

虽然在决赛中负于武杨未能拿到第三张巴黎世乒赛的门票,但在次日以4-1再胜丁宁而获得参加巴黎世乒赛单打比赛资格。这样她就成为国乒历史上第一位从未参加过任何国际比赛就直接参加世乒赛的队员。

一个没有参加过国际比赛、没有打过乒超联赛、没有世界排名的青孩成为国乒公开选拨机制最大的受益者,其黑马成色堪比NBA的“黑八奇迹”,就如94年的西部第八掘金队淘汰第一的超音速队、07年的西部第八勇士队淘汰第一的小牛队、2011年西部第八灰熊队淘汰第一的马刺队、2012年的东部第八76人队淘汰第一的公牛队一样神奇;比起98年德甲“升班马”凯泽斯劳滕队夺联赛冠军的奇迹来,胡丽梅也毫不逊色。

胡丽梅能够创造奇迹,得益于她是反手长胶削球打法(旋转更强),这种打法在中国女乒已经绝迹多年,象范瑛和武杨都是反手正胶或生胶削球打法(更适合快攻)。

2013年5月在巴黎世乒赛女单资格赛上两战两捷,以两个4:0横扫对手。在中国乒乓球“直通巴黎”的选秀赛中,这位山东的削球手一鸣惊人,先后以3:0击败丁宁等几位名将,顺利闯入巴黎。她此前无任何世界大赛经历,也未参加过乒超联赛,更没有国际排名(前200位),是典型的“三无人员”,可她正在成为中国乒乓球塑造的新神话。

为什么乒乓球的马龙世界排名那么前!?

出生年月:1988-10-20

身高:175cm

体重:64公斤

奥运会报名项目:乒乓球

运动经历:

2004年世青赛单打第1名

2004年全国锦标赛单打第2名

曾效力俱乐部:

平均技术统计

球员 胜场次 负场次 总场次 胜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马龙 单打 12 10 22 54.55 698 671 50.99

交手纪录

单打

邱贻可 0 : 3 马龙

9-11 8-11 4-11

单打

柳承敏(韩国) 3 : 2 马龙

6-11 11-7 9-11 11-4 11-5

单打

马龙 3 : 1 陈玘

11-8 8-11 11-5 11-9

单打

刘国正 3 : 0 马龙

11-8 11-9 11-7

单打

孔令辉 3 : 1 马龙

11-9 11-4 8-11 11-8

单打

马龙 3 : 1 雷振华

7-11 12-10 11-8 11-9

单打

马龙 3 : 2 徐辉

7-11 11-5 10-12 11-3 11-7

单打

孙健 2 : 3 马龙

11-4 9-11 11-7 9-11 9-11

单打

马龙 0 : 3 秦志戬

9-11 5-11 6-11

单打

马龙 3 : 1 张超

8-11 11-3 11-5 11-6

单打

马龙 3 : 0 李陟

11-4 11-8 11-5

单打

马龙 0 : 3 王皓

3-11 6-11 4-11

单打

马琳 3 : 1 马龙

11-9 8-11 11-6 11-9

单打

马龙 3 : 0 李平

11-6 11-7 11-9

单打

马龙 2 : 3 朱世赫(韩国)

11-7 11-8 6-11 9-11 7-11

单打

陈剑 3 : 2 马龙

8-11 12-10 7-11 11-8 11-7

单打

王励勤 2 : 3 马龙

8-11 11-4 10-12 11-7 6-11

单打

张洋 0 : 3 马龙

5-11 6-11 2-11

单打

丁松 2 : 3 马龙

11-9 8-11 9-11 11-9 4-11

单打

单明杰 0 : 3 马龙

5-11 5-11 11-13

单打

马龙 1 : 3 刘国正

8-11 6-11 11-1 4-11

单打

徐辉 3 : 2 马龙

11-13 11-6 11-1 8-11 11-8

中国乒乓球队昨天踏上不来梅世乒赛的征程。在男团阵营中,刚刚年满18岁的北京小将马龙是年龄最小的队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世界比赛。入围世乒赛阵容,几乎就意味着马龙本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个冠军,让年轻的马龙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

初进世乒赛煎熬中等待

马琳、王皓和王励勤三员大将拿到了德国世乒赛的参赛资格。在还剩下的两个名额中,陈玘、马龙和郝帅都是入围的热门人选。事实上,作为奥运会男双冠军,又是上届卡塔尔世乒赛团体赛的替补选手,陈玘的入围也没有太多意外,最大的悬念就是在小将马龙和郝帅之间二选一。

“我有一定的信心,但把握不大。”坐在运动员更衣室里,马龙回忆起那段等待名单出炉的日子:“主要因为年初的公开赛让我去了,可我打得一般。然后队内的循环赛也打得不太好,脚又扭了。”

马龙一直在忐忑地等着宣布结果。结果出来后,他的焦虑却并没有因为入围而消退:“担心自己打不好,之后又觉得自己整体实力还不够,有点儿怕输球。”小马龙坦诚地说:“我也知道,这次教练让我去世乒赛,最主要就是因为我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比较大。我肯定是第5号,不会担最重的任务,但还是怕发挥不好。”

或许正是由于担心,马龙在福建封闭训练中也极为刻苦。不仅如此,刘国梁还把马龙和马琳安排在一屋,马龙得到了不少额外收获。

原本鞍山苗到京跳

马龙是辽宁鞍山人,5岁时学打乒乓球。7年后,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34届世乒赛冠军王俊。马龙在省队训练了两年,并不被看好,13岁时一度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的是,一次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关华安教练一眼就相中了马龙,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的小马龙更为投入乒乓球的训练当中。他训练相当紧张,有的时候他爸爸不得不给教练张雷打电话,拜托他让马龙给家里打个电话。刻苦训练的马龙在2002年有了回报,在山东日照的全国后备苗子选拔中,马龙地得到了国家二队教练的垂青。

当时马龙在60多人中仅名列中上游,但他凭着出色的球感入选国家二队。2003年,进入二队后第一次参加升降级比赛,马龙就在12名选手中打到第二名,成为国家一队二组最小的队员。从区体校到北京队,再到国家一队,仅仅两年时间,小马龙就连升。同年,马龙获得了参加世青赛的机会,夺得了团体冠军、混双亚军。

2004年神户世青赛,从1/4决赛苦战中国台北,到半决赛险胜日本,再到决赛迎战韩国,马龙每场比赛都为中国队拿下2分,成为男队卫冕的第一功臣,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获得了男单的冠军。接下来,马龙在无锡全国锦标赛上,战胜了刘国正、王皓和李平,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王励勤获得亚军。

二零零五年峥嵘初显现

中国乒乓球队,一向不乏新星出现,2002年有了王皓,2003年出现邱贻可,2004年涌现出陈玘,而2005年则属于马龙。

2005年,马龙有着一连串辉煌的战绩。在年初的卡塔尔公开赛上,首次参加单打比赛的马龙第一轮就淘汰了刚刚获得欧洲12强桂冠的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谈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成人赛事的经历,马龙回忆说,那时候最紧张的是预选赛,三场小组赛完了之后心里就平静多了。此后,马龙在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上,接连战胜了波尔、施拉格。

在国内赛场,马龙是北京男乒征战乒超的头号主力,在与国内最强的顶尖选手碰撞中,赢过王励勤、秦志戬,也赢过王皓、邱贻可。在南京十运会赛场上,马龙不仅帮助北京男乒挺进团体8强,还在男单和男双获得两枚铜牌,包括男单三四名决赛战胜了马琳。

在这些战绩中,马龙最看重的还是两胜波尔的比赛:“波尔是外国选手,又是我们中国队的头号对手,分量还是比较重。教练也比较看重这两场赢球。”马龙分析说,赢王励勤毕竟是联赛,也没什么。在十运会上战胜马琳夺得铜牌之后,小马龙甚至没有给家里打电话。谈到这件事,马龙腼腆地笑了:“就是没想打,他们自己会到网上看的。”

除了奥运会还想大满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马龙刚刚20岁。在马龙的心中,2008年奥运会更是自己奋斗的目标:“2008年奥运会争取能参加吧。不过,肯定还是很难的。现在的规则只能报3个人,到时候肯定是需要最稳当、实力最强的上。竞争会很残酷的。”的确,2008年的竞争将面对的是王皓、陈玘,甚至可能是马琳、王励勤。

问及马龙是否有自己崇拜的乒乓球偶像,马龙很认真地反问记者,是所有的,还是现在打球的?“原来就崇拜刘国梁和孔令辉,都是大满贯嘛。后来也崇拜老瓦,他也是大满贯,而且雅典奥运会上还能够赢马琳,确实很不容易。”言语中,马龙对大满贯也充满了渴望,“大满贯离我还很遥远呢,现在就是个梦想。”

教练印象刘国梁:马龙尚须努力

在主教练刘国梁眼中,马龙很像当年的孔令辉:“马龙打法有特点,手感很好,技战术的思维也比较不错。现在他也是处于一个成长期,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力量还不够,打球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比赛经验的积累,总之,距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刘国梁认为马龙是块需要打磨的璞玉:“最终确定他参加这次世乒赛一方面是因为马龙在去年下半年国际公开赛和全运会成绩都比郝帅要好,另外在双打方面也更强一点。当然更主要还是从2008年奥运会战略考虑,相比之下马龙年龄更有优势。”

邱贻可、陈玘相继出现纪律问题,小马龙倒是很让刘国梁放心。“虽然他更小,但属于比较好管理的队员。”刘国梁欣慰地介绍,“现在马龙是他这年龄段中比较突出的选手,他后面比较突出的选手还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世乒赛,能够让马龙进一步成熟起来。”

记者观察:外表很腼腆内心有主意

来自鞍山的小马龙很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他心里面却很有想法,教练们也都称赞他非常会动脑子。在场上比赛时,马龙非常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在场下的马龙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平时坐火车到外地参加比赛的时候,总是他张罗大家一起打牌。据张雷教练介绍,由于打牌时总是能精确地算计出别人手里有哪些牌,马龙的胜率非常高。

刚刚18岁的马龙显然还是个大孩子,魔兽游戏、周杰伦这些时下中学生最喜好的东西,马龙都十分热衷。在看着周杰伦一边唱歌一边弹钢琴的时候,马龙甚至产生去学弹钢琴的强烈愿望。在训练之外,马龙也同样依然爱玩爱闹,他曾经一声不吭地把教练电脑的桌面换成自己打球时的照片,使得教练每次用电脑的时候不得不“欣赏”一下他的英姿。

父母一般要隔三四个月才来看马龙一次。与许多上学的孩子不同,马龙早已习惯远离家的日子,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乒乓球。第一次世乒赛之旅让小马龙背负上了一些压力。的确,对于才18岁的他来说,走向辉煌的乒乓之路才刚刚开始。

新闻链接:国乒西装革履踏上世乒赛征程

参加48届世乒赛的国乒将士昨天踏上了卫冕征程,他们将前往奥地利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有意思的是,这次出征队伍全体都穿上了整齐的西装革履,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也让简单的送行仪式其乐融融了。

昨天中午时分,不能随队出征不来梅的国乒将士们早早在训练局公寓门口拉好横幅———“出征不来梅捧回冠军杯”。一身整齐的西装和皮鞋,王楠第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本次出征,中国队特意给每个队员都量身定作了蓝黑色竖纹休闲西装和皮鞋,还配上了红蓝相间的领带或方巾。“整得跟个白领似的。”王楠看着自己的行头乐个不停。

与王楠相比,曹臻、陈晴这些小队员们对付西装革履就很是费劲了,特别是漂亮的方巾,怎么也摆不妥当。于是,大姐姐王楠一直忙个不停,成了服装指导。最令男队小伙子们头疼的则是领带,无论是马琳还是王励勤,虽然在球场上威风八面,但在领带面前都只能束手就擒:“我真的不会,从来没弄过这东西。”王励勤呵呵地笑着,极为不习惯正装的他甚至穿着休闲鞋就出来了。

难得一见的正装也让队伍出征增添了几分情趣。女队主教练施之皓就笑着表示:“现在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能等到了不来梅的时候才能有那种参赛的感觉。”对于自己第一次带队出征世乒赛,施之皓看得很开:“对我来说,不光这是第一次,包括亚运会也会是第一次,奥运会也是第一次,所以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则是第二次率队参加世乒赛团体赛了:“这次以年轻选手居多,应该不会像卡塔尔那样一路都是3比0了。”

经过不懈努力,马龙随队友一起夺得2006年世锦赛男团冠军。

扬奥运精神 巴蜀健儿赛场铸辉煌

从左至右:陈龙灿、邹凯、高敏。展览方供图

1988年汉城奥运会,陈龙灿和队友为中国争得 历史 上首枚乒乓球奥运金牌;高敏也在同届奥运会上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第一位奥运体操“五金王”邹凯高高举起“五金冠”卷轴……在为国争光的奥运赛场上,四川运动员从未缺席,而“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也流淌在巴蜀儿女的血液里。

2021年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启幕,由777人组成的中国 体育 代表团亮相东京,其中运动员431人,这也是中国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全球正式进入“奥运时间”,而正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举行的“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以下简称为“主题展”)上,几位四川奥运健儿的照片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1 创 历史 新都小伙夺中国乒乓球奥运首金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来自四川的陈龙灿携手韦晴光(广西)进入乒乓球男子双打决赛。他们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没有气馁,以旺盛的斗志坚守阵地,一个把持近台,一个负责中台,通过默契的配合,灵活的球路,最终以2:1成功逆转。

虽然最终和单打冠军擦肩而过,但陈龙灿和队友在双打比赛中圆了梦,拿下了这块男双金牌。这是中国在奥运 历史 上的第一枚乒乓球金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仅有的五枚金牌之一,意义非凡。夺冠当晚,两人几乎一夜未眠,“隔一会儿就把金牌拿出来摸一下,我和韦晴光就这样聊了一晚上。”陈龙灿回忆说。

作为右手直拍正胶的中国近台快攻打法的代表性选手,陈龙灿先后获得1985年世乒赛男团冠军、1986年世界杯男单冠军和1987年世乒赛男双冠军。他在1987年当选全国首届乒乓球十佳,还获得世界最佳乒乓球运动员奖——约拉奖。

2001年,以交流运动员身份东渡日本10年的陈龙灿回到成都,毅然担起四川女乒俱乐部总经理这份“苦差事”,在四川女乒降级两年之后的2004年,陈龙灿硬是帮助川妹子成功地从甲A重返乒超联赛。2006年,陈龙灿在四川男队做了一年主教练,在这期间,四川男乒也在乒超联赛保级成功。

2010年,陈龙灿被西华大学聘为副教授,主教乒乓球专业及普修课程,同时他还兼任西华大学乒乓球队的总教练,负责相关训练和比赛工作。迈入人生的第56个年头,陈龙灿依旧活跃在乒乓球的第一线,目前担任四川省乒乓球协会副的他,在教学工作之余,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推广乒乓球的公益活动上。作为四川乒坛的代表性人物,他想为家乡的乒乓球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的少年儿童爱上乒乓球,希望有更多四川乒乓球健儿闪耀在国际赛场。”陈龙灿说。

2 提士气 “五金冠”卷轴亮相奥运赛场

展馆里,一张邹凯双手高举“五金冠”卷轴的照片十分引人注目,几名观众对着卷轴上的文字默念,有的观众则直接脱口而出:五金冠。

来自四川泸州的邹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举拿下男子团体、自由体操、单杠三块金牌,他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体操王子李宁比肩。这是邹凯首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届奥运会。

“从没有想过会拿到三金,在赛前,只有团体金牌是比较有把握的,自由体操和单杠两个项目则是准备冲击金牌。”邹凯说,“那一刻很兴奋,因为自己从小到大目标都非常明确,作为运动员的梦想就是要在奥运会的舞台上为冠军而战,如今自己真的成为奥运冠军了,很兴奋。”在国歌奏响、鲜红的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邹凯双眼湿润,同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邹凯在男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中,以完美的发挥成功卫冕,拿下伦敦奥运会第二枚金牌,个人生涯奥运第五金,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位夺得五枚金牌的选手。

比赛结束后,邹凯双手高高举起“五金冠”的卷轴,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布:我是中国代表队的邹凯,我在奥运赛场上拿到了五块金牌!“这是李宁大哥在我出征之前亲自题写的五个大字,我用这种夺冠的方式展示出来,也是想留下一个珍贵的记忆和影像。”邹凯表示。在当日赛后访中,邹凯对着镜头打趣着说道:“以后有资本跟自己的孩子吹牛了。”

五块奥运金牌,都被邹凯精心存放保险箱里。“我的金牌很多,但奥运会金牌意义不一样,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放到那种奥运 历史 展览馆里。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它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多地被知道和了解。”邹凯说。如今,邹凯还会经常梦到自己身在赛场,对于他来说,作为职业运动员的日子,也承载了他最深刻、精神压力最大、最痛苦、也最有成就感的记忆。

3 奋人心 “跳水女皇”七年大赛全胜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跳水女皇”高敏刚满18岁,首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就以580.23分获得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之后,她又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拿到金牌。在主题展的一张照片上,高敏拿起挂在脖子上的金牌向全世界展示,笑容灿烂而坚定。

高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要知道在1985年夏天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高敏10米跳台成绩倒数第一。那之后的日子里,高敏每天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每次陷入困境她就对自己说:坚持住,世界冠军就是你的。当时她所有的队友都说:“高敏练疯了”。1986年,高敏在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夺得跳板跳水冠军,为中国队摘取了世锦赛首金,并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团冠军。

从1986年到1991年,高敏的世界大赛之旅未尝一败,被人亲切地称为“跳水女皇”。外界甚至评论说:与高敏生活在一个时代是一种悲哀。可恰恰就是在那个时间段,高敏开始害怕了,害怕即将面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害怕在奥运会失去那块在人们眼中早已定钉的金牌,她怕训练多了受伤,又怕训练少了被对手超过。“有时候我坐在游泳池边,看对手训练,会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高敏回忆说,每跳完一个动作,久久不能消失的伤痛,在一点一点吞噬她的自信;每天训练完回到房间,看着自己因为疲劳还在颤抖的肌肉,她的信念在一点一点地被动摇。

“我还记得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后一跳,当站到板上的时候,我已经紧张到不敢抬头去看观众席上为我加油鼓掌的人们,我当时脑子里浮现了太多要考虑的问题。”高敏说,“我对自己说,冷静,一定要跳下去,不能掉下去,只需要跳出平时训练的80%,冠军就是你的。”

在那个最关键的时刻,高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平时的训练。平稳的走板,干脆的起跳,连贯的空中动作,笔直地入水,高敏赢了!超越自我的骄傲,让她终身难忘。自此,高敏也将自己的全胜纪录延长至7年。延伸北京奥运的四川记忆

2008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四川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2008年8月3日,凝聚着中国人民梦想的奥运圣火来到了四川,三天里,奥运圣火分别在广安、乐山、成都三市进行传递,同时还在绵阳、广汉两市进行展示传递。

主题展上,有一张震后绵阳九洲 体育 馆的照片。2008年8月4日下午,正是在这里,经历特大地震之后的绵阳人民用隆重热烈的仪式迎接了奥运圣火。当圣火护卫队员从火种灯内取出火种,点燃火炬,九洲 体育 馆内瞬间沸腾起来:现场群众不断变换场地背景,现场演员用歌舞再现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馆内的大屏幕将一个个重建家园的画面徐徐展现……在重建家园的背后,是绵阳儿女对奥运精神的完美诠释。

8月8日晚8时,在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入场式环节,中国队持旗手、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拉着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的手,走在队伍最前列。观众席上掌声雷动、欢呼不断,“中国加油”的呐喊声响彻 体育 场上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