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奥运会自由搏击项目-奥运会搏击有哪些

什么是搏击运动

奥运会自由搏击项目-奥运会搏击有哪些

现代搏击运动种类丰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基本上都有富有特色的徒手对抗性搏击运动。如中国有散打运动、日本有柔道运动、韩国有跆拳道运动,除此之外,还有拳击、泰拳、传统武术、空手道、截拳道、法国踢拳、巴西柔术、合气道、桑搏、忍术格斗、相扑、卡拉里帕亚荼、艾斯克瑞玛、班卡西拉、欧洲自由博击、希腊罗马式摔角、以色列格斗术等。 散打:又叫散手,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19年散手在我国成为竞技的比赛项目。散手比赛属于武术对抗性技击项目,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这种比赛不仅有助于掌握中国武术的技击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勇敢、机智、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散打共分九级,1~3级是低段位,为青鹰,银鹰,金鹰; 4~6级是青虎,银虎,金虎; 7~9级是青龙,银龙,金龙。

摔跤:是重竞技运动项目之一,指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在奥运会中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起源于古希腊,以前被称为希腊罗马式摔跤。19世纪,英国人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自由式摔跤规则,所以自由式摔跤最后定型于英国。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对手腰以下部位、做绊腿动作以及主动用腿使用动作。 中国摔跤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在古代奥运中,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第三届夏季奥运会,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1920年拳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源于日本古柔术,嘉纳治五郎于1882年创立柔道,将残暴性质的古柔术变成了一项用来锻炼身体和心灵的体育运动。柔道的攻防技术分为投技(站立技术),寝技(倒在地上的翻滚角斗技术),以及防身自卫击打对方的当身技。现在柔道比赛中已不准使用当身技。柔道经过近代的发展之后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跆拳道:是朝鲜半岛较普遍流行的一项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它由品势(特尔)、搏击、击破、特技、跆拳舞等五部分内容组成。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对抗运动,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跆(TAE),意为以脚踢、摔撞;拳(KWON),以拳头打击;道(DO),指技击方法、心得、精神、文化及道德的结合。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跆拳道级别从低到高分白带到黑带等10级,其中黑带又分1—9段。2000年奥运会上跆拳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泰拳:素有“八臂拳术”之称,进攻时肘、膝、拳、腿都可以使用。其最明显的积极特点就是立体进攻、无所不用。泰拳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一直被世人视为凶悍残酷的体育运动。1830年传入法国后被演变成一种“腿击术”。1964年,泰拳被日本拳击手纪野口修传入日本,易名“踢拳道”,风靡一时。八十年代开始向国际发展,目前泰拳已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其独特的实战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琉球古老格斗术和中国传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其技术从表现的形式上共分为型(形)和组手两种。型是将空手道技术合理组织、配套练习的一连串动作组合,包括攻击、防御等各种技法,一般用于单人练习。现今的空手道道馆中,型的练习往往是按顺序依次演练,每种型的练习时间为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型的练习熟练后,才开始练习空手道的基本组合术,也就是组手。空手道分为广义的传统派空手道和广义的全接触空手道两大类。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搏击运动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原则和方法论。“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李小龙截拳道主张抛弃传统形式,忠诚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

巴西柔术:源于日本柔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在1993年第一次终极格斗大赛上(UFC),格雷西获得冠军,巴西柔术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格雷西家族的柔术是巴西近百种柔术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派。

合气道:是一种以日本古柔术、剑道、枪术等武道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以合气为核心原理的武道,其创始人是植芝盛平。合气道的技术动作,都是非常柔和的。在发力方面,合气道所运用的是一种“流水式”的发力方式。合气道是一种在防守中制服对手的武道,其技术能使对方强硬的攻击受到有效的缓冲,消除其威力,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最终将对手制服。合气道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武道,包括徒手技术、剑、杖和匕首等兵器技术。所有技术中,动作都较为平和,没有腾空跳跃等动作。徒手技术可分为当身技、投技、固技三大类(其中投技、固技是主要部分)。合气道的核心就在于合气,强调一切技术顺乎自然,不做强硬的争斗,最终目的是活用生命根本之气,达到心灵与身体的统一。

卡波瑞拉舞:是一种巴西战舞,结合了技击、杂技和仪式,一半是舞蹈,一半是战斗,是一种具有特点的格斗术。两位参与者在轮圈内进行对练,同时演奏音乐,周围每个人唱歌并拍手,他们互相抑制对方的动作,从观众中汲取能量。卡波瑞拉的精髓是指挥舞蹈动作的音乐和催眠般的节奏,最主要的乐器是比林抱弓弦琴(单弦的弓状乐器),还融入了阿塔巴克落地鼓和潘得鲁手摇铃鼓的节奏。卡波瑞拉的最大优点没有规则,伙伴的动作和能量以及音乐将指导运动者的动作,从而使动作富有创造性和表演的自由。卡波瑞拉分为两部分:运动者的表演和阻止伙伴的表演。它会锻炼人的直觉,推动运动者改善体能,使运动者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它很依赖本能,使参加者一直在运动中,从而能使参加者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和意志。

桑搏:俄罗斯语,意思就是“不带武器的防身术”。现在分为三个流派:桑搏运动(一种国际性的摔跤运动)、桑搏格斗术(桑搏自卫术)、极限桑搏术(在最危险情况下使用的桑搏)。桑搏选手穿着红色或蓝色的跤衣,系红色或蓝色腰带。桑搏的得分同柔道比较相似。如果能干净、迅速地将对手放倒在地上。可以获得完全的胜利;或双方的差距达12分,比赛也将结束。 桑搏起源于前苏联,曾作为一项团结各民族的体育运动,盛行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目前在俄罗斯等国家,桑搏仍是军队必修的训练科目,也是国民喜闻乐见的大众体育项目。目前,桑搏已在许多欧美国家广泛开展起来。桑搏深受柔道和蒙古摔跤影响,初期由于开展地域不同,各地风格也不尽相同。在发展中,桑搏吸收、融合了诸多搏击类项目的技法,对实战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现阶段,桑搏仍在不断吸收、综合外来技法,向综合性搏击的方向发展。

以色列格斗术:又称克拉夫马加。原名自卫专术,是以色列官方所倡导的一种现代实战型近距离接触式自卫格斗术,被公认为世界上唯一的专门防卫技术。这种自卫格斗术的目的不是被用来欺压善良的,也不是用做比赛竞技之用。“自卫以求生存”是其首要的宗旨。它就是一种求生之术,是把人体的本能和自己所练习的格斗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辅以进攻性、战斗精神、情景意识等一系列训练项目而成的。这种自卫术是植根于反对恐布主义行为之中的,其在技术设计上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它的唯一目标是用尽可能快的方式消除敌对方对自身的威胁。现今以色列自卫术在西方被公认为一套高度精确、带有街斗风格的自我保护技术,用以反抗街头攻击、抢劫等。

格斗比赛那么血腥为什么允许

格斗比赛那么血腥为什么允许

“这是一种职业行为,是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合法行为。大家都知道在奇迹的过程中伴随有各种危险的动作和行为,如果不加限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比赛之前都会宣布比赛规则,告知运动员哪些动作是禁止的,哪些部位是不能击打的。”

格斗(搏击),格斗的意思即“打斗、战斗”。从古到今,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格斗技,如今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格斗技。而格斗有:徒手格斗(没用武器)和器械格斗(使用武器)。

摔跤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项目,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5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正式成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

国际摔联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摔跤运动在五大洲得以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国际摔联拥有153个会员协会。

分布的情况是: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国际摔联管理和负责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散打

散打也叫散手,诞生于19年,80年代初,中国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手运动。如今散打已经在国际格斗赛事上有一定的地位。

散手是中国武术的普及形式。为了安全起见,传统武术绝大多数增强功力的训练方法,散手都没有用。目前散手有“踢、打、摔”三项招法。散手腿法受到的批评最多,由于指导思想首先关注的是安全问题,腿法力量受到了最大的限制。

这一点渗透到散手比赛规则、战术思想和训练的方方面面,尽管从来没有过明文禁止腿法重击,但不可否认,散手腿法在杀伤力方面和传统武术有天壤之别。摔法是散手的杀手锏,在以拳脚为主的普及型格斗界,散手摔法让很多门派的拳手感到不适应。

散手如今仍不太重视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方法还不太科学,因此散手缺少重击选手。散打中的摔法是有一定特色的。

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了“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使散打的摔法快速、省力且实战性强。

搏击,散打,K-1,拳击,MMA它们有什么区别?

搏击:搏击是一个总称,所有的格斗技巧都可以成为搏击技术。个人理解,搏击、格斗以及广义的武术都是一个意思。

散打:散打是在我国发展的比较好的一项现代搏击运动,主要技术是拳、腿和摔,有些散打比赛可以用膝盖攻击(散打王比赛),但是禁止用肘。最初的散打训练方式以得点为主,但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引入一些泰拳式的训练,更强调杀伤力了。

K-1:是日本举办的一项世界级的踢拳(也叫自由搏击,英文名kickboxing)赛事,比赛可以用拳、腿和膝盖攻击。当然K-1也举办过MMA规则的比赛,但是它影响最大的还是踢拳。

拳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运作最为成功的格斗赛事,选手只能用拳头攻击对方腰部以上的正面和侧面,分业余拳击(如奥运会、拳击世锦赛)和职业拳击。

MMA:是现在发展最快的格斗项目,中文一般翻译为“综合格斗”、“综合搏击”或者“混合武术”。前面提到的散打、拳击、K-1都是站立格斗,也就是只能站着打,一旦有一方倒地了比赛就会暂停。但是MMA是一项集站立格斗、摔投技巧和地面技术于一体的运动,倒地之后仍然可以进攻。很多时候双方在地面缠斗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激烈的站立对攻。

武术如何进入奥运会

武术要成为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需要先解决“量化”和“国际化”两个问题才能成功。然后武术没有进奥运会的原因还有其他几个自身原因。一是传统武术的搏击本质是杀伤和杀死对手,与奥运精神是相悖的;二是,传统武术的门派非常之多,无法认定哪个门派可以代表传统武术,而且,即便可以,海选起来也非常复杂;三是,官方真正精通传统武术的人不多,而民间的武师不愿意或没机会登上这个舞台。

其实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中国武术就已成为表演项目,但直到2002年,武术才获得了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但在2008年由北京主办的奥运会中,武术仍无法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是将作为以“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为名的特殊的比赛项目。

实际上中国武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量化的问题,就是说,如何让武术在评判打分上有可操作性。武术要成为一个竞技项目,首先要解决这个评判的问题。按照跆拳道等类似项目的经验,如果要量化武术使之成为“竞技武术”的话,就会产生“取舍”的问题。跆拳道尽管进入了奥运会,但代价非常大。跆拳道文化相当博大,为了量化,它的内涵被大大削减,最终只剩下了几个便于打分的动作,武术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农村、中西部地区,武术更受欢迎一些。而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似乎练跆拳道的人比练武术更多一些。”为什么武术被所谓的“都市人”所抛弃?何振梁认为,这不是“都市人”的错,而是武术没有与时俱进。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做好武术国际化的问题。多年来,中国武术界曾频频派出武术运动员出国表演,并举办过许多次国际武术邀请赛,为宣传和推广武术运动可谓不遗余力,但是这样做的另一面,也许恰恰给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制造了障碍。一支中国武术代表团也在日本访问,因为接待单位需要筹集资金,几次巡回演出都搞成了纯商业性的表演,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形象。不少当地报纸称武术为“杂技艺术”,这些舆论对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不利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