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队专区

塞莱斯比赛-塞莱斯vs格拉芙

莫妮卡·塞莱斯的网球生涯

塞莱斯比赛-塞莱斯vs格拉芙

塞莱斯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诺威萨(现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里,一个匈牙利裔的家庭。五岁时因为观看哥哥练球而决定踏上球场,启蒙教练是父亲 Karolj Seles。虽然不是专业的网球教练,Karolj仍凭著过去从事跳远的运动知识;以及一本老旧的网球教科书,让塞莱斯展现其网球天份。塞莱斯在六岁半开始参加正式比赛,尽管她当时还不知道网球的计分规则,仍赢得季军奖杯;八岁时便成为南斯拉夫排名第一的青少年选手。

1985年11岁时,塞莱斯赢得了美国青少年赛“橘子杯”(Orange Bowl)的冠军,引起著名的美国网球教练,Nick Bollettieri的注意。Bollettieri提供奖学金,邀请塞莱斯到他位于佛州的网球训练营接受训练,于是隔年塞莱斯全家移居美国。1988年14岁时,以业余选手身份参加三项WTA的职业比赛;获得首次的世界排名,第88名。 1989年15岁,塞莱斯转入职业。所参加的第二场比赛,便以3-6, 6-1, 6-4击败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国球手,34岁的埃弗特而拿到冠军。之后首次参加的法国公开赛也打进到最后半决赛,才败给世界第一的格拉芙(6-3, 3-6, 6-3)。排名也从年初的无排名晋升至年终的世界第六位。1990年3月从迈阿密一站开始,到7月的温布尔登四分之一决赛落败为止,创下36连胜,连续赢得六项比赛冠军。其中在德国柏林一站首次击败格拉芙(6-4, 6-3),并且在法网再度击败格拉芙(7-6(6), 6-4),拿下她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并成为法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16岁6个月)。

1991年和92年是塞莱斯职业生涯的巅峰。1991年3月11日,塞莱斯以17岁3个月又9天,取代格拉芙成为新的世界第一,是当时最年轻的纪录(辛吉斯在19年3月,以16岁6个月又1天改写此纪录。)从1991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起,到1993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为止,她连续参加八项大满贯赛都打入决赛,坐拥其中七项冠军。1991年和92年各赢得十项比赛冠军,奖金收入甚至比当时的世界球王埃德伯格来的高。

塞莱斯统治网坛的时期,可以用群星黯淡来形容;并非塞莱斯不输球,但她无论在比赛处于何种局面时都有一种王者的霸气,永不手软的作风来自她的自信,即使输掉比赛她也完全占据着场面的主动以及多于对手的主动得分。她正反手完全发力的狠抽、高声呐喊、闪电般的移动横扫了整个网坛。网球是她生命中的华章,她在球场上释放享受快乐。

她的出现,在格拉芙独霸网坛的时代掀起一阵旋风;她的凶猛顽强的作风和场上大声的叫喊成为网坛的一道风景线。10年来,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她走到那里,都会赢来掌声和欢呼。她是美丽的,她的浅靥微笑和谦和的言表为她赢得了无数的倾慕者和支持者;她是强大的,她89年步入网坛,便在90-92的短短三年间;夺得七项大满贯冠军,连续三年在WTA年终决赛中折桂,将格拉芙压得喘不过气来。 1995年7月29日,塞莱斯与已退役的女网名将纳芙拉蒂洛娃举行了一场表演赛,她以6-3, 6-2获胜。8月,塞莱斯以世界第一的身份(与格拉芙并列),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女网赛正式重返职业比赛,她连续击败两位世界前十的选手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以6-0, 6-1击败南非选手柯兹儿(Amanda Coetzer)夺冠,夺冠过程中仅失去16局,写下了WTA的新纪录。接着她参加美国公开赛,又是一路晋级到决赛,最后以6-7(6), 6-0, 3-6败在格拉芙拍下。

1996年1月,塞莱斯重返曾三度夺冠的澳网,以第一身份参赛。在决赛中击败德国的胡贝尔(Anke Huber, 6-4, 6-1),拿下她第九座、也是她个人最后一座的大满贯冠军。 复出之后,塞莱斯夺下了21座单打冠军,并且又在1996年的美网和1998年的法网闯进决赛,但都无功而返。总体来说,复出成绩不如遇刺前亮眼。主要是因为伤势不断,以及体重增加所造成的体能衰退,让她在与年轻一代的选手对阵时备感吃力。尽管如此,她大部分时间的排名都能保持在世界前十位,职业生涯后期也有数次击败过顶尖好手的纪录。

塞莱斯最近一次出赛是在2003年的法网首轮落败,之后她便暂退球场专心疗养脚伤。2005年年初,塞莱斯和纳芙拉蒂洛娃在新西兰有过两场表演赛,但都落败。之后也传她有意于2006年及2008年3月重返球场,但亦无下文。

2005年12月,塞莱斯成为Laureus World Sports Academy的会员。在这个以汇集顶尖运动员之力慈善活动的组织中,只有塞莱斯当时尚为现役运动员。同年,塞莱斯被《TENNIS Magazine》评选为40名最伟大的网球选手中的第13名。

尽管塞莱斯曾因2007年达文波特的产后复出而深受鼓舞,但她仍决定在2008年2月14日,正式宣布退休。“网球自始至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想过要复出打职业赛,但现在我决定不打了。我还是会持续参加一些表演赛和慈善赛,继续推广网球运动,但真的不会再重回巡回赛了。”塞莱斯说:“我很期待在一些其他的活动里找到同样的热情,目前有两项任务是我要像打网球一样努力的,就是为儿童和动物的权益而努力。”

塞莱斯在2009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塞莱斯曾经在1996年6月出版《从恐惧到胜利》(From Fear to Victory)一书,描写自己如何从遇刺的阴影中重返球场。2009年4月她又出版另一本新书《Getting a Grip: On My Body, My Mind, My Self》,描述她的网球生涯,以及她如何克服饮食失调,成功减重的过程。

塞莱斯 莫妮亚遇刺是怎么回事?

那是1993年,那个时候的塞莱斯状态如日中天,在多项重大赛事中击败了德国球手格拉芙。于是一个疯狂格拉芙的球迷在那年5月的柏林女子网球赛的赛场上从背后一刀刺向了塞莱斯。 知道1996年塞莱斯才重返球场,不过那次遇刺给她留下了终其一生的阴影,她再也没有去过德国参赛。受伤后的她减缓了夺得大满贯的速度,职业生涯的大满贯总数始终也没能达到双数。 那次伤害,对塞莱斯的打击是致命的,而格拉芙从来没有哪怕一句问候。

塞莱斯在德国被刺杀的比赛是斯图加特赛吗

不是,是德国汉堡公开赛。

1993年4月30日的汉堡公开赛上,比赛继续进行,球迷们在场上为球员的每一记精彩回球欢呼雀跃。一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同,19岁的莫妮卡·塞莱斯打算冲击赛会四强。此前,她已经在当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拿到个人第8个大满贯冠军奖杯,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她的脚下。

比赛进行到第二盘,这位南斯拉夫裔的姑娘以6比4和4比3领先。她在场边休息,准备下一局比赛。突然有人冲进球场,对着她的左肩地刺了下去。那是一柄23厘米的匕首,来自38岁的德国工具制造商根特·帕尔齐。为了这一刀,他等了整整4天,寻找一个能够下手的机会。他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塞莱斯顶替格拉芙成为WTA世界第一,而他是德国网球女皇的超级粉丝。

女金刚:塞莱斯本可赢更多大满贯 格拉芙不该无视她

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女金刚”纳芙拉蒂洛娃在接受ESPN访时表示,如果前世界第一塞莱斯没有在1993年遇刺,她或许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球员,赢得更多的大满贯冠军。

1993年4月,塞莱斯在赛场上被一名格拉芙的疯狂球迷刺伤。1995年8月,塞莱斯重返巡回赛,但是那之后,她只赢得了一个大满贯,即1996年澳网。最终,塞莱斯职业生涯大满贯数量定格为9个。

“她本可赢得更多。”拥有18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的纳芙拉蒂洛娃说,“(如果没有遇刺)我们本来会谈论莫妮卡拥有最多大满贯冠军,超过玛格丽特-考特(24个),格拉芙。格拉芙拥有22个大满贯,但她没有遇到足够实力的对手。那家伙(行刺者)改变了网球历史,毫无疑问。”

塞莱斯的好友、曾经的对手玛丽-乔-费尔南德斯说:“人们忘记了,如果你看下(塞莱斯)的成绩,她拥有9个大满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职业生涯。但是她原本至少能拿到两倍于此的大满贯头衔,她将我们的比赛提升到了另一个水准。”

前球员帕姆-施莱弗认为遇刺让格拉芙承受了很大的负担。但纳芙拉蒂洛娃持不同意见。“我能肯定这让(格拉芙)很震惊,但是她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如果这件事真的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她就应和莫妮卡建立起很深的联系,而不是无视她。最初(格拉芙去医院看望塞莱斯)是很好,但在那之后呢?”

而格拉芙曾经说过,在医院之行后,塞莱斯拒绝接听她的电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