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克肖gfco-阿雅克肖vs奥尔良分析
法国足球乙级联赛17号赛果
您好.2015年4月17日法乙赛果
2015-04-18 周五015 法国乙级联赛 瓦朗谢纳 VS 阿尔勒 3:0
2015-04-18 周五014 法国乙级联赛 克雷泰伊 VS 南锡 1:1
2015-04-18 周五013 法国乙级联赛 拉瓦勒 VS 沙托鲁 1:0
2015-04-18 周五012 法国乙级联赛 特鲁瓦 VS 阿雅克肖 2:0
2015-04-18 周五011 法国乙级联赛 克莱蒙 VS 奥尔良 1:0
2015-04-18 周五010 法国乙级联赛 尼奥尔 VS 尼姆 3:2
2015-04-18 周五009 法国乙级联赛 阿雅克肖GFCO VS 索肖 3:0
2015-04-18 周五008 法国乙级联赛 欧塞尔 VS 图尔 2:3
拿破仑的认识
Napoleon at St.Bernard Pass拿破仑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父亲给他取名“拿破仑”,意大利语的意思是“荒野雄狮”。其名字在意大利的科西嘉语时为发音“拿布略尼?博欧拿巴”(Nabulione Buonaparte),后来才转变为法语发音的“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7年科西嘉岛从热那亚手中被卖给法国后,法王便承认拿破仑的父亲为法国贵族。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10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只用一年的时间就考取了别人用三年才能取得的军官资格,被任命为炮兵少尉。16岁时父亲因胃癌去世。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让·雅各·卢梭的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他是保利的崇拜者,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兰西共和国独立出去。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在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准将。1794年热月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史称葡月),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当过炮兵的他很重视炮兵的战术应用,他曾说过“火炮是战争之神”,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7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6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 (约瑟芬.德塔谢尔) 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帝国与撒丁王国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兰西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感受到威胁,因此任命他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共和国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许多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在尼罗河之战中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海军主帅布吕埃斯战死,陆军部队被困在埃及,拿破仑打掉斯芬克斯鼻子的事情也是在这里发生的。(注:斯芬克斯是狮身人面像的名字)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受阻,人员损失惨重,面对这样的情形,之神把头转向了拿破仑,他从一张法国过期的报纸上得知了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感到时机成熟的拿破仑丢下了自己的军队,秘密回国,作为一名军事统帅,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但作为一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政治家,拿破仑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抉择。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兰西共和国的拿破仑被当作“英雄”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实际为。
面对紧张的国内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拿破仑进行了多项涉及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其中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并最终制定,法典基本上纳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从法律上得以稳固,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现行法律,拿破仑在编写回忆录时曾说过:“我的伟大不在于我曾经的胜利,滑铁卢一战已使它随风而去,我的伟大在于我的法典,它将永远庇护法兰西的人民享受自由”。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籍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2月2日,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一把从教皇手中抢过自己戴到了头上,表示自己是不受宗教约束的帝王,然后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5月26日,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军队合围奥地利军队于乌尔姆,迫使奥军司令麦克投向。12月2日法兰西帝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会战)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神圣罗马帝国解散。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拿破仑和法国元帅达武分别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弗里德兰会战中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提尔西合约》宣布结盟,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兰西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但是,由于大陆封锁政策触犯到了极多人的利益,再加上拿破仑的反侵略成了殖民侵略,拿破仑帝国渐渐由盛转衰。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谬拉和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拿破仑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入侵西班牙对拿破仑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次战争中法国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相反却大量的损兵折将。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帝国在背后偷袭法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离开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帝国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帝国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帝国公主玛丽·路易莎为妻,法奥结成同盟。
到了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兰西帝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0多万大军进入俄罗斯。俄军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博罗金诺战役(法军有3万多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兰西帝国,最后回到法兰西帝国的只有1万人。
1813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10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兰西共和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路易十八回到巴黎,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生活在奥地利帝国皇室,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率领1000人于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兰西王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崩溃,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估计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环境中渗透出来。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兰西王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院)。
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高级领导干部瞿恩与黄埔军校生杨立青在家中会面。谈话中,曾经留学法国的瞿恩对法国的音乐、文学和历史显得极为熟悉,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当谈到拿破仑时,杨立青插话:“拿破仑,法国人。在黄埔,有些同学拿他类比蒋介石。”瞿恩点点头,回应道:“想听听马克思的评价吗?马克思用他的专著说明,法国的阶级斗争是如何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让路易·波拿巴那么一个平庸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瞿恩所引证的马克思的专著,显然是指马克思1851年12月―1852年3月写成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是一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的重要著作。1869年该书在德国汉堡再版时,马克思重新审定了原文,并写了第二版序言。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批判了雨果和蒲鲁东在评述路易·波拿巴的著作中的唯心史观,强调自己的这部著作旨在证明:“法国的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局势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由此可见,马克思确实写过瞿恩所提到的专著,也说过他所引用的话。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显然没有搞清楚,此拿破仑非彼拿破仑,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辛辣讽刺、深刻批判的是拿破仑第三,而在世界近代史上声名显赫,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被人们争相效仿、类比的是拿破仑第一。
拿破仑第一(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 1815)。1785年巴黎军事学院肄业后任陆军军官,受启蒙思想影响参加法国革命,支持雅各宾派,1793年在土伦击溃王党军,晋升为准将。督时期(1795―1799)任法军统帅,镇压了王党军叛乱(1795),并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和埃及(1798)。1799年回国,于11月9日(共和新历雾月十八日)发动,自任第一执政,实行独裁统治,1804年称帝。作为军事家,拿破仑对军事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用于实战,尤其是主张集中使用火炮,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他一生亲自参加战争60多次,其指挥的多次会战,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仍有重要意义。作为政治家,拿破仑的影响也同样深远。他严厉镇压王党复辟活动,强化资产阶级中央集权,进行了多项政治、经济、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制定了体现法国革命基本原则的民法典,即著名的《拿破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屡败反法联盟,侵占了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的许多邦国,法国革命的理念和原则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1812年进攻俄国受挫。1814年抗击第六次反法联盟失败,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逃回法国,重登皇位。不久在滑铁卢战败,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病故。
拿破仑第三(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1873)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早年流亡国外,1836年、1840年两次回国策动叛乱,均遭失败。1848年二月革命后回国,12月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851 年12月2日发动,解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翌年称帝。路易·波拿巴利用法国农民对拿破仑第一的迷信当上总统,并最终登上皇位,执政期间到处侵略扩张,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又与奥地利开战,并发动侵略中国、越南、叙利亚和墨西哥的殖民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中在色当战败被俘,9月4日被废黜。1873年病死于英国。
马克思、恩格斯对路易·波拿巴评价极低,称他是“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恩格斯在路易·波拿巴发动的第二天就给马克思写信,形容这次是“一个全世界最微不足道的人物……演出了雾月十八日的可笑的模仿剧。”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深刻地分析了波拿巴上台的原因,指出:“历史传统在法国农民中间造成了一种迷信,以为一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将会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送还他们。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人来冒充这个人,只是因为他……取名为拿破仑。”所以马克思称路易·波拿巴是一个“用拿破仑的死人铁面型把自己的鄙陋可厌的面貌掩盖起来的冒险家”,认为他对其伯父的拙劣模仿必将败坏拿破仑的声誉。“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倒塌下来。”
马克思、恩格斯对拿破仑则评价很高,充分肯定他对法国革命的贡献以及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历史地位。
早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就对拿破仑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做过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拿破仑是革命的恐怖主义对这次革命所公开宣布的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政治的最后一次战斗的体现。的确,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他不是一个空想的恐怖主义者。但是,拿破仑还是把国家看做目的本身,而把市民生活仅仅看做司库和他的不能有自己的意志的下属。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从而完成了恐怖主义。他充分地满足了法兰西民族的利己主义,但是他也要求资产阶级在为了达到侵略的政治目的而需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事业、享乐、财富等等。当他专横地压制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主义(即他的日常实践的政治理想主义)的时候,只要资产阶级社会的最重要的物质利益(即商业和工业)一和他拿破仑的政治利益发生冲突,他也同样毫不珍惜它们。他对工业琐事的轻视是他对思想家的轻视的补充。而在内政方面,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把资产阶级社会当做他仍然作为绝对的目的本身来体现的国家的敌人。”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称拿破仑为“旧的法国革命时的英雄”,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经营分成小块的地产,利用解除了桎梏的国内的工业生产力,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对拿破仑入侵德国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赞扬“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的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214页)。恩格斯曾充满地写道:“当果断的拿破仑把革命事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他认为自己就是革命(即1794年热月9日后被贪婪的资产阶级所扼杀的那次革命),当他这个‘寡头的’民主(一个法国作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袭击德国的时候,‘基督教德意志’社会就最终地被消灭了。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实际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拿破仑强迫一向只为私人利益而生活的德国人去努力实现伟大的理想,为更崇高的公共利益服务。”
对于拿破仑的军事才能,马克思、恩格斯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恩格斯曾写道:“至于现代的军事艺术,那拿破仑已经使它十分完善了。”在军事方面,“拿破仑的划时代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略上唯一正确使用庞大的众多军队的方法,而这庞大的众多军队的出现只是由于革命才成为可能;并且他把这种方法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地步,以致现代的将军们一般地不仅不能胜过他,而且只能试图在自己最光辉和最巧妙的作战行动中仿效他罢了。”恩格斯同时还说明了拿破仑的军事成就与法国革命的关系:“拿破仑在军事科学上卓越的发现不能用奇迹来解释;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就如同革命和拿破仑所创造的军事科学是革命所产生的新关系的必然结果一样。”
由上述可见,拿破仑第一和拿破仑第三虽然名字都叫拿破仑,而且都当过法国皇帝,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有天壤之别。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评价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注意区分,切不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