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vs阿根廷对战记录-法国vs阿根廷队形
2010世界杯巴西vs荷兰,巴西到底有没有踢假球?
肯定打假球,特别是巴西对荷兰那场,回看慢镜,那张红牌简直就是故意的,巴西的球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上半场比分一比0的时候不攻,下半场进个乌龙球1:1队形就开始乱了,经历惯大赛的巴西队心理素质至于这么差吗?至于这么混乱吗?明显就是打假球,枉我还一直死心塌地支持巴西,真的很无语```
阿根廷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前锋,居然一个球不进,还丢四个球,谁会想到?只有庄家知道
所谓“大热必死”,庄家就利用传媒造势,利用球迷的球队情节,先把某些队吹捧起来,当大家都信以为真的时候,就来个爆冷,输球有什么关系,公司一场假球挣的钱足够收买任何球队,包括国际足联,其实就是潜规则
足球史上有哪些经典的比赛?
在我的心目中,最为经典的一场足球比赛应该还是在2006年意 大 利 队和法 国 队为了争夺世 界 杯的 冠 军 赛。我之所以认为这场比赛是最为经典的一场比赛,是与这场比赛最终的结果既让我感到伤感,也让我感到高兴。这场比赛让我觉得伤感的原因,是齐达内最后一次代表法队打世 界 杯。在这场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在齐达内的调 度 下,法队一度压着意队喘不过气,但是在比赛中出现了意外的一幕,意队的马特拉齐 激 怒了齐达内,最终齐达内用头顶了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看着齐达内离场落寞的身影,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因为平心而论,这场比赛如果齐达内不离场的话,很有可能在常规比赛中,法队会战胜意队。但不管怎样,这场比赛我都认为是一场很经典的球赛,尽管时隔多年再回想这场比赛都会让我记忆犹新。还有这场比赛让我高兴的是因为我是一个意队的球迷,当年的意队中的内斯塔、因扎吉、托蒂、布冯等都是我特别喜爱的球星,对于意队能够最后进入 决 赛显然是让我特别高兴。我特别希望意队能够最终夺得世 界 杯的冠 军,最终的结果也是,意队在这场比赛中点球淘汰了法队,获得了该届 冠 军。我认为应该是86年世界杯,英格兰Vs阿根廷那一场!那场比赛不仅出现了世界杯上最卑鄙的进球(上帝之手),也出现了世界杯上最精彩的进球(连过五人)! 更重要的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球王也诞生了!这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错综复杂的一场比赛,场内场外都包含着足以令其成为经典的各类元素。1982年福克兰群岛之战(马岛战争)让比赛难免和政治挂钩,马拉多纳后来回忆说:“赛前采访我们当然说足球和政治无关,但我们脑子里想的都是复仇,为那些在马岛死去的阿根廷小伙子。” 足球场上的战争取决于实力。英格兰拥有莱因克尔、霍德尔、布彻、希尔顿等知名球星,阿根廷则有马拉多纳。事实上在众多由马拉多纳决定胜负的比赛中,英阿之战是最经典的一场,虽然英格兰人在上半时拥有一些机会,但马拉多纳第30分钟擦柱而出的任意球预示着将要到来的风暴。 第40分钟时,英格兰后卫布彻肘击了马拉多纳的脸部,他本指望以此激怒对手,但他面对的已经不是4年前的马拉多纳,阿根廷人爬了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和4年前不同,他没有再用脚去踢对方的小腹,而是用最令人惊叹的两种方式。 下半时从第51到第54分钟,世界见证了一个伟大天才的复仇。在进攻中,马拉多纳直突对方禁区,英格兰后卫霍奇倒勾解围却踢向了自己的门前,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马拉多纳还在奔跑,而且一直跑到了那里,这个1米68的矮个子高高跃起,抢在门将希尔顿之前用左手将球打进了球门。“我在赛后说那是上帝之手,但其实是迭戈的手,那种感觉就像是对英国人进行了痛快淋漓的劫掠!”马拉多纳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说,不惜一切向这个战争对手复仇,这是他当时心中的念头。 3分钟后,阿兹台克体育场见证了一个神话的诞生,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进球。马拉多纳在中圈后拿球,接连越过了里德、布彻、霍德尔、芬维克和门将希尔顿的防守,在被后卫铲倒之前,用左脚脚尖将球捅进了网窝!谈到这个进球,英格兰队主教练老罗布森说,“我们的队形保持的很好,没有错误,但对手是一个天才。” 这4分钟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4分钟,它完全属于马拉多纳的,英国人后来说,这4分钟甚至是球王一生的浓缩,魔鬼与天使、争议与天才,只有马拉多纳能在4分钟内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摧毁对手。 第80分钟,巴恩斯的传中助攻莱因克尔破门,几分钟后,当英格兰的最佳射手准备用同一方式扳平比分时,奥拉尔蒂奇亚神奇的补位到门前,为阿根廷挡出了对手最后的子弹。2比1,都结束了,一场为了却恩怨而进行的比赛却带来了更多的恩怨纷争,马拉多纳击败了英格兰人,也成就了球王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
有哪些足球比赛是经典中的经典?
1.98世界杯决赛,法兰西第一次登上王座,齐达内的自我救赎2.2000欧洲杯决赛,法国称热打铁,登上欧洲之巅3.2002世界杯小组赛,德国vs沙特,8:0屠杀,克洛泽梦幻般的开局,德国战车大杀四方4.2006世界杯,法国vs意大利决赛,这场太经典了,集齐了足球比赛一切经典的元素,观赏性,戏剧性独一无二,15年之后每次回想起来,比赛的场面依旧历历在目5.2010世界杯,乌拉圭vs加纳四分之一决赛,苏牙门线手球从绝境中挽救了乌拉圭,随后加纳的吉安将点球打飞,最后双方点球大战,乌拉圭淘汰加纳,起死回生。这剧本恐怕上帝都写不出来
6.2014世界杯,荷兰vs西班牙小组赛,荷兰完美复仇,罗老汉长途奔袭,戏耍卡西,冷静破门,还有范佩西的鱼跃头球可为史上最佳头球7.2014世界杯,德国vs巴西,这是一场有生之年的比赛,7:1难以置信的比分,还是在巴西主场。8.2018世界杯,葡萄牙vs西班牙,3:3,史诗般的对决,天王山之战,c罗最后那脚任意球破门,翩若游龙,宛若惊鸿,技惊四座。9.2021欧洲杯,西班牙vs克罗地亚,法国vs瑞士八分之一决赛,这两场比赛剧本几乎完全一样,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心脏不好,高血压患者慎看。没有一项运动能像足球这样,充满了戏剧性,观赏性,它将人类的悲喜情绪在那一瞬间无限放大。一遍是天堂,一边则是地狱。如此足球,怎能不爱
有什么令人惊艳的足球战术?
世界上有太多有才华的教练,他们有些战术令人拍案叫绝!
1. 最值得一说的是以前荷兰教练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所有队员全部参加进攻和防守,标志的是08到09的荷兰帮下的巴萨,震惊了世界!
2. 我觉的脑洞大开是曼联时期的范加尔的大圈战术,由于球员风格不同,一边是西班牙的小配合型,一遍是传统英式的高举高打,范加尔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以后腰的卡里克为核心进行调度,左边长传冲吊找费莱尼,右边小范围配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挥了奇效,非常有想象力!
3. 要说到高位逼抢,不得不说起贝尼特斯,他把高位逼抢运用的炉火纯青,4231是他最喜欢的阵型,双后腰的配置,用一个后腰和前锋呼应,以及快速的横向调度球,无球跑动,前场压迫,也是在利物浦时期赏心悦目的进攻使得利物浦得到了很多粉丝。
4.要说最讲究实用还是要说到穆里尼奥,后场堆积人数摆大巴,放弃不必要的控球,前场用高大中锋压迫对方后卫,给后插上的队员制造机会!一旦1:0就密集防守,观赏性不足,实用但不好看!
5.控球控到死,把一切掌握到自己手中,瓜迪奥拉是tikitaka的忠实执行者,追求绝对的控球,但现在来看光有控球可不行啊,巴萨时期是其巅峰!
6. 最受欢迎的还是现在最火的教练,渣叔克洛普吧,他的足球哲学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有激情,用的也是高压逼抢,俗称疯狗战术,高位逼抢,全场压迫,直传斜插,边路进攻,堪称进攻万花筒!
还有一位教练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原英格兰主帅霍奇森,霍太公他让哈里凯恩发角球的操作彻底把我搞惊了,还好现在下课了,不然不知还有什么骚操作!
作为球迷我还是更喜欢贝利特斯和渣叔的风格!足球就要有激情!
第一:印象深刻的皇马244双边锋参与协防战术这个战术用了起码30多年,后面才改成442双边锋变成了双边位。
第二:05年的卡佩罗铁腰战术,十年防守最佳教练,超级铁腰战术的建立让所有球队在十年时间非常惧怕一个只要防守忽视进攻的卡佩罗!
第三:不知道有人记得当年ac米兰的伊路埃塔模样超级边路金三角拉科,把足球场的打球方式缩短成篮球那种三角进攻!
荷兰鼎盛时期的全守全攻战术,由3331阵容与460阵容互相转换
那当然是最适合我们国足的10-0-0战术了!什么是10-0-0战术,顾名思义就是留一个门将, 10个人围成一个圈,把足球控制在圈里面,慢慢移动到球门里,百分百赢! 即便对面都站成一排挡在球门前,那样也能僵持,最后就是0-0,那也比输了强吧!
这么说吧,这个战术虽然滑稽, 但是也是有迹可循的,它的前身便是当年鼎鼎大名的荷兰队全攻全守战术。 全攻全守足球战术体系当中,当一名球员离开自己位置时,会立即有人顶上他的位置,以维持球队的结构。球员在场上的位置是流动的,不是纸面上的,不讲位置,只讲空间,现在足球中边后卫插上助攻就是受它的影响。
而当年由米歇尔斯创造的这套战术,围绕克鲁伊夫为核心的打法,在国际足坛掀起了不小的浪潮,自由风潮且打法好看的荷兰队,一度所向披靡。
当然,10-0-0战术的变体便是全员防守,这种龟缩式的密集打法在世界杯伊朗与西班牙的比赛中也出现过。面对强大的西班牙队,自知实力差距明显的伊朗队,派出了罕见的10-0-0阵型!!10个人都在后场防守,而他们的目标也不言而喻——就是争取1分平局。
回到正题,10-0-0战术虽然理论上可以,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很容易因为违反 体育 道德,消极比赛,被裁判出示黄牌。另外,只留一个守门员,且守门员要负责的范围超过大禁区,守门员不能手接回传球,后场倒脚被断很危险,特别容易因为队友失误,守门员来不及回放被进球。
你觉得这种战术给到国足,他们能进入世界杯吗?
这里是斗球APP,打尽足球资讯、传递足球价值,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战术思想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过程中,为了获得最终胜利,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和球员的个人素质以及对手的综合情况,运用集体或者个别球员之间的配合的一种手段运用。从比赛过程及结果来看,熟练和精妙地运用战术是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战术种类
足球战术多种多样,而且有整体和局部之分。
整体战术: 如早期的“WM”“4-2-4”“WW”等等。
局部战术: 如定位球、边路进攻、防守反击等等。
惊艳战术相对 “惊艳” 二字来看,局部战术更容易表现出来。最近几年,比较成功的是巴塞罗那的传控球战术,利用多脚传球切开对手的防线威胁球门取得得分。
但,我想推荐的是98年法国世界杯阿根廷对阵英格兰出现的惊艳局部战术。
1998年6月30日,法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备受瞩目的英阿大战在圣埃蒂安的吉夏尔球场举行,从比赛结果来看,这场比赛囊括了足球比赛大部分的元素,点球破门,单刀破门,红牌,任意球战术破门,这场比赛无愧经典,无数经典瞬间让球迷们至今还津津乐道。追风少年迈克尔欧文单骑闯关,小贝的红牌背锅等等,都成为了经典。而这场比赛中,阿根廷队后卫萨内蒂攻入世界杯 历史 上最具代表性的定位球破门,则让英格兰和世界目瞪口呆,原来,任意球还可以这样。而这个进球也成为 世界杯经典战术任意球。
让我们来到现场,上半场补时阶段,阿根廷队获得一个位置极佳的任意球,巴蒂的助跑吸引了英格兰人的注意力,他的动作似乎是要大力射门,但不过是为队友做掩护。而英格兰排出的人墙却是受到了致命影响,随后,贝隆做出射门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力量十足的传球,在接到“小巫师”的传球后,埋伏已久的萨内蒂转身轻松的将球送入希曼把守的城门。从传球到进球的一气呵成,让英格兰队球员完全没有任何防备,英格兰球员也成为了背景帝,阿根廷人用这样一个惊艳的任意球战术告诉所有人,任意球也可以有精妙配合!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是由进攻和防守演变,所组成的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足球场上令人惊艳的足球战术不胜枚举。
我最受喜爱的是荷兰的全攻全守战术,最早是由阿贾克斯推广开来的。全攻全守足球汲取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欧诸强的多瑙河流派、50年代匈牙利黄金一代的魔术马札尔人以及70年代巴西的梦幻424等优秀战术理念的精华内容,尤其是在自由度以及球员跑动方面。其先驱是曾经三度执教阿贾克斯的英格兰名帅雷诺兹,球员时代师从于雷诺兹的米歇尔斯从教后将其发扬光大。全攻全守的战术阵型一般情况下是由442阵型演变而来的,具体操作是:将原有的双前锋变为单前锋,再调上一个原来的中场球员配搭另一名前锋成为两个强而有力的边前锋,然后把中场组织交给三个中卫,接着把最后面平行站位的四个后卫位置推前,从而达到全攻全守的效果。全攻全守被视为足球战术发展史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瓜帅时期巴萨的传控。
海豚战术,头顶球一路过人到对方球门
其实不管阵型如何摆置,人员如何调配,足球战术的两个极端就是瓜帅的巴萨战术和穆帅的大巴战术。这两个战术代表了进攻端和防守端的两极,而这两位教练也是将两个战术发挥到极致的最具代表性人物。
巴萨的传控战术源头上可以追溯到克鲁伊夫的全攻全守,克鲁伊夫除了是一位顶级的巨星,也是一位战术革新大师,他的全攻全守战术影响了几代人,从而让巴萨继承了传统,而瓜迪奥拉是将全攻全守升华到了传控的极致,也就是说将来再出现这么漂亮的足球的可能性不大了,为什么?因为瓜帅手中有巅峰时期的哈维、小白、梅西铁三角,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在,无论配置什么前锋,都能大概率的踢出最优秀的成绩。所以,全攻全守源于克鲁伊夫,发扬于瓜迪奥拉。
穆帅的摆大巴战术,是穆帅跟随罗布森、范加尔等名师学艺过程中,逐步总结、归纳数据,形成的成熟理念并实施于实战的复杂过程,当然他的努力碰到了机遇同时也抓住了机遇一举成名。摆大巴战术其实足坛 历史 上早已形成成熟的战术理念,这战术的形成根本在于球队缺乏众多的进攻球星,在进攻和防守这个矛盾体选择上,防守先于进攻的基本原则。举两个例子,卡佩罗接手AC米兰时,球队在经历了萨基时代的进攻霸主辉煌后,阵容缩减,相对从前缺乏巨星集群,卡佩罗选择了防守反击战术,从前只是个没机会登场的球员马萨罗,因为命中率高而成功跻身主力阵容,在这种情况下卡佩罗适时的选择了防守反击战术,并发挥优势首赛季执教并夺冠,五赛季四次冠军,创造了58场不败记录!另一个教练是千年老二库珀,虽然没有拿过冠军,但是他将防守反击战术也发挥到了极致,将黑马马洛卡队带至优胜者杯决赛,将二流球队瓦伦西亚连续两年带入欧冠决赛,他也是防反的坚定执行者。穆里尼奥执教后,继承了防反的精髓,改良了边锋的突破口,突出了中锋的个人能力,取得了这个战术的更大成绩空间,也可以说穆帅的战术是防反以来最巅峰的战术成绩。
其实区别这两个极端战术,最根源在于逼抢的区域。全攻全守的巴萨传控,讲究球权,只要球权在脚下就能减少对手的进攻机会,这个理念就必须做到高位逼抢,高位逼抢就极致的压缩了对手的空间,同时要求全队的默契程度,默契在于保证队形的压缩性,站队不能太分开,尽量在狭小的区域内解决球权,也同时要求了球员的超高控球能力。
穆帅的战术更多来源于他做助教时的技术数据统计,他的方法也是有强大的科学数据依据。例如他的数据里发现,最高的进球率来至于半前场的断球快速反击,于是就看到了当皇马拥有C罗等巨星的情况下,皇马任然采取过半场盯人逼抢的战术,而不是高位的强硬逼抢,主动把拳头先缩回来,留出空间,让断球后的快速反击发挥极致。
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要吃饭了,下回再写。
98年世界杯荷兰队主教练希丁克的262阵型堪称全攻全守的经典案例。那一年,人员配备完整,对内相对团结,橙衣军团披荆斩棘。尤其,德波尔长传,博格坎普的停球 射门更是惊艳全场。半决赛的荷兰vs巴西不仅是当年的最佳一场,甚至这十几年也少见那么经典的巅峰对决。
今年世界杯算是冷门居多么
16强 我只错了加纳胜美国、西班牙胜德国两场!!!
冷门才是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就以足球来说,谁都知道法国、意大利是强队,但如果因为它们是强队就一定嬴32强里的弱队,那还用打小组赛吗?直接将足球排名中的前八名排进8强不就行了!同样地 巴西 VS 荷兰 人人都说巴西必胜,而巴西论实力也是优势,那就不用打了,巴西直接进决赛、直接拿冠军(或者看着别人拿冠军)就是了!
可是当巴西实打实地与荷兰踢了一场,人们才发现:荷兰未必就一定要输给你巴西(当然,这场比赛有裁判的人为因素影响)。体育比赛除了讲究实力外 还要看临场发挥、运气、场外因素等等。一场未知胜负的比赛,才是它的魅力啊!
本人喜欢荷兰!!!
荷兰胜巴西有三个因素:一、裁判问题(在中国就是又一场黑哨了);二、对手巴西出问题;三、荷兰自己超水平发挥。
但这场比赛太“假”了:裁判明显偏袒荷兰,相同的犯规吹巴西的多、吹荷兰的少。范博梅尔多次故意地、明显地踢人(而且踢的是后脚根啊!) 本来就该被罚下,却黄牌都没一张。
邓加的赛前准备不太充分,对裁判问题没有正确的预估,比赛中还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且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场上的球员(梅洛的红牌就是情绪失控的结果),没能及时对场上人员结构和球员心理进行调整。
而荷兰这边则是罗本踢得很聪明(能顺着裁判的偏袒一点点的加大巴西右路的压力、撩拨巴西球员的情绪,但这些可一不可再,如果进了决赛 罗本还继续耍这些小聪明的说,很大可能没好果子给他吃),斯内德好状态,还有库伊特一如既往的努力,都也是荷兰取胜的关键因素。
南非世界杯前,巴拉克伤退,大部分媒体马上哀鸿遍野:认为德国的世界杯之派已经“完蛋”。我当时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从巴拉克进入德国队开始,就不断有专家指出:巴拉克其实是破坏德国队队形、战术的“罪魁祸首”,德国一直都以讲究整体、注重纪律、战术严谨、直接高效 为技术特点,在球场上 哪怕你的核心球员也必须遵从,当年的贝肯鲍尔、马特乌斯贵为核心 也要与队友配合。但从巴拉克“成为”德国队“核心”后,他就开始(或者他从进德国队就开始)破坏这一德国队的“铁律”。巴拉克的彪悍是肯定的,但作为中场球员,池他一得球就直冲向对方禁区(尤如中场版的“鲁尼”),无视队友、“无须”配合,这与德国的战术特点背道而驰,马特乌斯早就对这个后辈“没好感”。但他的人气、他的“核心”地位,却使的别人对此无可奈何。
现在,巴拉克的伤退,正好给了德国队一个“回归德国”的机会。世界杯的四场比赛,德国队打得“有声有色”,尤其对英格兰的第二球(克洛泽挑传、穆勒禁区横传无人防守的小猪、波多尔斯基小角度爆射)正好体现了德国队的日耳曼精神:克洛泽挑传表现了严谨、直接、高效;99%的职业球员站在穆勒的位置上时都会选择射门(因为射失了也不是大问题,可是成功了自己就能“一战成名”!),但穆勒却选择了横传给位置更好的波多尔斯基,这不就是讲究整体、注重纪律的德国技术特点吗!
世界杯赛事正好应验了“巴拉克破坏德国队”的“猜想”是真的(至少从开赛到现在是这样)。当“千年老二”巴拉克郁闷的坐在看台上 看着德国球员越来越精彩的表现、德国球迷们的惊叫欢呼、德国队的高歌猛进,心中不知该高兴还是忧愁了。
德国队由新的一批球员(施魏因施泰格、克洛泽、穆勒、厄齐尔)带领,打出了自己的战术风格,将能让它走得更远——决赛!!!(可惜输了)
不了解德国队历史的人,会以为这一届德国队是横空出世,其实不然,这支德国队除了继承以往德国队的丰富遗产外,另外还有12年卧薪尝胆的收获。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德国惨败于克罗地亚脚下,惨败的德国人没有就此消沉,他们知耻后勇,于是启动了新一轮的青少年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有1500名基层足球教练活跃于德国的每个角落,他们拿着并不丰厚的薪水,日复一日地做着一件事:为了德国足球的明天。
此次世界杯德国是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但这不是贬意的“机械”。而是一种新的“纪律”、“系统”,它摒弃过去的 死板的防守式,而是一种攻势的“纪律”“系统”,看看它对英格兰和阿根廷的比赛,进攻打的“水银泄地”(上面已经说了),防守上“每球必争”,从前场到门将,个个打得生龙活虎的,一点也不“机械”,反而是PK西班牙的时候保守多了,穆勒禁赛,勒夫可能胆怯了,整队打得差多了:防守战战兢兢、进攻畏首畏尾。结果反而输了!
世界杯开赛前我还预测德国能进决赛呢!!!
巴西、阿根廷输球:
主教练的大赛经验不足,两人虽然作为球员时都很出色,但在主教练这方面则是菜鸟级。对弱队时影响不大,但一遇上强队就“露马脚”了。对荷兰/德国时,没有预估本队落后时的对策,球员在场上的心理波动没有控制手段(甚至自己都控制不住、反而影响到场上球员情绪更加激动。)。
本人怀疑:邓加 赌.球了,老马是“激情型”的球员/主教练,初哥主帅干“傻”事不奇怪。但邓加从球员时代就是“智慧型”的角色,对荷兰以前,所指挥的比赛也是如此,可一打荷兰就“变了个样”,下半场更是“激动”得对后备席位旁的铁条练起“七伤掌”,实在不得不让人生疑!!!
阿根廷队内没有一个可以给梅西喂球的中场指挥官(贝隆老了,上场时间少;里克尓梅没来),梅西只得回撤中场拿球,于是梅西就远离了禁区,他的作用大减,只能在对阵弱旅时助攻其它球员,但当阿根廷碰上强队(德国)时,梅西一拿球前面就有两个、甚至三个德国队员围住他,完全扼杀了梅西的作用,梅西这时带、传、射皆不能!何来进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