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奥运会的主场地-中国的奥运会场馆有哪些
奥运场馆鸟巢建筑具体介绍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男子足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
建筑面积(万M?0?5):25.8
固定座位数:80000个
临时座位数:11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3年12月24日
完工时间:2008年3月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国家体育场外景(奥运 范帆/黎晗摄)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M?0?5。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点击查看国家体育场效果图
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奥运会超200个国家参加,中国作为东道主,为什么最后一个入场?
对于现在的网友来说不管他叫是否关心政治,是否关心国家大事,不管人们的喜好是什么,各位网友一定知道一件对中国历史意义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因为如果哪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去承包一个奥运会的举办,这足以说明这个国家是非常强盛的。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在北京的那一刻,全体中国人民都是十分激动的,因为我们终于有了机会,可以证明中国的强盛。
现如今中国不仅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同样也成功申报了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了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举办一场奥运会无疑是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因为从环境安保,住宿饮食等各个方面,主办方必须都要保证各位运动员来自各个国家的饮食和生活需要。
由于来参加运动会的国家和代表队列非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出场顺序是怎么规定的呢,他们由什么去决定出场的先后呢?看过多年奥运会的人可能会发现每一届奥运会希腊代表队都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主场地的,这是为什么呢,奥运会的入场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希腊每一次都是第一个入场呢?一般来说奥运会参赛的国家,出场的顺序是按照东道主国家的文字顺序来排列的,一般来说笔画少的国家先出场。
这个规定是从第15届奥运会开始实行的,这也是表示对东道主国家的文化的尊重。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也是遵照这一规则来规定出场顺序的。北京奥运会按照各个国家的地区代表团的名称的简化汉字,按汉字笔画顺序来排列的,这一举动突出了中国特色。有两个国家是例外的,其中一个就是希腊代表团,因为希腊作为奥运会的发源地,中国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希腊代表团第一个进入了主场地,而作为东道主国家一般来说都会是最后一个出场的,所以中国也遵守了这一惯例。
中国奥运会期间运动场地用了多少面积?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简介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 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建筑面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坐席2万座。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介绍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与国家体育场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 共计11个新建场馆 1 国家体育场 2 国家游泳中心 3 国家体育馆 4 北京射击馆 5 五棵松体育馆 6 老山自行车馆 7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8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9 北京大学体育馆 10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 11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 11个改建场馆 12 奥体中心体育场 13 奥体中心体育馆 14 工人体育场 15 工人体育馆 16 首都体育馆 17 丰台垒球场 18 英东游泳馆 19 老山自行车场 20 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 21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 9个临时场馆 23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 2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曲棍球场 2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射箭场 26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网球场 27 五棵松棒球场 28 沙滩排球场 29 小轮车赛场 30 铁人三项赛场 31 城区公路自行车赛场 6个奥运京外比赛场馆 32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33 香港奥运场 34 上海体育场 35 天津奥林匹克体育场 36 五里河体育场 37 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场。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有几个场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用于比赛的场馆中,北京赛区有6个、延庆赛区有2个、张家口赛区有4个。
一、北京赛区?
1、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奥运会时的主要场馆,也是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这座标志性的体育场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有一个"鸟巢"的别称。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不会举办任何体育比赛,但那里将再次成为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中国国家速滑馆位于中国北京,其设计以独特的外观展现了速滑运动的优雅、精确、速度和动感。该馆被称为"冰丝带",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举办速滑比赛。?
3、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水晶鞋)?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Air)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作为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比赛场地的"水立方",已经被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这次改造也将让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双奥场馆。?
5、五棵松体育馆?
2008年的奥运会的主篮球场馆也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改造,改造后场馆配备30×60米和26×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不仅是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赛事通用型场馆,还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还原为篮球场,也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6、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蹦床、手球比赛以及残奥会的轮椅篮球比赛的场地,这里也是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经过两年改建,国家体育馆完成了从夏奥会场馆到冬奥会场馆的变身,改建工程除对主馆进行改造增加相关功能外,还在北侧新建冰球训练馆,如今已经是一处冰球胜地。?
7、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在2008年是排球比赛场地。经过改造之后,这里会举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
二、延庆赛区?
1、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滑行运动赛道,也是亚洲范围内的第三个赛道。该中心可容纳2000个座席以及8000个站席。?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西北部的小海托山区,由七个滑雪道组成,最大垂直落差达900米,该场馆将在冬季奥运会后继续被用于国际比赛和运动员训练。可容纳5000个座席以及3500个站席。?
三、张家口赛区?
1、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如意",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雪如意"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雪如意"将承办跳台滑雪全部五个比赛项目,以及北欧两项。?
2、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自北向南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场馆技术楼等,赛道总长8。7公里。?
3、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太子城区域东南侧山谷,由西向东依次为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技术楼、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
4、滑雪公园?
滑雪公园是一个现有的滑雪胜地,这里将进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赛事。
2008奥运会的场地是什么样子的?
鸟巢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体育场馆!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新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构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形布置,有22榀主桁架直通或接近直通。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少量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钢结构大量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主看台部分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中方总设计师)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说起Q460钢材,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了解。“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而这次搭建它的钢结构的Q460也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因此生产难度很大。这是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钢材;而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米,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也只是100毫米。以前这种钢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日本进口。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阳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如今,为“鸟巢”准备的Q460钢材已经开始批量生产。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将撑起“鸟巢”的铁骨钢筋。
此外,屋顶内环主桁架吊装和立面次结构安装已全面展开。“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将贴上一层半透明的膜。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进来的,而是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同时也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评审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设计并搭建“鸟巢”不易,要让“鸟巢”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为不易。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将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此次尚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让我们期待它的建成和使用!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万M?):25.8
座席数:91000
赛时功能:田径、足球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开工时间:2003.1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