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vs台风-飓风vs天主教赛程
为什么飓风的破坏比台风大?
飓风和台风没有本质区别,但不是楼上说的‘在太平洋上生成的叫台风,大西洋上的就叫飓风’。以下是我引的参考信息:
飓风又称台风、龙卷风,形成于赤道海洋附近的热带气旋。飓风常常行进数千公里,横扫多个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地球上风灾最严重的是加勒比海地区、孟加拉湾、中国、菲律宾,其次是中美洲、美国、日本、印度,南大西洋影响最小.多出自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海域;
台风是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很猛烈的大风暴。在海洋的某些区域里面,由于海水被太阳晒得很热,海面上的空气就向高空直升,这时在它周围较冷的空气乘势补缺,一齐的空气就向高空直升,这时在它周围较冷的空气乘势补缺,一齐朝中心流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空气成反时钟方向剧烈旋转。它一边旋转,一边朝西或者西北方向移动,越转越快,越转越大。台风中心就是这个旋转空气区域的最中心,它的气压极低,风力很微弱。其中心范围大约直径10公里的圆面积内。但在中心区域外,它的风力就大了。“台风边缘”是指靠台风外缘风力达到六级的区域。台风造成的灾害以狂风和暴雨最为显著,有时会引起高潮,使海水倒灌。台风中心附近风力经常在十级以上,并有暴雨,在海洋上能掀起山岳般的巨浪。
为什么一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飓风的名字那么好听呢?
在几百年前,西印度群岛一带的飓风是以天主教圣人的名字命名的。例如1825年7月26日,一场飓风袭击了波多黎各,这一天是圣母玛丽亚之母安娜的纪念日,因此这场飓风被称为“圣安娜”。19世纪末,一位澳大利亚气象学家用人的名字给热带风暴命名,不过用的名字并非来自他喜欢的人,而是他讨厌的政治家?这样他就可以对公众说某某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正在太平洋上空漫无目的地游荡”。
1941年,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乔治?斯图尔特的小说《风暴》。这本畅销书的主角是一个诞生于日本东南海域、最终袭击了美国的一个风暴,讲述“她”在12天的生命里成长、冒险和死亡的过程。故事里旧金山气象局的小职员给“她”起名叫玛丽亚,因为他觉得每个风暴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一个个女孩子。
由于这本小说的缘故,用女孩名字给风暴命名的做法在二战期间流行起来,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气象学家们用妻子或女朋友的名字称呼风暴。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人名给风暴命名,渐渐成了正式做法。起初用的都是女性名字,在70年代加入了男性名字,交替使用,按首字母顺序排列。例如,飓风“珍妮”(Jeanne)之后是“卡尔”(Karl),然后是“莉萨”(Lisa)和“马修”(Matthew)。
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命名,从2000年元旦起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方案。这份名单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交,不按名字本身的首字母顺序排列,而按提交的国家或地区的首字母排列。更大的区别是,其中多数并非人名,有神灵、星座、花草、动物、鸟类、树木甚至食物的名字,还有的是形容词。例如今年夏天以来的台风有“电母”、“蒲公英”、“婷婷”、“圆规”、“鲇鱼”和“马鞍”等等。笔者撰写这篇文章时,“蝎虎”和“洛坦”正在海上活动。中国内地提供的名字还包括“龙王”、“悟空”、“风神”、“杜鹃”等等。名单是循环使用的,不过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极大破坏,变得非常知名,为了防止混淆,世界气象组织将考虑将这个名字“打入另册,永不续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