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vs斯特拉那队胜-法甲里昂对斯特拉斯
《无限斯特拉托斯之世界》最新txt全集下载
无限斯特拉托斯之世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无限斯特拉托斯之世界
作者:龙不*虎不叫
01,突如其来的转学生
更新时间2011-3-10 16:53:33 字数:3102
1
IS,正式的名字为infinite·stratos,是将国家的武装轻易瓦解,跨越的拥有巨大力量的最强的兵器,然后将现有的兵器化作废铁,成为了现今世界的主流武器。
使用这个武器的人将得到巨大的力量,但是操纵者却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前提,那就是必须为女人。社会男女的地位开始出现浮动,女性的位置被大大的提高,然后变成现在女尊男卑的社会。
但是在操纵IS的世界中突然出现了一名男性操纵者織斑一夏,让世界都为之轰动,但是之后又有一位男性操纵者也悄然出现,他的名字叫做卡修·里昂·萨拉毕·多比丝·哈姆特·卡里布特。
02
IS学院,现今社会中受到众多国家围绕盘旋的公立学院,由日本开发出来的IS,然后再各国的协议下所产生的教育IS操纵者的学院。
坐落在学院深处的院长室中,年迈的老者放下了手中的资料,看向了面前的少年。
“恩,卡修,怎么样?马上就要上学的感受如何?激动吗?”
有着慈祥和蔼面容的他应该是一个让任何人都会有亲近念头的老爷爷吧,但是在他面前的少年却一点都没有这样的意思。
啪!
一声清脆的靠脚声,然后标准的军队敬礼,少年用端正的姿势回答道。少年拥有一头黑色的短发,亚洲人的面容与褐色的肌肤,个头大概有1米7左右,体型不胖不瘦,身上还散发出一种随时都在戒备的紧张感。
“是……
有问题再找我
法国名胜有哪些
完全资料:
巴黎大区:
■ 4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Unesco)的世界遗产景点: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城堡和公园、凡尔赛(Versailles)的城堡和公园、普罗万(Provins)的中世纪古城 、巴黎塞纳河两岸的风景 。
■ 9座巴黎附近的皇家城市:杜尔丹(Dourdan)、埃当普(Etampes)、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马尔利勒鲁瓦(Marly-le-Roi)、朗布依埃 (Rambouillet)、 圣但尼(Saint-Denis)、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凡尔赛(Versailles)和万森讷(Vincennes)。
■ 24个巴黎的城堡和花园:法式花园、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中世纪花园以及富有浪漫情调的公园。
■ 画家之村:奥沃-苏尔瓦兹(Auvers-sur-Oise)、巴尔比松(Barbizon)、沙图(Chatou)……。
■ 塞纳河、瓦兹河(Oise)、马恩(Marne)、乌尔克河(Ourcq)、永讷(Yonne)、鲁应河(Loing):位于这个大区的所有水路。
■ 4个地区自然公园:舍沃鲁兹-上山谷(la Haute Vallée de Chevreuse)、法兰西卡梯奈(le G?0?9tinais fran?0?4ais)、法兰西温辛(le Vexin fran?0?4ais)以及法国未来瓦兹地区(le futur Oise - Pays de France)公园。
■ 3个自然保护区。
中央大区:
■ 香波堡(Le ch?0?9teau de Chambord),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
■ 舍浓梭堡(Le ch?0?9teau de Chenonceau)及其一侧翼在舍尔(Cher)上形成的通往城堡的桥梁。
■ 昂布瓦兹城堡(Le ch?0?9teau d'Amboise):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
■ 布洛瓦(Blois)城和城堡, 16世纪法国国王最喜爱的居住场所。
■ 夏尔特(Chartres)和布尔日(Bourges)大教堂, 哥特式艺术风格的珍宝。
■ 维朗德里城堡(Le ch?0?9teau de Villandry)及其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园。
■ 阿兹-勒-利杜城堡(Le ch?0?9teau d'Azay-le-Rideau), 修建在安德尔(Indre)中部的一座岛上。
■ 舍维尔里城堡(Le ch?0?9teau de Cheverny), 因其与丁丁历险记的木兰萨城堡(le ch?0?9teau de Moulinsart)的相似而闻名。
■ 瓦朗赛城堡(Le ch?0?9teau de Valen?0?4ay)及其法式花园, 在7、8月份, 举办为期一百天的以历史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 布丽亚尔(Briare)运河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长663米, 拥有7座船闸。
■ 罗马式风格的圣博努瓦卢瓦尔大教堂(Saint-Beno?0?6t-sur-Loire)。
诺曼底大区:
■ 圣·米歇尔山(Le Mont-Saint-Michel):在一座石头岛上修建的教堂和村庄。
■ 第二次世界大战登陆地点:海滩、美军士兵墓地、博物馆。
■ 埃泰达峭壁(Les falaises d'Etretat)座落在戈尔(Caux)地区。
■ 鲁昂教堂(La cathédrale de Rouen)是哥特式艺术建筑中的典范, 其教堂的顶尖在法国是最高的。
■ 利雪大教堂(La basilique de Lisieux)。
■ 纪维尼村(Giverny):画家克罗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故居及其花园坐落于此。
■ 巴约(Bayeux)的制毯业:11世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 费康(Fécamp):位于阿尔巴特海岸(C?0?0te d'Albatre)上的历史艺术之城。贝内迪克梯纳宫(palais de la Bénédictine)既是博物馆, 也是烧酒厂的现代化场所。
■ 勒阿拉斯杜班(Le Haras du Pin)素有“马中凡尔赛宫”之称(Versailles des chevaux)、修建于路易十四时期。
皮卡第大区: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亚眠圣母大教堂(La cathédrale d'Amiens), 圣鲁区(le quartier Saint-Leu)和其小岛(les hortillonnages)。
■ 众多城堡:尚蒂利(Chantilly)、皮埃尔丰(Pierrefonds)、朗布尔(Rambures)、 库希(Coucy)、贡比涅(Compiègne)……。
■ 索姆(Somme)海湾: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湾之一。
■ 公园和花园:马尔克泰尔鸟类公园(le parc ornithologique du Marquenterre)、瓦鲁尔植物公园(le parc botanique de Valloires)……。
■ 拉昂(Laon)是历史与艺术之城, 城市高地。
■ 乌尔克(l'Ourcq )山谷, 马尔那(Marne)山谷及其葡萄园。
■ 布莱(Bray)地区的日尔贝路瓦(Gerberoy)被称为是法国最美丽的村庄之一。
■ 桑利斯(Senlis)中世纪古城。
■ 众多的大教堂:桑利斯(Senlis)、斯瓦松(Soissons)、博韦(Beauvais)、 努瓦永(Noyon)、拉昂(Laon)、亚眠圣母大教堂(Amiens) 以及圣康坦大教堂(la basilique de St-Quentin)。
■ 极富吸引力的公园:阿斯泰利克公园(le parc Astérix)、沙海……。
北部—加莱海峡大区:
■ 阿拉斯大广场(La Grand'Place d'Arras):拥有155 座弗拉芒的建筑
■ 游泳池、鲁拜工业和艺术博物馆 (musée d'Art et d'Industrie de Roubaix):经过重建的艺术泳池。
■ 卡度—冈布莱斯的马蒂斯博物馆(Le musée Matisse au Cateau-Cambrésis):收藏马蒂斯(Matisse)作品在法国居第3位。。
■ 埃尔浮炮塔(La coupole d'Helfaut):拥有V2的发射台。
■ 两个海角之间的风景:索瓦之海岸(C?0?0te Sauvage)与芒什海峡(Manche)及北海之间的风景。
■ 里尔美术馆(Le palais des Beaux-Arts de Lille):仅次于卢浮宫的第二大美术博物馆。
■ 勒瓦德(Lewarde)的矿产历史中心:煤矿博物馆。
■ 瑙斯卡阿(Nausicaà):位于海上布洛涅(Boulogne-sur-Mer)的国家海洋中心。
■ 勒图凯-巴黎沙滩(Le Touquet-Paris-Plage):6 公里长的海滩, 255公顷的松树和桦树森林……。
■ 圣奥梅尔(Saint-Omer)城的教堂和建筑, 18世纪独具特色的酒店。
布列塔尼大区:
■ 拉兹岬角(La pointe du Raz):位于费尼斯戴尔岬角(pointe du Finistère)西边的一群石堆之上。
■ 克拉融半岛(La presqu'?0?6le de Crozon):位于费尼斯戴尔(Finistè re)的中心:小港口、锯齿型海岸线、峭壁……。
■ 粉色海岸(La C?0?0te de Granit Rose)及其极富魅力的小城:拉尼翁(Lannion)、佩劳-圭勒克(Perros- Guirec)、普勒么-保都(Pleumeur-Bodou)、特勒博尔登(Trébeurden)、特勒嘎斯太尔(Trégastel)。
■ 莫尔比昂海湾(Le golfe du Morbihan):由鲁于半岛(presqu'?0?6le de Rhuys)封闭的形状而形成的一个小内海。
■ 埃迈罗德海岸(La C?0?0te d'Emeraude):圣马洛(Saint-Malo)“海盗城”、迪纳尔(Dinard)、迪南(Dinan)……。
■ 教堂围墙:在费尼斯戴尔(Finistère)的朗普洱-圭弥留(Lampaul-Guimiliau) 以及阿尔莫尔海滩(les c?0?0tes d'Armor)的特勒圭叶(Tréguier)教堂的围墙。
■ 布劳赛良德(Brocéliande)森林:神化般的森林。
■ 阿雷山脉(Les monts d'Arrée):是位于阿尔莫里卡地区自然公园(Parc naturel régional d'Armorique)中最高的布列塔尼“山峰”。
■ 哥雷纳昂(Glénans)群岛位于孔卡尔诺(Concarneau)海湾入口, 那里还有著名的航海学校。
卢瓦尔河谷大区:
■ 南特(Nantes)、布费(Bouffay)中世纪风格的步行街区、布列塔尼公爵城堡(le ch?0?9teau des ducs de Bretagne)。
■ 昂热(Angers)是安茹省(l'Anjou)的首府, 及其杜特尔(la Doutre)老街区和13世纪的防御工事。
■ 勒芒地区(Mans)的老石头街。
■ 拉瓦勒(Laval)的木筋墙房屋。
■ 索米尔(Saumur), 马术之都。
■ 菲尔泰-贝尔纳尔(la Ferté-Bernard)运河。
■ 克利松(Clisson), “西部威尼斯”之称。
■ 丰特奈-勒孔泰(Fontenay-le-Comte)及其“千年历史”步行街。
■ 疯子山(Le Puy du Fou), 以中世纪为主题的公园, 吸引着所有的家庭。
■ 原始海滩及其周围的景色。
■ 拉博勒(La Baule)及其9公里长的圆沙海湾。
■ 萨博尔道劳那(Les Sables d'Olonne), 伟大的航海之乡。
■ 冯特浮劳修道院(L'abbaye de Fontevraud)。
普瓦图—夏朗德大区:
■ 普瓦捷(Poitiers)和未来影视城(Futuroscope):极富吸引力的公园:介绍摄影、巨型或半球状银幕、3D立体**、模拟器……。
■ 昂古莱姆(Angoulême)及其周边:巴尔扎克城堡(les ch?0?9teaux de Balzac)、拜耳城堡(Bayers)、沙莱城堡(Chalais)、国际动画艺术节(l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 小说艺术以及该大区600多处标志性纪念建筑:是公元十世纪时期在圣雅克—德—孔波斯特拉(Saint-Jacques-de-Compostelle)朝圣之路最好见证。
■ 赛尔—苏尔—贝尔皇家修道院(L'abbaye royale de Celles-sur-Belle)、位于利圭热(Ligugé)的圣马丁修道院(l'abbaye de Saint-Martin)。
■ 雷岛(L'?0?6le de Ré):骑自行车参观87公里长的自行车赛道。
■ 普瓦提埃(poitevin)沼泽, 适合乘小艇游玩。
■ 美食:白兰地(cognac)、皮诺葡萄甜酒(pineau)、山羊奶酪……。
香槟-阿登大区:
■兰斯(Reims)及其圣母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香槟(Champagne)地区的旅游线路:共有5条, 前往5个葡萄园的旅游线路, 行程总计600公里。
■特鲁瓦(Troyes):香槟地区(Champagne)的历史之都。
■郎格勒(Langres)及其4公里长的城墙。
■色当(Sedan)及其欧洲最宏伟的防御工事城堡:占地35000平方米, 共7个层次。
■戴尔-尚特高克湖(Le lac du Der-Chantecoq):占地4800公顷, 是欧洲最大的人工湖。
■奥特维尔(Hautvillers) :埃贝尔奈北部典型特色的小城, Dom Pérignon曾经担任修道院的食物储存主管 。
■位于茹万维尔(Joinville)的大花园(Le ch?0?9teau du Grand Jardin)。
■克莱尔沃修道院(Abbaye de Clairvaux), 由Saint Bernard在公元1115 下令修建, 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圣地。
勃艮第大区:
■第戎(Dijon):美术博物馆(musée des Beaux-Arts), 教堂以及老城 。
■博纳(Beaune):济贫院(les Hospices)、博物馆及酒窖。
■维泽莱(Vézelay)(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圣马德莱纳大教堂(basilique Sainte-Madeleine)、村镇。
■丰特内(Fontenay) (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12世纪西多修道会的修道院(abbaye cistercienne)
■卢瓦尔河上的慈善院(La Charité-sur-Loire)(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罗马时期的教堂 、跨卢瓦尔河(Loire)的桥 、书城(ville du livre)。
■欧塞尔(Auxerre):教堂、圣-日尔曼修道院(abbaye Saint-Germain)、博物馆、老城、
大钟塔(tour de l'Horloge)。
■讷韦尔(Nevers):教堂、杜赛尔宫(palais Ducal), 圣艾蒂安教堂 (église Saint-Etienne)。
■奥顿(Autun):教堂、鲁兰博物馆(musée Rolin)、众多的高卢-罗马时期(gallo-romains)遗址(城墙、城门、 剧院)。
■克鲁尼(Cluny):西多修道会的修道院(abbaye cistercienne)、博物馆、 老城。
■桑斯(Sens):教堂、教区会议的宫殿、博物馆。
洛林大区:
■埃皮纳勒(Epinal)、梅斯(Metz)、南锡(Nancy)以及凡尔登(Verdun):洛林大区(Lorraine)的城市及其这里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遗产。
■纷繁的艺术行业:水晶制作、陶器制作、埃皮纳勒(Epinal)画作、弦乐器制作…
■拥有3个地区级自然公园:洛林(Lorraine)、北孚日(Vosges du Nord)、孚日谷地(ballons des Vosges), 4700 公里的平缓的航道向圣-路易-阿尔泽维尔(Saint-Louis-Arzviller)方向延伸, 乘船顺流而下即可抵达。
■洛林(Lorraine)大区具有纪念的景点: 凡尔登(Verdun)、马其诺防线(ligne Maginot)在此横穿洛林大区(Lorraine)。
■温泉驿站:维泰尔(Vittel)、孔特克赛维勒(Contrexéville)、昂内维尔(Amnéville)、普隆毕耶(Plombières)以及般勒般(Bains-les-Bains)。
■斯特尼斯拉斯(Stanislas), 洛林公爵的遗产:游人会被南锡(Nancy)及其周围的风景所深深地打动:阿鲁埃城堡(ch?0?9teau d'Haroué)、富勒维尔(Fléville)城堡……
■位于洛林大区(Lorraine)的众多教堂, 尤其是梅斯(Metz)教堂。
■100多座花园:其中有贝尔奇格朗若花园(Berchigranges), 还有奥特奇泰尔花园 (Haut Chitelet)……。
■众多休闲公园如:圣-克鲁瓦野生动物园 (le parc animalier de Sainte-Croix)。
弗朗什-孔泰大区:
■茹城(Joux)的中世纪城堡:近千年的历史, 使得这座城堡由交通要塞变成了防御要地。
■克劳德-尼古拉勒杜(Claude-Nicolas Ledoux)的阿尔克埃-色南(Arc-et-Senans)皇家盐场(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它那工业化的村镇, 就如同一座在田园乡村的小岛。
■位于杜(Doubs)的瀑布(国家级景区):高达27米雄伟壮观的的瀑布。
■贝桑松(Besan?0?4on)的旺邦(Vauban)堡垒 :将向您重新展现旺邦(Vauban)时代的建筑和历史。
■贝尔福(Belfort)的旺邦城堡(ch?0?9teau Vauban) 以及巴尔陶第的石狮子(Lion de Bartholdi), 巨大的石刻狮子屹立石壁上俯视着这个城市。
■千塘高原(Le plateau des 1000
étangs)。
■波姆莱美西盲谷(La reculée de Baume-Les-Messieurs)以及沙隆城堡村(le village de Ch?0?9teau-Chalon):黄酒的摇篮。
■阿尔布瓦(Arbois) :以其葡萄和上等葡萄酒而闻名于世 。
■库尔贝(Courbet)的诞生地奥尔南(Ornans), 还有鲁河谷地(la vallée de la Loue) 。
■宏尚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由考尔布歇(Corbusier)于1955建成, 以其简洁的线条而闻名。
阿尔萨斯大区: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教堂、小法国街区(le quartier de la Petite France)。
■上-考内格斯堡城堡(Le ch?0?9teau du Haut-Koenigsbourg)。
■葡萄酒之旅(La route des vins)。
■科尔马(Colmar):素有“小威尼斯”之称、安特林登博物馆(le musée Unterlinden)。
■米卢斯(Mulhouse):工艺技术博物馆(les musées techniques):汽车, 火车、电器、各式印刷机……。
■从阿尔萨斯(Alsace)到安若尔申的阿尔萨斯自然博物馆(L'écomusée d'Alsace à Ungersheim):博物馆内处处充满了大自然特有的新鲜空气, 让人乐而忘返。
■圣奥迪尔山(Le mont Sainte-Odile):朝圣之地。在海拔763米的至高点, 可以眺望美丽的阿尔萨斯平原(plaine d'Alsace)。
■2个地区自然公园:孚日山脉圆形顶峰地区自然公园(Parc naturel régional des ballons des Vosges)、北孚日地区自然公园 (Parc naturel régional des Vosges du Nord)。
■马其诺防线:在法国东北部边境修建的防御系统。
■两岸花园(Le jardin des 2 rives):跨越莱茵河(Rhin)的美丽花园, 占地60公顷。
■圣诞节市场: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科尔马(Colmar)、米卢斯(Mulhouse) 以及凯赛尔堡(Kaysersberg)……。
奥弗涅大区:
■ 乌尔卡尼亚(Vulcania):欧洲最大的火山主题公园 , 进行一次地心之旅。多姆山(Le Puy-de-D?0?0me), 是奥弗涅(Auvergne)的象征, 海拔1465米。
■ 玛丽山(Le Puy-Mary):欧洲面积最大的火山, 目前正在被列为国家级公园保护名单。
■ 巴尔(Le Pal) :极具吸引力的公园, 野生动物园
■ 距道尔山(Mont-Dore)20多公里处的姆劳尔城堡(Le ch?0?9teau fort de Murol)座落于山林之中。
■ 位于普依昂维莱(Puy-en-Velay)的法兰西圣母塑像(la statue Notre-Dame-de-France)和乌鸦岩(rocher Corneille)。
■ 位于提叶(Thiers)的库泰莱尔(Coutellerie)的博物馆。
■ 位于姆拉勒-盖尔(Murat-le-Quaire) 的度瓦奈特(Toinette)“舞台博物馆”, 以及位于夏尔波捏-勒瓦勒纳(Charbonnières-les-Varennes)的维古(Veygoux)小城堡。
■ 瓦尔城堡(Le ch?0?9teau de Val):
建于15世纪的防御工事, 壮观宏伟地耸立在博尔湖(lac de Bort)的岩石岛上。
■ 舍兹-迪奥修道院(L'abbaye de la Cha?0?6se-Dieu)以及每年8月的古典音乐节。
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 里昂(Lyon): 地区首府,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
■ 霞慕尼(Chamonix): 勃朗峰(le Mont Blanc)世界登山运动的中心以及勃朗峰。
■ 安锡(Annecy): 湖泊、老城、运河以及历史遗迹: 城堡、埃斯勒宫(le palais de l'Isle)……。
■ 阿尔代什峡谷(gorges de l'Ardèche)和拱桥(le pont d'Arc)。
■ 冬季大型滑雪场: 阿普德威兹(l'Alpe d'Huez)、雷督阿普(les Deux-Alpes)、霞慕尼(Chamonix)、高雷维尔(Courchevel)、拉普莱涅(la Plagne)、瓦尔迪赛尔 (Val d'Isère)、梅杰夫(Megève)、提涅(Tignes)……。
■ 阿尔卑斯山的大湖 :
雷梦湖(le lac Léman)、布尔杰湖(le lac du Bourget)、安锡湖(le lac d'Annecy)。
■ 格勒诺布尔(Grenoble)——阿尔卑斯(Alpes)的中心。
■ 博若莱地区(Le pays beaujolais)以及这里12种佳酿。
■ 位于罗讷河(Rh?0?0ne)和安河(Ain)旁的佩鲁日(Pérouges)的中世纪小城。
■ 东贝(La Dombes): 位于千湖地区的维拉尔-勒东贝(Villars-les-Dombes)和鸟类公园(le parc des oiseaux)之乡。
■ 罗讷河谷地区(La vallée du Rh?0?0ne)及这里的葡萄园。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 埃斯泰尔勒高原(Le massif de l'Esterel), 圣—特罗佩(Saint-Tropez), 拉马度埃尔(Ramatuelle), 黄金岛(les ?0?6les d'Or):克呼港(Port-Crau)、保尔克莱勒(Porquerolles)以及黎凡特岛(?0?6les du Levant)。
■ 卡西海湾(Les calanques de Cassis)。
■ 吕贝龙(Le Lubéron):高尔德(Gordes)、博纽(Bonnieux)……。
■ 阿尔比耶(Les Alpilles):博得—普罗旺斯(les Baux-de-Provence)和圣莱米—普罗旺斯(Saint-Rémi-de-Provence)。
■ 凡尔登峡谷(Les gorges du Verdon)。
■ 姆斯提耶—圣—玛丽(Moustier-Sainte-Marie), 赛尔—朋松湖(le lac de Serre-Pon?0?4on)。
■ 大阿尔卑斯之旅(La route des grandes Alpes)。
■ 布里昂松(Brian?0?4on), 美若高原(le massif de la Meije)和埃克兰国家公园(le Parc national des Ecrins), 覆盖着白色的森林:瓦尔—里苏尔(Vars-Risoul)。
■ 历史和文化之城:阿维尼翁教皇之城(Avignon la cité des Papes)、旺图山(le mont Ventoux)、阿尔勒(Arles)、艾克斯—普罗旺斯(Aix-en-Provence)。
小提琴是哪国人发明的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壳琴“,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 (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现代小提琴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而来,不能说是具体由那个人发明的,是集体力量的结晶。目前对小提琴最早的明确记载是 Jambe de Fer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时小提琴已经传遍欧洲。但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壳琴”,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他回家一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可“万变不离其宗”,小提琴的琴孔还是龟背壳演变的样子。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 高档小提琴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Charles IX),由安德里亚·阿玛蒂在1560年制作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a)。而至今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应该是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716年制作的“弥赛亚”(Le Messie),也作“Salabue”,这把琴现藏于英国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馆。
现藏柏林的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小提琴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和陈刚合作的《梁祝》和陈刚所作的《苗岭的早晨》等。
中档小提琴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口笛独奏编曲。胡坤现在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音乐家的简介
“歌曲之王”—— 舒柏特
舒柏特(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小学教员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音乐;16岁担任助理教师,教授私人钢琴,以此谋生。1813年,当他毅然离家去维也纳作一个“自由艺术家”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但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处于王朝复辟的时期。
他一生共写下了1500首作品。包括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及600多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交响曲《未完成》、钢琴五重奏《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
他创作的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
欣赏:
1、小提琴独奏曲《小夜曲》(2:46) 歌词大意:①“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
②“你可听见夜莺歌唱,她在向你恳求,它要用那甜蜜歌声,诉说我的爱情。”
2、A大调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7:35)创作背景: 1817年,舒伯特创作了著名的歌曲《鳟鱼》,歌曲用二段体写成。第一段描写鳟鱼在清澈的小河中欢畅地戏游,第二段描写狡猾的渔夫把河水搅浑,得以浑水摸鱼。后来,创作《A大调钢琴弦乐五重奏》时,采用了这首歌曲的曲调,故又称《鳟鱼五重奏》。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生于华沙附近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侨居波兰的法国人,并是一位长笛演奏家,母亲是波兰贵族世家的女儿,钢琴弹得很好。他从小喜欢音乐,6岁接受严格的钢琴教育,9岁就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随院长艾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30年,20岁的肖邦出国作旅行演出。他来到了巴黎,当时的巴黎是群星荟翠的艺术之都。他在这里以作曲家、钢琴家的身份获得了盛誉。1849年10月17日,他在巴黎病逝。
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有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代表的27首练习曲,有富于民族风格的51首玛祖卡舞曲,有着阳刚之美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也叫波罗涅兹舞曲),而他的21首《夜曲》更是钢琴音乐中的精品,另外还创作了许多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等。
欣赏:
1、《降D大调一分钟圆舞曲》 (小狗)(1:51)
2、《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15:06)演奏:伦敦交响乐团、钢琴:鲁宾斯坦 、指挥:安德列-普列文
(注)安德列-普列文(1929--)出生在德国的柏林,犹太人。二战期间随家人到了美国,从1963年开始指挥生涯,先后担任过美国圣路易斯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和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
1813年10月10日,威尔第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镇里,他的父亲是农民,开了个小客栈。威尔第曾被米兰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但他没有灰心丧气。他拜著名指挥家拉威尼阿为师,日以继夜的努力学习,很快就绽放出天才的光芒。
威尔第所处的正是意大利最为动荡的时代。他的成名作《纳布科》映射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残酷统治,因此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极度欢迎,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从《纳布科》开始,威尔第踏上了辉煌的征程,他的歌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飞遍了意大利的山山水水。
从19世纪50年代,威尔第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他的三大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相继问世,他又陆续写出一批很受欢迎的歌剧:《西西里晚祷》、《西蒙-波卡涅格尔》、《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唐-卡洛斯》、《阿依达》。
《阿依达》使歌剧大师的声望登上一生的顶峰。这部歌剧是应埃及总督之邀而写,它描述了古埃及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1871年12月24日,开罗首演大获成功。一个半月后,这部歌剧在米兰斯卡拉剧院上演,威尔第亲自指挥,意大利国王莅临观看。剧场内外盛况空前。
在威尔第八十高龄时,他又写出了最后一部歌剧《福尔斯塔夫》,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不能不叫人惊叹。
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在米兰逝世。在无边的送葬队伍中,自发的响起了动人心魄的歌声:《纳布科》中最著名的唱段《飞吧,思想,乘着那金色的翅膀!》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
作家生平作品:学院节庆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德意志安魂曲、第一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匈牙利舞曲、摇蓝曲。
学院节庆序曲作于1880年。1879年3月,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哲学博士的学位,他为此写了这首曲子加以感谢,但作品直到1880年8月才完成。1881年1月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于布雷斯劳大学。作者曾说这是“宴席上欢乐的学生歌曲的集锦”。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真不愧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不论技巧曲风都足堪与贝多芬等齐名。 有人说如果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男性, 孟德尔颂的是女性。 那勃拉姆斯的就是男性中的男性。 乐评家说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表面平静骨子里却充满风暴。 那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呢? 相信大家都听得出来, 第一三乐章雄劲粗犷热情豪放, 巨人登场架式英雄纵横性格, 有别于贝多芬的内敛。 这也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雄伟壮丽的原因之一。 可与其第一号交响曲互相媲美彼此呼应。 不过问题好像也是出在这里? 好几位欧美日本乐评家认为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成熟度构思深奥曲趣深邃, 几乎是完美珍品, 为他曲所不易见, 但唯一的瑕疵也正由于它交响曲个性。 难道这是乐团结构使然或是小提琴本身特性使然?小提琴协奏曲就不能色彩富丽爆劲磅礴吗? 勃拉姆斯第1 号钢琴协奏曲也有交响性格, 乐团咄咄逼人, 但争议好像少点。或许是钢琴的音量大馀韵深远, 置身在管弦乐团风雨交织的波浪中, 仍能突显出它身为弹弦(击弦)乐器相异音色的特性, 别有一番美感。 而小提琴协奏曲中协奏夥伴正是弦乐器与管乐器, 小提琴又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 独奏小提琴音量有限, 音高音程与协奏小提琴部分重叠, 一旦面临总奏,Solo好像快被淹没吞噬了? 以上这样解释不晓得是不是太过浮面? 廿世纪也有一首协奏粗旷大胆鲜丽的哈察都量小提琴协奏曲,但却未闻因曲风雄伟而淹盖Solo的情形? 或是因为协奏曲基本上就不同于交响曲, 不适于"交响化"。 或是因为协奏曲的表达内容更著重于表现独奏乐器的运动。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在安魂曲音乐中的特殊的地位,在于它不但是以德语演唱的("德意志"在此有"德语的"及"德国的"双重意义)、唱词摆脱了传统的拉丁语经文的规范,而且精神上更富于人性,从天主教的神性转向自马丁。路德以来在德国兴起的新教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是"德国的")。勃拉姆斯是从1857年开始创作《德意志安魂曲》的、那年他才24岁。到1861年,安魂曲已经写了四个乐章。1865至1866年间,为纪念母亲的去世,勃拉姆斯增加了两个乐章。到1868年写出最后的一段音乐(有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后,此曲才告完成,创作前后历时11年。最终版本的《德意志安魂曲》共有七个乐章。勃拉姆斯是个虔诚的新教徒,《德意志安魂曲》的唱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旧约和新约圣经中关于死亡、信仰和永生的段落中精心挑选编缀而成的。由于勃拉姆斯极其熟悉《圣经》,唱词编来浑然一气,不落痕迹,只就文字来论,已是大手笔。他写的音乐和他挑选的唱词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里虽然也有哀悼,也有悲伤,但是没有传统的关于末日审判的恐怖,没有奉献、赎罪、超拔的内容,而是代以一种不同的关于生与死的信念: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如花,草必凋残,花必谢落;但是有信仰的,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会从上帝那里得到安慰。如果把这里的"上帝"换成"信仰"二字,就有着更广泛的涵义。
勃拉姆斯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一号交响曲》被世人称为《第十号交响曲》。所谓“第十号”乃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乐曲中充满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 有趣的是,勃拉姆斯故意在本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引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不负其《第十号交响曲》之美名。本曲的作曲一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1855-1876),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四十三岁。本交响曲的写作之所以耗时长久,并不是因为作曲者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态度十分慎重。勃拉姆斯本来就很严谨,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更是如此。他立志:要写便写出能和“不朽的九大交响曲”并驾齐驱的作品,以不辱前人风范。所以他不惜半生的推敲、琢磨,才写出了这首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的,登峰造极、光芒万丈的巨作。
本曲完成于1885年,同年十月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作者从1884年夏就已开始创作本交响曲,历经一年才告完成,由此可见勃拉姆斯那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本交响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本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个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本交响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本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本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采。
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是由21首“四手联弹”钢琴小曲所组成的曲集,虽然每一首乐曲的旋律和风格不尽相同,却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普赛民族音乐的特色:节,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形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以三段体为最多。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归为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睐。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相传作者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法柏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1859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时,曾听过她演唱的一首鲍曼的圆舞曲,当时勃拉姆斯深深地被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后来就利用那首圆舞曲的曲调,加以切分音的变化,作为这首《摇篮曲》的伴奏,仿佛是母亲在轻拍着宝宝入睡。原曲的歌词为“安睡安睡,乖乖在这里睡,小床满插玫瑰,香风吹入梦里,蚊蝇寂无声,宝宝睡得甜蜜,愿你舒舒服服睡到太阳升起。”那恬静、优美的旋律本身就是一首抒情诗。 后人曾将这首歌曲改编为轻音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就像一首民谣那样深入人心。
美国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初才具备独特的美国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各国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国境内存在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或种族的音乐,也存在着欧洲音乐家从欧洲各国带来的专业音乐。它们之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16-18世纪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于劳动、婚丧、准备作战等场合,以鼓等打击乐器伴奏,音调简单,独具一格。16世纪后,随着各国移民的到达,也带来了他们本国的音乐文化。经过激烈的争夺,英国人终于取得了在北美大陆的优势。因此,英国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最大,它为美国音乐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隶被贩运到北美。非洲黑人酷爱音乐,惯于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黑人音乐的动人曲调和独特的切分节奏,对美国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马萨诸塞出版了《海湾诗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书。18世纪初,为提高歌唱水平,许多牧师著书指导唱歌。同时,随着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渐繁荣,世俗音乐也变得活跃起来。欧洲乐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开始流行,出现了专业音乐家。1731年在波士顿举行了第1场音乐会。通常的音乐会节目包括爱国歌曲、歌剧咏叹调、传统民歌等,有时也有一些标题的或无标题的器乐作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美国本地出生的第!批作曲家。同欧洲音乐相比,当时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被认为不够成熟。
19-20世纪 19世纪初,许多欧洲音乐家来到美国,他们带来了远比美国先进的音乐水平和技巧。1848年欧洲革命后,又有大批德国音乐家移居美国。他们使原先习惯于赞美歌的美国人的音乐趣味发生明显变化,也给美国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后,美国音乐生活更趋活跃,又有一些重要的音乐团体相继建立,如大都会歌剧院(1881)、波士顿交响乐团(1881)等。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专业技巧的作曲家。他们把美国音乐提高到了欧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独创性,带有明显的模仿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麦克道尔,他被认为是美国第1个取得国际声望的作曲家。
当美国作曲家几乎都在追随欧洲风格时,歌曲作家S.C.福斯特却采用美国黑人音乐的曲调进行创作。他的很多歌曲是为当时盛行的“黑人剧团”(由白人化装扮演黑人,其成员称为游吟艺人)写作的;而真正的美国黑人音乐却末受到重视,它们只在黑人中流传发展。当时流行的黑人音乐主要类型有灵歌、布鲁斯、劳动歌曲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摆脱德国音乐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对此起了很大作用。他于1892-1895年间应邀就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建议美国作曲家把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转向法国音乐,他们的创作与印象派有着密切联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独自探索美国化的音乐语言。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才被认为是美国老一辈最著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会舆论鼓励美国作曲家创作具有美国风格和特点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为美国民族主义音乐的确立作出了贡献。特别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为美国音乐赢得了与欧洲各国音乐并驾齐驱的地位。曾在巴黎从法国作曲家N.布朗热学习的A.科普兰、R.哈里斯、W.辟斯顿、V.汤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音乐语言与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结合起来。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思斯坦等继承了他们的道路。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国内培养起来的。
20-30年代的美国音乐并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西方音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化,出现了新的现代音乐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们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实验的性质。最重要的实验主义者是1915年定居美国的法国作曲家E.瓦雷兹。同时期,美国的流行音乐空前发展。特别是从黑人音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演变而来的爵士音乐风行全国。具有独立的美国风格的音乐剧(亦称百老汇歌舞剧)是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流行音乐中占有特殊地位。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有R.罗杰斯(1902-1979)、G.格什温、伯思斯坦等。
纳粹政权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著名的欧洲作曲家来到美国,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约等。他们给美国音乐生活带来了新的巨大影响。美国成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美国音乐创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视,许多美国作曲家的作品与欧洲音乐在风格上的差别几近消失。
50年代以后,美国音乐更趋多样化。尽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传统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但是吸引着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是J.凯奇。在流行音乐领域内,也出现了新的品种。从布鲁斯等音乐发展而来的摇滚乐风靡全国,爵士音乐退居次要地位。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有E.普雷斯利(1935—1977)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B.迪伦(1941- )等。70年代以后,摇滚乐的热潮逐渐衰退,各种流行音乐互相影响,在风格上趋向综合。最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是M.杰克逊(1958—)。
在音乐表演方面,美国往往由于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挥、独奏家和歌剧演员而达到很高水平。美国的交响乐团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顿、芝加哥、克利夫兰、纽约和费城等交响乐团均享有国际声誉。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又译克劳狄·德布西)
法国作曲家。生于商人家庭。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两年。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东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而其实质更接近于象征派。德彪西私生活上也相当反传统,甚至为圈内朋友所看不惯。
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一、德彪西的“梦幻世界”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于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二、泛音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波纹。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主要作品
按体裁时间分列:
管弦乐曲:《春》(1886);《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夜曲》(1899);《大海》(1905);《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1911);《意象》(1912)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93);《大提琴奏鸣曲》(1915);《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小提琴奏曲》(1916-1917).
钢琴曲:《贝加莫组曲》(1905);《钢琴曲》(1901);《版画》(1903);《意象》(1905和1907);《儿童园地》(1908);《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练习曲》(1915);《白与黑》,为双钢琴而作的(1915).
合唱作品:《浪子》(1884);《中选的**》(1888);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
歌曲:五十余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