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vs北京人和-恒大对人和比赛
中超冠军次数排名
自2004年中超成立之后,中超冠军次数排名如下。
1、广州恒大,7次获得中超冠军,夺冠年份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2、山东鲁能,3次获得中超冠军,夺冠年份为2006年、2008年、2010年。
3、深圳队、长春亚泰、北京中赫国安、大连实德四队都是获得过一次中超冠军。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Chinese?Super?League,简称为CSL)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中国最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仿照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简称为中超联赛。
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原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第一届计划有12只球队参加,前两届暂停降级制度,于2006年恢复升降级。2012年,中国足球职业化19年后步入金元时代。
2018年3月3日,2018赛季中超联赛开幕。11月7日,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以2比1战胜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夺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冠军。2019年12月1日,恒大3比0击败上海申花,夺得2019年中超联赛冠军。
中超 野性生长能走多远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肆客体育和欧迅体育联手在北京发布了《2016赛季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中,中超的联赛价值、赞助金额和球迷数量都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但在光鲜亮丽、飞速飙升的数字背后,也存在令人不安的隐忧。根据《报告》提供的数字,中超保级球队的上赛季平均投入已经超过令人咋舌的5亿元,而巨额亏损依然是所有中超俱乐部的生存状态。用金钱支撑的联赛牛市能持续多久?相信再乐观的人也不会给出“永远”的答案。
商业价值增长,发展仍需完善
“不管是引援规模、球员薪资以及奖金投入等,都在2016赛季刷新了纪录。”肆客体育创始人颜强在论坛上公布了一组数字:2016年中超联赛价值增幅以24亿元高居全球第一;中超总收益达到15亿元人民币;版权收益较上赛季提高了12倍;现场观众580万人次保持。
从数据看,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在2016赛季获得了大幅增长,但中超联赛依旧存在不健康、不亲民、不接地气、不服务球迷的状态。亮眼的数据背后也要正视这样的现状:中超联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当惊人的投资不断被刷新,中国足球在资本的推动下,正在谋求弯道超车,但是这样的“野性”生长也存在隐忧。欧迅体育董事长兼创始人朱晓东在论坛上首次提出中超“五没有”的观点——没有明确的理念和方向、没有合理的顶层建筑、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没有健全的球迷文化。朱晓东说:“我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不代表对中超的全面否定,而是认为中超可以发展得更好。相比足球发达国家的联赛,中超联赛只有找准自身定位,搭建好核心内容,才能有更长远和健康的发展。”
球员身价飙升,薪资成本过高
11月29日,广州恒大队正式宣布引入北京人和队的后卫球员张成林,他的转会费一度被传为高达1.2亿元。而据记者了解,最终与恒大签约4年的张成林转会费在7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
29岁的张成林虽有国脚经历,但那要追溯到5年多之前,而他上赛季在北京人和队的出场记录也只有14场。这桩转会可以视为2016赛季市场疯狂的延续,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超转会市场规模达到了40亿元,是2015年的5倍。在英超联赛转会市场尚未开启时,中超凭借一掷千金的转会投入一度占据世界第一。重量级外援和知名教练团队不断涌入,在2016赛季16家俱乐部总共投入的41亿元中,有34.3亿元用于外援和外籍教练团队的转会费和薪资。
与此同时,国内球员的身价飞速提升,不断逼近亿元大关。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球员转会费过亿元的时代将很快就到来。身价的提升,直接导致球员薪水不断上涨,如今,薪资成本在各家俱乐部的支出当中占据很高比例,多家俱乐部的薪资比例甚至超过总投入的2/3,显然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我们也知道签下的球员不值这个价,但没办法,如果不赶快出手,连这种水平的球员也买不到了。”一家北方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回答颇为无奈。多年青训荒废,导致没有优秀的年轻球员完成新老交替,从而造成本土球员奇货可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计成本的引援模式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转会市场要想真正降温,或者是高投入的模式难以为继,或者就要等渐回正轨的青训结出果实。
成为投资热点,机遇大于挑战
在《报告》中,中超公司2016年的总收入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10亿元来自中超版权收入。今年,每家中超俱乐部将有望获得6000万元分红。日前,中超已经完成了下赛季的赞助“第一单”,深圳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7—2020年中超联赛发光二极管(LED)全彩显示屏的官方供应商,将负责未来4年中超联赛赛场所需的全彩显示屏、配套操作设备、软件系统和所有相关服务。相比之前雷曼股份用资源置换的方式与中超签订了5年合约,这次艾比森带来了“真金白银”。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透露:“这次与中超合作,每年投入的广告买断费是2000万元,4年赞助达到8000万元,另外包括赞助整套设备的金额也达到了5000万元,所以我们的总共赞助价值达到1.3亿元。”
对于中超的招商前景,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显得很有信心,“联赛环境在好转,市场有很大提升,很多新赞助商在找我们,但中超的广告资源有限,我们也在考虑开发新领域。此外,多家中超联赛的老客户的合同陆续到期,正在谈续约的事情,但赞助款项肯定会比以前有所增长,毕竟现在形势大不一样了,我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中超各家俱乐部的赞助收入也达到了15.9亿元,赞助商涉及房地产、电商、能源电力、旅游和酒店业等多个领域,赞助金额虽然不能填补巨大投入带来的赤字,但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足球视为投资热点。丁彦辉的感受具有一定代表性:“赞助中超是出于我们的整体考虑,能够重新回到中国体育行业,我觉得这次合作对于我们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是值得的。现在中超联赛的球市也非常火爆,近几年中超场均观众数都有几万人,和前几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超联赛有了巨大的进步。与中超联赛合作,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但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请问中超联赛哪几个队从来没降过级?
从甲A到中超,只有三支球队没有降级过,分别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而目前这三球队,只有国安和鲁能一直保持很强的竞争力,而申花自朱俊后,逐渐没落,本赛季还要为保级而战!
那么如果只看中超的这段时间,没有降级的队伍就很多了,除了国安、鲁能、申花之外,还有天津泰达、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包括后来的河北华夏和天津权健(天海)。
在中超联赛创立元年2004年,总共有12支球队,分别是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上海国际(现在的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北京现代、沈阳金德(现在的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这个排名也是04赛季的最终排名!
而对于广州恒大,虽然是近年来的王者,但是其前身广州广药于2009年降级,随后广药集团在2010年退出,同年恒大集团买下广州足球俱乐部,更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1年恒大以升班马的身份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并一举实现了7连冠!
中超联赛目前没降过级球队球队还比较多,但是,如果从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球队就不多了。
从目前的联赛积分榜来看吧。
一、北京中赫国安
排名榜首的北京中赫国安是中超联赛的元老了,从职业化以来,这个老牌球队虽然只得过一次联赛冠军。但是,从来没有降级的经历,这是很厉害的!
二、广州恒大淘宝
自从恒大接手广药以后,创造了无数个记录,斩获冠军无数,更是拿了两次亚冠冠军。但是,不幸的事恒大接手之前,球队因为打假球被降级到中甲。
三、上海上港
上港倒是没有降级的经历。徐根宝十年磨一剑,从武磊、张琳芃、王佳玉他们小孩儿开始组队打比赛,从中乙一直升入中超不容易(但球队 历史 较短,一点点升起来的)。
四、山东鲁能
山东鲁能,老牌劲旅!自94年甲A联赛以来,从来没有降级。99年获得双冠王,中超改制以后制霸中超多年。
五、重庆当代
其实,目前的重庆队前身应该是云南红塔,尹明善在力帆降级后买壳保留在了顶级联赛。不幸的是后来又像电梯一样升降几次,现在实力不错。
六、大连一方
大连一方是原来赵明阳的球队,资深球迷都了解,曾经也红火了两年,后来老板资金出问题降级了。虽然现在是万达的投资方,但是球队跟八冠王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八冠王已经随徐明而去了。
七、江苏苏宁
老牌球队,曾经的江苏舜天,曾经在中甲(甲b)多年,升上中超以后表现一直不错。
八、天津泰达
老牌劲旅,情况跟江苏舜天差不多,三星赞助时期打了甲b(98年)。
九、武汉卓尔
武汉卓尔的情况球迷们应该比较清楚,去年刚刚升入中超。曾经的武汉队也是 历史 悠久,可惜因为跟国安的一场比赛,那个球队没了。
十、广州富力
广州富力的 历史 也是几经波折,曾经的沈阳金杯、沈阳海狮、沈阳金德、长沙金德、广州富力.....一二级联赛混迹多年。
十一、河南建业
建业也是目前中国足球联赛的活化石,职业化以来没有换过投资方,目前唯一一个。但是,球队在06以前一直在二级三级联赛,2013也降级一次,多灾多难啊。
十二、河北华夏幸福
曾经的河北中基,之前一直中乙,中甲,华夏入主以后,球队实力大增,打入中超,也曾笑傲群雄。
十三、深圳佳兆业
老牌劲旅,曾经的中超冠军,在老板没钱发工资的情况下,老朱带着郑智、李玮峰、大帝等人拿下了冠军,令人尊敬的球队。后来不幸降级......蛰伏中甲多年,现在佳兆业接手,很不错。
十四、上海申花
中超传统豪强,自职业化以来从未降级!申花是令人尊敬的球队,申花企业虽然挂了很多年了,球队依然在用申花这个名字,不容易。
十五、北京人和
人送绰号“流浪者”。曾经的上海中远,实力强劲,那时候的上海德比才叫火爆!可惜,戴家太重利,球队来回跑,这回安生了。人和也是才升上来两年。
十六、天津天海
也是多灾多难的球队,长期在低级别联赛,好不容易遇到个金主,还是个搞传销的。可惜了,这么好的球队!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问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俱乐部吧?如果是这样问题,那么综上所述,94年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未曾降级的球队有三支:北京中赫国安、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其他的都不算。
中超(或者说国内顶级联赛,包括改制前)没有降级过的球队,从1994年职业化开始,中国顶级联赛从未降级的球队有3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如果计算中超,还可以再加一支球队——天津泰达。
中超联赛以主客场双循环的方式进行,全赛季共30轮,240场比赛,并实施“升二降二”的升降级制度,即当赛季排名末两名球队降至下赛季中甲联赛,当赛季中甲联赛前两名球队升至下赛季中超联赛。
上海上港:2012年升入中超
广州恒大:2010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江苏苏宁:2008年升入中超
重庆斯威:2008年升入中超(2010年再次降级,2014年重返中超)
广州富力:2011年升入中超
河南建业:2006年升入中超(2012年降级,2013年重返中超)
深圳佳兆业:2018年升入中超(2004年中超冠军,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大连一方:2017年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武汉卓尔:2012年升入中超(2013年降级,2018年重返中超)
天津天海:2016年升入中超
河北华夏幸福:2015年升入中超
北京人和:2017年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天津泰达:1998年升入甲A(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仅北京国安、山东鲁能(注1)、上海申花在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后未经历过升降级。
注1:1989年山东队降入B组,1994年以升班马身份参加甲A联赛。
注2:一些球队经历过多次升降级以及主体变更就不作详细讨论了。
温馨提示
1.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
2.最详尽的足球新闻、丰富生动的赛后总结每日准时放送
2004年中超联赛开始,其中北京国安队、天津泰达队、上海申花队和山东鲁能泰山队四队年年都在联赛当中。
我们不妨看一看今年的中超球队有谁,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泰山、武汉卓尔、重庆斯威、大连一方、天津泰达、广州富力、江苏苏宁、河南建业、河北华夏、深圳佳兆业、上海申花、天津天海和北京人和。那么中超元年有谁: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泰山、上海国际(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天津泰达)、北京现代(北京国安)、沈阳金德(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重庆斯威)。
那么把这两年都参加的球队提出来,于是就有深圳、山东、人和、天津、富力、申花、国安和重庆八个队。然后我们再分析这八个队当中谁又中途掉队了呢?深圳,在2011年。人和,在2015年。富力,在2010年。重庆,在2006年。所以剩下四队国安、鲁能、申花和泰达没有降过级。
记不住中超初始时的俱乐部了。更换老板,球队解教,联赛降级,剩下的也还有些。如果从职业化创立以来至今算起,只有国安、申花、泰山,这三家元老,开创时就在,一直没有过降级。
没降级,是实力和能力,也是荣誉和声望,更是压力和负担。有时是比夺冠还沉重的负担,不夺冠还好讲,降级就象晚节不保,这是唯一的气节了。泰山某年保级时,令人揪心不亚于夺冠。
今年申花,会不会是明日黄花,想必不少球迷也揪着呢。申花能够保级,对申花球迷来说也不亚于冠军。这种感受,只有元老球队的球迷才能体会。
应该是国安鲁能申花吧。鲁能一直是历年难啃的骨头,虽然没有大火过,但成绩每年都不差,也是亚冠常客。打法鲜明,作风硬朗。好像从没为保级担忧过。本赛季成绩略有下滑,但守住亚冠资格问题不大。申花甲A时就是劲旅,国足进世界杯时贡献了不少国脚,申思祁宏吴承瑛范大将军等一批国足中流砥柱,跟国安的恩怨也是那时结下的。申花很早就开始大手笔了,之前引进过罗纳尔多时代的巴西主力中后卫好像叫巴亚诺,当时令球迷惊讶不已,感觉中国能来巴西国家队的真是不可思议。中超之后更是大手笔不断,阿内尔卡德罗巴特维斯都加盟过吧,只不过都没掀起太大波浪。但今年申花突然惨的不能再惨了,濒临降级边缘,不过以申花的这么多年的底蕴应该不至于降级,祝申花好运。最后说下北京国安,被誉为首都的御林军,成立至今国安之名就从未消失过,也没有过降级,算是传统强队了,甲A时代应该是最高光的时候,高峰高洪波曹限东谢峰,三杆洋枪大杀四方,后继杨晨邵佳一陶伟徐云龙等,每个时代都有风云人物领队。近几年成绩不是很稳定,可能一直因为有种北京大爷爱谁谁,跟谁都敢死磕的劲,加上京骂“文化”,京媒爱看不起人,所以多本地人喜欢,外地人讨厌吧。其实京骂是让人反感不过有球迷坦言,现场那种气氛让你不论素质高低就想发泄出来,营造出热血沸腾的气氛,真不是想侮辱谁,但怎么说也是不好的现象,这几年就明显少多了。最后祝这些传统强队能再次崛起吧,始终让恒大一枝独秀也不是很有意思不是!
这样的球队还是比较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俱乐部的投资人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二是俱乐部在管理上比较规范。
就拿当下还在中超联赛上比赛的俱乐部来说,像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江苏苏宁、天津泰达、广州富力、河北华夏、上海申花和天海俱乐部从来没有降过级。从这些俱乐部开始参加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开始到到目前为止,牢牢占据了中超联赛的主力的位置。在征战中超联赛当中, 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报。由于中超联赛的特殊性,拥有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都没有实现盈利。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投资足球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在这样的一个领域还能持续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投资的金额随着比赛水平的提高和球迷的欣赏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百万人民币到今天的上亿元的资金实属不易。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从当前的中超俱乐部从引进主教练到外援,都是开出了数倍于他们当时的薪水才吸引到他们来中超执教或者踢球。 在中超俱乐部在世界足坛有影响力的主教练和球员也比比皆是。比如里皮、斯科拉里、卡佩罗、 卡马乔到刚来到中超的贝尼特斯等等。还有一些大牌球星更是如此,来来往往有很多的人。
这些投资人投资足球俱乐部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众说纷纭,但是持续不断的投资给为提高联赛的影响力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超“虚火”有多旺
随着11月27日晚间广州恒大淘宝(下称“广州恒大”)在南京奥体高举足协杯金杯,中国足球的2016赛季画上了句号。但另一个战场上,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成为国内“三冠王”两天后,广州恒大正式宣布了中甲北京人和队29岁边后卫张成林的加盟,转会费8000万元人民币,简直统一时间,辽宁队当家球星孙世林转投上海申花,转会费也在6000万元上下。固然张成林没有成为此前传闻的中国本土“亿元先生”,但相较于去年张鹭的7000万元和毕津浩的8000万元,业内相信,“亿元”先生一定会出生在这个冬季转会窗口,国内足坛甚至有公认,今年的国内标王身价会远超亿元。
十二强赛表示平平的中国队,在国内转会市场上屡见天价,中国足球被外界视作“虚火”实属正常,但中国足球虚火至此又非不能懂得。甚至可以说,已经“壕”得让全世界足坛震惊的中国足球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可能更“壕”一点。
究竟,恒大在南京捧杯次日,俱乐部老板之一马云发来的贺信中发出了这样的“壕”言壮语:“如果我们用钱能堆出团队精力,堆出光荣和妄想,堆出翻江倒海的快活,堆出一支真正的世界强队,那么这就是金钱真正应该的最好的去向!”
中国足球的2016年,用“壕”来总结货真价实。
溢价87倍的球员
转会窗是传闻纷纷的季节,张成林之后,最热点的传闻是和北京国安仅有半年合同在身的前锋张呈栋,可能以1亿-1.5亿元价格转会中超新锐土豪河北华夏幸福。相较之下,可以算得上是半个国际级球星的科特迪瓦球星热尔维尼奥,转会费才1800万欧元(约合1.32亿元人民币)。无论名气还是竞技水准,张呈栋显然不及后者,但身价已经超出,这当面映射着则是中国球员供求关联已经失衡。
这种失衡带来了中国球员几十上百倍的转会溢价。
德国专业数据网站《转会市场》给球员定的身价被视为业界威望,《转会市场》给张成林标出的实际身价仅为12.5万欧元(约合92万元人民币),依据这一数据,张成林的转会身价溢价达87倍。
在上一个冬季转会窗,《转会市场》排名前十的转会交易中,就有4单产生在中国。
从需求端来说,随着2014年46号文的发布,体育产业成为资本疯狂涌入的风口产业。根据国家计划,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要做到5万亿元规模,按照国际同行标准,这当中的40%,即2万亿元应该落在足球产业上。近年来,除了国安、鲁能等国企在中国足球持续投入,绿地、上港、恒大、阿里、苏宁、华夏幸福、权健等土豪也一再加大在中国职业足球中投入的砝码。
12月1日于北京举办的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16赛季中超联赛贸易价值报告》中表露了一个数字,连中超保级球队的上赛季均匀投入,都超过令人咋舌的5亿元。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超公司总营收15亿元,而就在46号文发布的两年前,同一份报告中,这个数字还是“喜超4亿元”。
未来几年内,土豪或者资本涌入中国职业足球的风潮还会连续,蚂蚁金服、加多宝正在试图通过入股或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职业足球,目前中甲的佳兆业、黄海等金主也都实力不凡。这些涌入足球的资本,对足球竞赛的主体—球员的需求堪称猖狂。
反观中国足球的供给端,球员的输出和流动显然跟不上资本的疾进脚步。
依照中国足协划定,每队报名人数25人,16队总计400人,除去80个外援,国内球员只有320人名额。中超共有16支球队,每队每年仅5个内援转会名额。换句话说,每年中超可流畅的球员最多80个,在这80人中,有转会意愿且俱乐部肯放人的国脚级球员更是寥寥无几,每年不会超过5人。能够想象,抛去足球这个语境,任何行业内,假如每年只能涌现5个顶级人才,买家却有阿里、苏宁、恒大、华夏幸福、权健、绿地、上港、鲁能等近十家土豪级公司—1亿元的价格,也就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不堪设想了。
与高价标签相比,未来顶尖水准的国脚则是有价无市,以张琳?、武磊这种当打之年的建队基石,遑论过亿,就算是土豪对手两亿挖角,恐怕俱乐部也不会销售。
在一系列背景下,中超球员身价“虚火”恐怕短时间内难以降下来。
并非有钱那么简略
马云在广州恒大夺得双冠王越日发出的贺信,成了中国足球土豪般的2016年的热潮。
从前几年中,许家印和马云的球队一直是中国足球“烧钱”派的代表。财报显示,过去几年,广州恒大俱乐部每年的支出都在10亿元左右,净亏损9亿元。但这对于恒大和淘宝两家年收入均在千亿元以上的公司,亏损额连1%都不到。
一名地产公司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泄漏,按照地产公司的行规,每年收入的3%-5%用于广告投放和公关。以此推算,广州恒大每年的亏损,只能算是恒大集团年广告预算的20%。在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刻,用看上去数额伟大但实际比例不大的钱,把“恒大”这一品牌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恒大搞足球,可以算是中国营销界的教科书级案例。
当然,恒大在花钱上的专业也是其他俱乐部需要学习的。无论是李章洙、里皮、卡纳瓦罗还是斯科拉里,恒大都按照欧洲模式,给予主教练足够的更衣室权威和引援权利。每场奖金分配完全由主教练说了算,教练与运动员发生矛盾时也站在教练一侧。当然,一旦成绩不好,或者教练无法掌控更衣室,恒大也马上调换教练,绝无二话。不论是卡纳瓦罗在任时签下斯科拉里,还是斯科拉里在任时签下里皮,恒大即使看待国际大牌主教练也随时备好“备胎”,充足凸显了其管理机会器般“冷淡”的专业。
治理职业球队绝非易事。说易,管理职业,工资奖金到位,教练球员关系融洽,俱乐部成绩就不会太差。但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三个群体统一起来远非想象的轻易。即便中国足球反赌扫黑已经初见效果,大环境得到了宏大改良,但球员联合起来“卖掉”教练,球员教练结合起来“卖掉”老板,老板为了钱或者交朋友“卖掉”比赛的情形依然存在。
而在广州恒大,为了让奖金调配更加公道,每个运动员都心服口服,俱乐部在李章洙时代就制定了比赛标准,每个位置在场上的奔跑距离、比赛立场都有量化要求,里皮到来时更从欧洲购买了一套实时监控系统,赛后可以立刻得知每个球员的跑动数据,并以此作为发放奖金的标准之一。据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解,目前这个系统在国内仅有两套,一套由中国足协早年洽购服务国家队,另一套就是恒大所有。
一系列动作下来,广州恒大的中超六连冠就非钱和运气那么简单。不外,随着越来越多如苏宁、华夏幸福般的私企,以及大批在其余范畴有多年优秀管理经验的公司涌入,靠传统师徒情分甚至江湖规矩管理球队的方式将会逐渐淡出中国足坛。
市值提升100亿的公司
正如国内球员供应无法知足国内土豪一样,国内俱乐部也逐渐填不满巨头的欲壑了。
近几年,国内资本出海收购欧洲俱乐部日益增多,起初仍是些海牙、格兰纳达般的小俱乐部,逐渐是西布罗姆维奇、西班牙人、尼斯、狼队、马竞等,再然后,曼城、国际米兰、AC米兰等欧洲顶尖俱乐部也被中资或参股或控股。这尤以苏宁2.7亿欧元(约合19.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际米兰70%股份,标记着中国资本正式控股传统豪门,宣布欧洲球队中资时代就此到来。
对于中资如斯热衷欧洲球队的原因,普华永道企业并购与融资部经理耿?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便宜、优质。”今年年初,乐视与北京国安共同发表申明称,乐视以20亿元价格定增国安50%股份,此时的北京国安估值4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万达入股马竞,价格则是4500万欧元占20%股份,估值才2.25亿欧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苏宁并购国际米兰时,俱乐部估值也才28亿元人民币。
换句话说,在中国足球价钱“虚高”的当下,1个北京国安值2.5个马竞,1.4个国米,出海购置欧洲大牌球队,显然比在国内收购俱乐部要便宜得多。
当然,诸多中资竞相收购欧洲俱乐部,远不是一个“廉价”就能说明的。
自从2014年体育产业大风吹起后,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率先嗅到了政策红利并纷纷转型,只要公司业务可以和体育沾边,股价就能应声上涨。前即将,天津权健董事长束昱辉就表现,搞足球让本人的公司市值提升了100亿元,拿出10个亿玩一年不是难事。
资本运作与转移资产
时代周报记者懂得到,投资海外俱乐部的玩法,无外乎有三种:第一种,在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以便宜的价格抄底,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欧洲俱乐部逐步装入中国的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公司的高杠杆赚钱,这是资本层面的玩法;第二种就是通过欧洲俱乐部布局,晋升国内教练、青训程度,这是足球层面的玩法;第三种就是借灵活土地、房产甚至转移资产的心思,和足球无关了。
在国内体育产业尚处早期,优质体育公司并购标的缺少的情况下,海外俱乐部显然是最佳投资标的。从事俱乐部并购方面工作的人士以苏宁并购国米为例向时代周报记者剖析,2.7亿欧元并不是苏宁真金白银掏的,而是设立并购基金,从社会上召募到的资金。苏宁运转几年,待国米升值之后,苏宁或者国内其他上市公司可再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偿还出资人,将国米并入自家上市公司。理想状态下,届时拥有国米俱乐部资产的上市公司,一定会在资本市场上讲足故事,股价也会应声进步。
恰在前几天,已经有资本先驱把这条路?了出来。法甲豪门里昂队旗下的青训中心(托拉沃格日)被老牌创投基金IDG,通过一系列眼花纷乱的资本运作,“搬”到了中国,准备借一家北京科技公司的壳,登陆中国股市新三板。
这家号称欧洲第二的青训中心登陆中国股市,只是一个开端。未来五年,欧洲诸多豪门中,会通过各种花式在中国股市挂牌,也会有更多的重磅新闻期待着中国球迷。届时,也许中国男足依然踢不进世界杯,但在足球资本市场上,中国确定可以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