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三维摄像机-奥运会红外摄像头照片
奥运会网球比赛会用鹰眼技术吗?
和去年一样,今年中网公开赛的上空仍将盘旋着一只永不疲倦的“鹰眼”。在经历了两年四大满贯赛的考验后,今年中网将继续使用俗名“鹰眼”的电视回放系统,以帮助裁判和选手让比赛进行得更精确。比赛临近举行,“鹰眼”的测试活动昨天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记者昨天看到,10台高速数字摄像机已经安装在中央球场的各个角落。连接摄像机和计算机控制台的电缆也已经安装完毕。鹰眼公司的工作人员昨天测试的是系统的精密性和准确性。网球场四边被放上几个黑底白点的接收牌,近百个网球被散放在球场内,工作人员一边摆球,一边和操纵控制台的工作人员联络。“主要是看看摄像机的工作状态正常不正常。毕竟‘鹰眼’是不允许出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鹰眼”的正式名称是“即时回放系统”,它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十分精密。这个系统由8个或者10个高速摄像头、4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
首先,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集到结果演示,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因为引用了鹰眼系统,今年在中网中心球场比赛的球员,有权利对裁判的决定作出质疑。主裁在接受申请之后,会通过大屏幕播出“即时回放”来呈现“鹰眼”计算的结果,并根据这一结果决定是否更改判决。对于当今网坛,存在两种声音看待鹰眼技术,以阿加西为代表的人认为鹰眼技术对一项很少改变传统的运动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更公正、公平。而以费德勒、达文波特为代表的人则不喜欢鹰眼技术,认为鹰眼技术会让选手失去打网球的乐趣,忽视了网球的意义。
参考资料:
冬奥会使用什么高科技?
如下:
1、“腋下创可贴”体温监测技术:疫情防控“千里眼”
疫情防控工作是北京冬奥会的重中之重。一个仅有手机卡大小的“创可贴”,扮演着疫情防控下的重要一环——测体温。这款智能体温计又被称为“腋下创可贴”,工作人员只需将智能体温计贴在皮肤上,在手机小程序中就能显示体温数据变化。经过充电后将其贴在身上,这样我们可以实时地监控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体温状态,一旦超过37.3℃这个标准值,就会自动报警。因此,也被形象的称为疫情防控“千里眼”系统。
2、干血点检测技术。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本次冬奥会将首次使用干血点检测方法。干血点检测是一种集生物样品的新型技术,通过将全血样本收集在卡纸上,即可实现样本的储存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血检、尿检相比,干血点检测具有血量小、便捷、可靠的优点,并且具有更强的样本稳定性,将成为本次冬奥会打击违规者的有力手段。
3、5G 4K/8K超云转播设备:现实体验感更强
今年冬奥会上,5G 4K/8K超云转播也是“科技冬奥”重点项目之一。为了将各大赛事更好的呈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8K超直播技术将首次应用在本次冬奥会中。8K超直播技术主要通过借助5G信号高速传输、8K摄像机现场集和转播实时编辑、中星6C通信卫星信号传输,实现对赛事的直播。与以往的奥运赛事相比,北京奥运会用的8K超直播技术能够展现更多细节,增强视觉冲击力和现实体验感,并且能够覆盖更加广阔的区域,真正实现了全球一起看奥运。
4、纯物理法净水技术制备直饮水:避免“氯”伤害人体
为保证奥运场馆以及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本次冬奥会用纯物理法净水技术制备直饮水。据悉,这种直饮水制备工艺通过火山岩石过滤等物理方式实现饮用水的消毒、净化,得到的水质符合当前世界最高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同时,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还具有节能、节水的优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工艺中的“氯”对人体的伤害。
5、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碳排放趋近于零
绿色环保是本次“科技冬奥”的主要看点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氢能源汽车的投放使用、场馆100%“绿电”供能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1191块预制构件由看台板弧形预制技术进行编码和安装后,实现完美精准拼装;1.2万平方米的冰面,通过环保冷媒CO2制冷技术及制冷方式,实现单独精准控温,从而使整座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